一种多级气体增压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3664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级气体增压泵,包括泵体,泵体内设置有两个及以上的增压腔,各增压腔依序首尾连通且各增压腔的容积沿自首端向尾端的方向逐渐减小,泵体上设置有与最首端的增压腔连通的进气口和与最尾端的增压腔连通的出气口;各增压腔内分别设置有一叶轮,泵体上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各叶轮转动以使各增压腔内的气体自首端向尾端流动。本增压泵可以将气体逐级增压,能够有效保持气流方向的稳定,减小气体的逆流和气流的相互干扰,由此能够有效提高对气体的增压效果并能够连续、稳定地保持高压气体的供给,无需额外增加储气装置,能够有效简化设备结构、减小设备体积,适用范围更广。适用范围更广。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级气体增压泵


[0001]本技术属于气体增压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气体增压泵。

技术介绍

[0002]在医疗、工业、检测等各类场所中经常会需要对气体进行增压以满足使用需求,例如在氢燃料汽车的氢气循环系统中便需要将氢气增压到预定气压大小以供使用。现有的气体增压器通常是通过在可密封容器内通过机械压缩的方式实现气体增压的,对气体的增压效果有限,并且通常无法连续进行气体增压,无法保证稳定高压气体的连续供给,也常常需要配合高压气体的储存容器来使用,结构复杂、体积较大,难以满足氢燃料汽车等领域的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增压效果、保持高压气体连续供给的多级气体增压泵。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提供了一种多级气体增压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内设置有两个及以上的增压腔,各所述增压腔依序首尾连通且各所述增压腔的容积沿自首端向尾端的方向逐渐减小,泵体上设置有与最首端的增压腔连通的进气口和与最尾端的增压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气体增压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0),所述泵体(10)内设置有两个及以上的增压腔(11),各所述增压腔(11)依序首尾连通且各所述增压腔(11)的容积沿自首端向尾端的方向逐渐减小,泵体(10)上设置有与最首端的增压腔(11)连通的进气口(12)和与最尾端的增压腔(11)连通的出气口(13);各所述增压腔(11)内分别设置有一叶轮(20),所述泵体(10)上设置有驱动装置(30),所述驱动装置(30)用于驱动各所述叶轮(20)转动以使各所述增压腔(11)内的气体自首端向尾端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气体增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20)为离心闭式叶轮(20),包括前盖板(21)、后盖板(22)和设置在所述前盖板(21)和后盖板(22)之间的叶片(23),所述前盖板(2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进风口(24),叶轮(20)的侧端设置有第一出风口(25);各所述增压腔(11)的首端壁面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通风口,尾端壁面上设置有第二通风口,各两相邻增压腔(11)通过其一增压腔(11)的第一通风口和另一增压腔(11)的第二通风口相连通;所述进气口(12)与最首端增压腔(11)的第一通风口连通,所述出气口(13)与最尾端增压腔(11)的第二通风口连通;各所述叶轮(20)的前盖板(21)贴近该叶轮(20)所在增压腔(11)的首端内壁,且各叶轮(20)的第一进风口(24)与其所在增压腔(11)的第一通风口对齐并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级气体增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21)和后盖板(22)均呈圆板状,且各所述叶轮(20)的前盖板(21)的直径大于后盖板(22)的直径;所述增压腔(11)为圆盘形腔体,所述前盖板(21)的外侧缘贴近所述增压腔(11)的内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级气体增压泵,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增压腔(11)的中心轴均与一主轴线共线且各增压腔(11)沿所述主轴线依序分布,各所述叶轮(20)的中心轴均与所述主轴线共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级气体增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0)包括一驱动器(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邦友廖勇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颜华守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