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州商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祠堂建筑用顶部装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3547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祠堂建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祠堂建筑用顶部装饰结构,包括宝顶,所述宝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形板,所述U形板的内壁贴合设置有正脊,所述正脊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空心筒,所述U形板的右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和第一空心筒的表面均贴合设置有第二空心筒,所述第二空心筒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U形板、第一凹槽、第一空心筒、第一通孔、第二空心筒、环形槽、第一橡胶圈、滑孔、复位机构、密封板、第三空心筒、气槽和第二橡胶圈的配合,使宝顶与正脊之间拆装较为方便,从而便于使用者对正脊上的宝顶进行更换。而便于使用者对正脊上的宝顶进行更换。而便于使用者对正脊上的宝顶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祠堂建筑用顶部装饰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祠堂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祠堂建筑用顶部装饰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祠堂作为宗族、房支祭祀祖先等宗族活动的场所,其建筑一般由庄严的门楼、宽敞的正厅、肃穆的享堂和寝堂三进三部分组成,享堂用于祭祖和宗族议事,寝堂用于安放祖先神主牌位。每座祠堂都有祠名,一般以宗族姓氏或房派之祖的名号命名,祠中的享堂也都有堂名,“祠堂”就是整体建筑的“祠”和主体建筑的“堂”的合称。目前,在建筑祠堂时,大多通过宝顶对祠堂的正脊处进行装饰,但由于宝顶与正脊之间大多通过钉子进行固定,进而导致正脊上的宝顶在拆装时较为麻烦,从而不便建筑人员对正脊上的宝顶进行拆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在建筑祠堂时,大多通过宝顶对祠堂的正脊处进行装饰,但由于宝顶与正脊之间大多通过钉子进行固定,进而导致正脊上的宝顶在拆装时较为麻烦,从而不便建筑人员对正脊上的宝顶进行拆装,而提出的一种祠堂建筑用顶部装饰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祠堂建筑用顶部装饰结构,包括宝顶,所述宝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形板,所述U形板的内壁贴合设置有正脊,所述正脊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空心筒,所述U形板的右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和第一空心筒的表面均贴合设置有第二空心筒,所述第二空心筒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壁和第一空心筒的内壁均贴合设置有第一橡胶圈,所述第二空心筒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的内壁贴合设置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空心筒,所述第三空心筒的表面与第二空心筒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三空心筒的左侧开设有气槽,所述第三空心筒的表面和密封板的左侧均粘接有第二橡胶圈,所述第二橡胶圈的左侧与第二空心筒的右侧接触。
[0006]优选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按压柱,所述按压柱的表面与滑孔的内壁接触,所述按压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金属环,所述弹性金属环的上下两侧和按压柱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弹性金属环的右侧和密封板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空心筒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左右两侧和弹性金属环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
[0008]优选的,所述按压柱的表面粘接有硅胶套,所述硅胶套位于第二空心筒的外部。
[0009]优选的,所述正脊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贴合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U形板的前后两侧均与限位机构的表面接触。
[0010]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块,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和U形板的前后两侧均与
限位块的表面接触,所述限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表面与第二凹槽的内壁接触,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和限位块的内部均开设有气孔,所述限位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尘网。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和限位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钢丝绳。
[0012]优选的,所述U形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磁块,所述第二空心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铁板,所述铁板的左侧与磁块的右侧接触,所述铁板位于复位机构的左侧。
[0013]优选的,所述气槽与密封板之间距离大于第二橡胶圈的厚度。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U形板、第一凹槽、第一空心筒、第一通孔、第二空心筒、环形槽、第一橡胶圈、滑孔、复位机构、密封板、第三空心筒、气槽和第二橡胶圈,其中,当第二空心筒插入至第二空心筒内时,通过弹性金属环使第二橡胶圈分别与第二空心筒和密封板紧密接触,并通过第二橡胶圈使空气无法进入第二空心筒内,此时,由于第二空心筒内空气无法增加,进而使第二空心筒固定在第一空心筒内,并通过第二空心筒、第一通孔和U形板的配合,将宝顶固定在正脊上,当使用者按压复位机构上的按压柱时,通过按压柱和弹性金属环使第二橡胶圈与第二空心筒分离,并使第二空心筒内外的空气可通过气槽进行流通,此时,使用者即可将第二空心筒从第一空心筒内取出,并使U形板与正脊分离,进而通过U形板、第一凹槽、第一空心筒、第一通孔、第二空心筒、环形槽、第一橡胶圈、滑孔、复位机构、密封板、第三空心筒、气槽和第二橡胶圈的配合,使宝顶与正脊之间拆装较为方便,从而便于使用者对正脊上的宝顶进行更换。
[0016](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正脊上设置限位机构,并且,当U形板位于两个限位机构之间时,通过限位机构上的限位块使U形板上的第一通孔与第一凹槽对齐,进而通过在正脊上设置限位机构,使使用者能快速的将第一通孔与第一凹槽对齐,同时,通过连接环和钢丝绳的配合,使限位块与固定块之间距离受到限制,进而防止因过度的拉动限位块和固定块,而导致第二弹簧损坏。
[0017](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磁块和铁板,其中,当第二空心筒插入至第一通孔内,并且,铁板与磁块接触时,通过磁块对铁板的吸力,使第二空心筒固定在第一通孔内,进而使用者在携带宝顶时,可通过磁块和铁板的配合,使第二空心筒固定在U形板上,从而使使用者在携带宝顶和第二空心筒时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

B处剖视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空心筒的正视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三空心筒的左视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复位机构的俯视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限位机构的侧视图。
[0025]图中:1、宝顶;2、U形板;3、正脊;4、第一凹槽;5、第一空心筒;6、第一通孔;7、第二
空心筒;8、环形槽;9、第一橡胶圈;10、滑孔;11、复位机构;111、按压柱;112、弹性金属环;113、连接柱;114、第一连接块;12、密封板;13、第三空心筒;14、气槽;15、第二橡胶圈;16、支撑柱;17、第二通孔;18、第一弹簧;19、第二连接块;20、硅胶套;21、第二凹槽;22、限位机构;221、限位块;222、第二弹簧;223、固定块;224、气孔;225、防尘网;23、连接环;24、钢丝绳;25、磁块;26、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祠堂建筑用顶部装饰结构,包括宝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宝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形板(2),所述U形板(2)的内壁贴合设置有正脊(3),所述正脊(3)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凹槽(4),所述第一凹槽(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空心筒(5),所述U形板(2)的右侧开设有第一通孔(6),所述第一通孔(6)的内壁和第一空心筒(5)的表面均贴合设置有第二空心筒(7),所述第二空心筒(7)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8),所述环形槽(8)的内壁和第一空心筒(5)的内壁均贴合设置有第一橡胶圈(9),所述第二空心筒(7)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滑孔(10),所述滑孔(10)的内壁贴合设置有复位机构(11),所述复位机构(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板(12),所述密封板(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空心筒(13),所述第三空心筒(13)的表面与第二空心筒(7)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三空心筒(13)的左侧开设有气槽(14),所述第三空心筒(13)的表面和密封板(12)的左侧均粘接有第二橡胶圈(15),所述第二橡胶圈(15)的左侧与第二空心筒(7)的右侧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祠堂建筑用顶部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11)包括按压柱(111),所述按压柱(111)的表面与滑孔(10)的内壁接触,所述按压柱(1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金属环(112),所述弹性金属环(112)的上下两侧和按压柱(111)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13),所述弹性金属环(112)的右侧和密封板(12)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祠堂建筑用顶部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心筒(7)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6),所述支撑柱(16)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7),所述第二通孔(1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生杨水华陈常娟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