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旱石质阳坡樟子松造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造林绿化
,具体涉及一种干旱石质阳坡樟子松造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造林绿化是新造或更新森林的生产活动,它是培育森林的一个基本环节。在实施造林绿化的进程中,干旱石质阳坡造林一直是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成林最难啃的硬骨头和绿化短板。这是由于,干旱石质阳坡立地条件差、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养分贫瘠,导致造林成活率低,进而制约了造林绿化步伐。
[0003]冀北坝上高原地区是京津冀风沙源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以塞罕坝机械林场为样板的造林成果已初显成效,但大面积的干旱石质阳坡立地困难,采用传统的穴状造林方法,造林成活率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旱石质阳坡樟子松造林方法,本专利技术的造林方法造林成活率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干旱石质阳坡造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不同造林区域的造林密度不同,根据所述造林密度挖掘鱼鳞坑;每个鱼鳞坑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旱石质阳坡造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不同造林区域的造林密度不同,根据所述造林密度挖掘鱼鳞坑;每个鱼鳞坑包括鱼鳞大穴和套在所述鱼鳞大穴内的小穴;行间鱼鳞坑呈“品”字形排布;2)在所述鱼鳞坑的小穴内栽种樟子松容器苗;3)对栽种好的樟子松进行覆膜和管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旱石质阳坡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不同造林区域的划分方法为:自坡脊至坡底,沿坡面距离平均划分为上坡缓坡区、中坡陡坡区和下坡缓台区3个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旱石质阳坡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坡缓坡区的种植密度为75株/亩;所述中坡陡坡区的种植密度为55株/亩;所述下坡缓台区的种植密度为111株/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旱石质阳坡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根据所述造林密度挖掘鱼鳞坑包括以下步骤:在预设的鱼鳞坑处,进行挖掘,将挖出的石砾沿下坡位垒成半环状,环口朝向上坡,形成大穴;将挖掘鱼鳞坑时挖出的土聚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张志东,于世涛,李永东,范东东,黄跃新,张健东,时辰,姜清山,姜青红,丁玉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