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超临界塔式太阳能吸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3566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1:00
一种超超临界塔式太阳能吸热器,包含格栅热板均流屏、管排和石墨填充层。格栅热板均流屏由多块格栅热板(平板式热管)拼装而成,格栅热板内包含吸液芯和格栅,格栅热板内部充装相变工质(如钠、钾、锂等)并抽成真空状态。太阳光被反射聚集至均流屏上,相变工质在格栅热板的蒸发面上吸热蒸发,并在冷凝面进行冷凝,通过格栅冷凝回流至吸液芯上,形成稳定的两相流,从而实现高效传热,将表面热流密度均匀化,使格栅热板均流屏表面温差大幅度减小,减少热应力。热量通过石墨填充层传递至埋入石墨中的管排,由管排中的传热介质(水)带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这种吸热器结构能够使水加热至超超临界状态,大大提高了运行参数以及发电效率。大大提高了运行参数以及发电效率。大大提高了运行参数以及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超临界塔式太阳能吸热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高温热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超超临界塔式太阳能吸热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社会的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空前增大。然而,传统能源(化石燃料等)都是不可再生的,其储量在自然界中都是有限的,并且传统化石燃料消耗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产生雾霾等)正严重威胁着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而太阳能因其广泛性、可再生性、清洁性以及能量大等特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且聚光太阳能发电技术被认为最有可能代替传统煤油发电的技术之一,其中太阳能塔式发电系统具有能够更适应达到较高的温度,光热转换效率高以及聚光比高等特点,具有很大的前景。然而作为塔式太阳能的关键部件吸热器,因为其在不均匀以及高能流密度作用下会导致吸热面受热不均和局部过热,进而出现热疲劳、热棘轮等问题,如何保证吸热器能够稳定又高效的运行已经成为现在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超超临界塔式太阳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超临界塔式太阳能吸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块格栅热板均流屏(1)、多组管排(2)和石墨填充层(3);所述格栅热板均流屏(1)由相互独立的多块格栅热板拼装而成,太阳光被反射聚集至格栅热板均流屏(1)上,通过格栅热板内部的相变工质发生相变进行传热,热量通过石墨填充层(3)传递至埋入石墨填充层(3)中的管排(2),并由传热介质流经管排(2)带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超临界塔式太阳能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热板包括吸热板(1.1)、金属纤维毡(1.2)、金属丝网(1.3)、格栅(1.4)、封板(1.5)和中间隔板(1.6),所述吸热板(1.1)的蒸发面一侧依次设有金属纤维毡(1.2)、金属丝网(1.3)、格栅(1.4)和中间隔板(1.6),所述金属纤维毡(1.2)紧贴吸热板(1.1)的蒸发面,所述金属丝网(1.3)覆盖在金属纤维毡(1.2)的表面,金属纤维毡(1.2)和金属丝网(1.3)共同组成吸液芯,所述格栅(1.4)直接连接在中间隔板(1.6)的冷凝面上,并且倾斜延伸至金属丝网(1.3)上;格栅热板四周由封板(1.5)封装,格栅热板内部充装相变工质并抽成真空状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超临界塔式太阳能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网(1.3)和金属纤维毡(1.2)点焊在吸热板(1.1)的蒸发面上,所述格栅(1.4)通过3D打印技术直接连接在中间隔板(1.6)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超临界塔式太阳能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1.4)由均匀分布在中间隔板(1.6)上的多个V字形网格(1.4.1)组成,所述V字形网格(1.4.1)的纵截面呈V字形,V字形网格(1.4.1)与水平面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使得相变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祥刘长田周瑞文黄博厚曹冲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