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管桩作为基坑内支撑支承立柱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35975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1:00
一种预制管桩作为基坑内支撑支承立柱的施工方法,属于岩土与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领域,1)、按桩位将预制管桩进行沉桩施工到位。预制管桩包括立柱和立柱上固定的多个套筒。2)、开挖到第一道支撑的支撑底标高。预制管桩的立柱桩头与第一道内支撑整体浇筑混凝土。3)、开挖到下一个中道内支撑道底部,将钢牛腿焊接在套筒上形成竖向承托结构。中道内支撑的支撑梁在套筒位置进行加宽,使得纵筋从两侧过绕过套筒。4)、开挖到基坑底部,在底板中心线标高附近,将止水板固定到套筒上。底板浇筑混凝土后至可以拆除预制管桩时,将底板面标高以上预制管桩截除,整平封闭底板。预制管桩一体化制作,施工周期短,竖向承载力容易控制。竖向承载力容易控制。竖向承载力容易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管桩作为基坑内支撑支承立柱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岩土与地下空间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预制管桩作为基坑内支撑支承立柱的施工方法,是一种新型的基坑内支撑立柱设计方法及施工方案。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开发的增加,地下空间开挖逐渐加深,为保障基坑开挖安全、减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内支撑体系越来越多被工程界所应用。内支撑体系约每200~400平方米(基坑投影面积)就设置一根立柱,面积1万平方的基坑大概需要40根立柱,常规做法是采用型钢加工的格构式立柱,需要采购大量的钢材并配置合格的作业工人,单根造价达1~2万元,且随钢材价格波动出现不可预见的成本增长。
[0003]常规的立柱分为两个部分,上部为采用角钢为主要受力构件的钢格构柱,下部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具体做法参考《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11SG814)。一般来说,上部及下部均是现场分开施工。即在设计图纸出来后,分别施工上部钢格构柱,格构柱的桩基础成孔,格构柱与桩基础钢筋笼对中上下焊接,一起放入地下并浇筑桩基础混凝土。该过程有几个不易解决的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管桩作为基坑内支撑支承立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下列步骤:1)、按桩位将预制管桩(4)进行沉桩施工到位;预制管桩(4)包括立柱(16)和立柱(16)上固定的多个套筒(5);2)、开挖到第一道支撑(1)的支撑底标高;预制管桩(4)内顶部混凝土层(17)内插入连接钢筋笼(3),钢筋笼(3)上方露出的钢筋锚固到第一道支撑梁(1)内,预制管桩(4)的立柱(16)桩头与第一道内支撑(1)整体浇筑混凝土;3)、开挖到下一个中道内支撑道(6)底部,将钢牛腿(8)焊接在套筒(5)上形成竖向承托结构;中道内支撑(6)的支撑梁在套筒(5)位置进行加宽,使得纵筋从(7)两侧过绕过套筒(5);向下重复此步骤施工多道中道内支撑(6);4)、开挖到基坑底部,在底板中心线标高附近,将与套筒(5)形状匹配的至少一道止水板(10)对扣固定到套筒(5)上,浇筑底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管桩作为基坑内支撑支承立柱的施工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剑兵孙明涛朱宏栋刘铁鑫辛全明姚桂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