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窗玻璃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3588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1:00
本申请属于玻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窗玻璃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申请提供的车窗玻璃装置包括车窗玻璃包括车窗玻璃和光致变色材料,光致变色材料分散在车窗玻璃中,光致变色材料为卤化银;其中,当强光照射到车窗玻璃上时,光致变色材料卤化银吸收强光中的能量分解为卤素和银离子,卤素呈绿、黄等深颜色,从而使车窗玻璃由无色逐渐变为深色,阻挡了强光照射到驾驶者的眼睛,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驾驶员佩戴墨镜导致的眼睛退化、损害、眼睛疲劳的技术问题。睛疲劳的技术问题。睛疲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窗玻璃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申请属于玻璃
,尤其涉及一种车窗玻璃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当强烈的光线照射眼睛时会使人的眼睛出现眩目等情况,进而容易导致危险情况发生,如在驾驶汽车等交通工具途中,若由于光线照射导致驾驶员的眼睛出现眩目,驾驶员的视野变得模糊,视野中显示的事物不清晰,容易导致车祸的发生,因此,驾驶员常常佩戴墨镜等装置来避免由于强光照射导致的问题。
[0003]然而,一方面佩戴墨镜使得驾驶员视角处于灰暗的视野,导致了驾驶员的眼睛瞳孔放大,长时间的瞳孔放大会使驾驶员的眼睛出现退化、损害;另一方面墨镜的遮光原理是先吸收光线再发散出去,这种先吸收光线再发散出去的原理导致了驾驶员处在一个忽明忽暗的视野,使得瞳孔处于一个放大

缩小的动态转变,驾驶途中瞳孔处于这种动态转变会使得驾驶员的眼睛疲劳,视野变得模糊,对视野中事物位置判断出现偏差,容易发生车祸。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窗玻璃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对车窗玻璃组分的改进,驾驶员不用佩戴墨镜就能避免强光的照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驾驶员佩戴墨镜导致的眼睛退化、损害、眼睛疲劳的技术问题。
[0005]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窗玻璃装置,所述车窗玻璃装置包括车窗玻璃和光致变色材料;
[0006]所述光致变色材料分散在所述车窗玻璃中;
[0007]所述光致变色材料为卤化银。
[0008]优选的,所述车窗玻璃装置还包括光强感应器和光线发生器;
[0009]所述光强感应器位于所述车窗玻璃的表面;
[0010]所述光线发生器与所述光强感应器电连接;
[0011]所述光线发生器用于发出照射所述车窗玻璃的光线。
[0012]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窗玻璃装置不仅改进了组分,还改进了车窗的组成结构,避免驾驶员在遇上特殊情况,光致变色材料由无色变为深色的时间过长,驾驶员容易出现危险的情况,如当驾驶员在夜间驾驶时遇上对向行驶的车辆开启了远光灯时,由于远光灯瞬间强度大,而车窗玻璃中的光致变色材料卤化银瞬间分解的绿、黄等颜色的卤素不够,车窗玻璃变色慢,对远光灯的阻挡效果差,使驾驶员眼睛被远光灯刺激出现不适,而在分散有光致变色材料卤化银的车窗玻璃表面设置光强感应器,在光强感应器接收的远光等强光超过阈值,会打开与其电连接的光线发生器,光线发生器发出照射所述车窗玻璃的光线,促使车窗玻璃中的光致变色材料卤化银迅速分解为绿、黄等颜色的卤素,提高了车窗玻璃中的光致变色材料卤化银瞬间分解的卤素的量,车窗玻璃变色快,提高了车窗玻璃对远光灯的阻挡效果。
[0013]优选的,所述光强感应器位于所述车窗玻璃的内表面。
[0014]需要说明的是,与分布在车窗玻璃的外表面的光强感应器在遇上长时间强光照射时,会持续打开与其电连接的光线发生器,促使车窗玻璃中的卤化银光致变色材料完全分解为卤素不同,分布在车窗玻璃的内表面的光强感应器在遇上长时间强光照射时,后期由于车窗玻璃逐渐变为深色,透过车窗玻璃的光强减弱,当减少到一定阈值时,光强感应器会关闭与其电连接的光线发生器,从而提高了光强感应器对强光的反应灵敏度。
[0015]优选的,所述光强感应器为四个;
[0016]四个所述光强感应器分别位于车窗玻璃的四个角。
[0017]需要说明的是,距离强光光源近的光强感应器接收的光强高,距离强光光源远的光强感应器接收的光强低,从而根据光强感应器接收的光强确定了强光光源的方向,进而通过光强感应器打开与其电连接的光线发生器发出光线照射对应的车窗玻璃,使强光光源方向对应的车窗玻璃位置逐渐由无色变为深色,而非强光光源方向对应的车窗玻璃位置为无色,不影响车辆中非强光源对应方向的视野。
[0018]优选的,所述光线发生器为紫外光线发生器。
[0019]需要说明的是,与其他波长的光线相比,紫外光波长短,能量较高,从而能够促使车窗玻璃更快的由无色逐渐变为深色,进一步提高了车窗玻璃对远光灯等瞬间强光的阻挡效果。
[0020]优选的,所述卤化银为溴化银和/或氯化银。
[0021]优选的,所述光强感应器的精度为1勒克斯。
[0022]需要说明的是,光强感应器的精度越高,越能精确地控制车窗变色的过程,提高车窗玻璃阻挡强光的效果。
[0023]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窗玻璃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步骤1、将光致变色材料通过表面渗透法渗透到车窗玻璃基片中,得到车窗玻璃;
[0025]步骤2、将光强感应器固定在所述车窗玻璃内表面;
[0026]步骤3、将光线发生器与光强感应器电连接。
[0027]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车窗玻璃呈圆弧形,因此,直接将光致变色材料与玻璃原料混合后制备得到车窗玻璃,制备过程中容易导致光致变色材料分布不均,车窗玻璃中心、即圆弧中心位置变色材料含量小,其余位置含量高,制备得到的车窗玻璃阻挡强光的效果不好,并且会产生会使车窗玻璃产生底色,在无强光照射时,影响驾驶员的视野,而通过表面渗透法将光致变色材料渗透到车窗玻璃中,一方面不会使车窗玻璃产生底色,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光致变色材料在车窗玻璃的分布均匀性,从而提高了车窗玻璃阻挡强光的效果。
[0028]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窗玻璃装置在车辆夜间驾驶中的应用。
[0029]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申请提供的车窗玻璃装置能够在远光灯的照射下,具有由无色变为深色的性质,从而阻挡了对向行驶车辆的开启的远光灯对本驾驶员眼镜的伤害,可广泛应用在车辆夜间驾驶途中,避免远光灯的伤害。
[0030]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窗玻璃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车窗玻璃装置包括车窗玻璃包括车窗玻璃基片和光致变色材料,光致变色材料分散在玻璃基片中,光致变色材料为卤化银;其中,当强光照射到车窗玻璃上时,光致变色材料卤化银吸收强光中的能量分解为卤素和银离子,卤素呈绿、黄等颜色,从而使车窗玻璃由无色逐渐变为深
色,阻挡了强光照射到驾驶者的眼睛,当强光消失后,卤素和银离子结合成卤化银,卤化银为无色透明的晶体,从而使车窗玻璃由深色逐渐变为无色,无色车窗玻璃不会阻挡驾驶者的视野,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驾驶员佩戴墨镜导致的眼睛退化、损害、眼睛疲劳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3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车窗玻璃装置的制备方法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窗玻璃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对车窗玻璃组分的改进,驾驶员不用佩戴墨镜就能避免强光的照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驾驶员佩戴墨镜导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窗玻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玻璃装置包括车窗玻璃和光致变色材料;所述光致变色材料分散在所述车窗玻璃中;所述光致变色材料为卤化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玻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玻璃装置还包括光强感应器和光线发生器;所述光强感应器位于所述车窗玻璃的表面;所述光线发生器与所述光强感应器电连接;所述光线发生器用于发出照射所述车窗玻璃的光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窗玻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强感应器位于所述车窗玻璃的内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窗玻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强感应器为四个;四个所述光强感应器分别位于车窗玻璃的四个角。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窗玻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发生器为紫外光线发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钧程志海罗春风莫颖生张泽良谭志聪肖赛军于胜洋杨玉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