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俊专利>正文

一种应急安全逃生缓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352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逃生缓降器技术领域的一种应急安全逃生缓降器,包括,限速器;安全钩,所述安全钩设置在限速器的顶部;绳索;绳索盘;防护组件;连接件,所述绳索通过限速器与连接件连接;安全带,所述安全带连接在绳索上;以及带扣,控制器控制充气泵工作,使得充气管对环形气囊充气,进而使得环形气囊、支脚气囊和水平气囊内鼓起撑满,当接触到地面时,环形气囊和支脚气囊可以有效起到缓冲效果,避免砸伤他人和损坏绳索盘本体,通过水平气囊的撑起展开,可以对绳索盘本体下落的最后距离进行降速。可以对绳索盘本体下落的最后距离进行降速。可以对绳索盘本体下落的最后距离进行降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急安全逃生缓降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逃生缓降器
,具体为一种应急安全逃生缓降器。

技术介绍

[0002]逃生缓降器由挂钩(或吊环)、吊带、绳索及速度控制等组成,是一种可使人沿(随)绳(带)缓慢下降的安全营救装置。它可用专用安装器具安装在建筑物窗口、阳台或楼房平顶等处,也可安装在举高消防车上,营救处于高层建筑物火场上的受难人员。
[0003]目前的逃生缓降器在过高处使用时,如若直接将绳索盘从高处抛下去,可能会造成危险的发生,且绳索盘直接砸到地上,容易摔坏,不利于重复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应急安全逃生缓降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急安全逃生缓降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急安全逃生缓降器,包括,限速器;安全钩,所述安全钩设置在限速器的顶部;绳索;绳索盘;防护组件;连接件,所述绳索通过限速器与连接件连接;安全带,所述安全带连接在绳索上;以及带扣,所述带扣活动安装在安全带上。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应急安全逃生缓降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绳索盘包括绳索盘本体,所述绳索缠绕在绳索盘本体上,所述绳索盘本体的右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右端设置有把手。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应急安全逃生缓降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两组结构相同的连接板,两组所述连接板的相对侧均通过轴承与绳索盘本体的两端转动连接,且连接杆的前端贯穿前侧所述连接板,两组所述连接板的相对侧底部设置有安装座。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应急安全逃生缓降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两组所述连接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环形气囊,两组所述环形气囊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支脚气囊,且两组所述环形气囊分别与两组所述支脚气囊相互连通。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应急安全逃生缓降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两组所述环形气囊的顶部均与水平气囊结构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应急安全逃生缓降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水平气囊结构包括两组结构相同的水平气囊,两组所述水平气囊与两组所述环形气囊均相互连通,且水平气囊、环形气囊和支脚气囊相互贯通,所述水平气囊、环形气囊和支脚气囊一体成型,其中一组所述水平气囊上设置有泄气口,两组所述水平气囊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上均设置有斜拉弹簧。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应急安全逃生缓降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两组所述连接
板的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安装结构和支撑结构,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充气结构。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应急安全逃生缓降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板中部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斜拉弹簧连接的安装块。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应急安全逃生缓降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板底部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底部四周处均匀设置有套杆,且套杆上均滑动插设有活动杆,且活动杆上设置有与环形气囊相接触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套设在活动杆上的支撑弹簧。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应急安全逃生缓降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充气结构包括设置在安装座底部的测距传感器,所述安装座顶部设置有与测距传感器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所述安装座顶部设置有充气泵,且充气泵的输出端设置有三组结构相同的充气口,中部所述充气口连通位于绳索盘本体下方的导风槽,两侧所述充气口上均设置有充气管,两组所述充气管分别与两组所述环形气囊相互连通。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向楼下扔下绳索盘本体,通过测距传感器检测与地面的距离,当距离到设置的高度时,控制器控制充气泵工作,使得充气管对环形气囊充气,进而使得环形气囊、支脚气囊和水平气囊内鼓起撑满,当接触到地面时,环形气囊和支脚气囊可以有效起到缓冲效果,避免砸伤他人和损坏绳索盘本体,通过水平气囊的撑起展开,可以对绳索盘本体下落的最后距离进行降速,即扔出绳索盘本体时速度较快,当快要落下时,水平气囊内进气开始展开,开始降速,可以进一步起到缓冲效果,且通过斜拉弹簧往下方拉水平气囊,可以避免两组水平气囊下落时呈倒V形,导致起不到降速效果,在环形气囊接触地面后,挤压支撑块,使得活动杆在套杆上滑动,且压缩支撑弹簧,可以避免环形气囊变形过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应急安全逃生缓降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应急安全逃生缓降器所述的绳索盘和防护组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应急安全逃生缓降器所述的防护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应急安全逃生缓降器所述的安装结构和支撑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00、限速器;200、安全钩;300、绳索;400、绳索盘;401、绳索盘本体;402、连接杆;403、把手;500、防护组件;501、连接板;502、环形气囊;503、支脚气囊;504、水平气囊结构;5041、水平气囊;5042、连接块;5043、斜拉弹簧;505、安装结构;5051、安装板;5052、安装块;506、支撑结构;5061、弧形板;5062、套杆;5063、活动杆;5064、支撑块;5065、支撑弹簧;507、充气结构;5071、测距传感器;5072、控制器;5073、充气泵;5074、导风槽;5075、充气管;600、连接件;700、安全带;800、带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1
[0023]参照图1至图4,一种应急安全逃生缓降器,包括,限速器100,用于限制绳索300下降速度,使得逃生人员可以缓慢稳定地下落;安全钩200,安全钩200设置在限速器100的顶部,用于挂在墙壁的螺柱上;绳索300;绳索盘400;防护组件500;连接件600,绳索300通过限速器100与连接件600连接;安全带700,安全带700连接在绳索300上;以及带扣800,带扣800活动安装在安全带700上,通过带扣800,使得逃生人员在使用安全带700时,可以调整松紧。
[0024]参照图1至图2,绳索盘400包括绳索盘本体401,绳索300缠绕在绳索盘本体401上,绳索盘本体401的右侧设置有连接杆402,连接杆402的右端设置有把手403,通过把手403便于旋转绳索盘400。
[0025]参照图1至图3,防护组件500包括两组结构相同的连接板501,两组连接板501的相对侧均通过轴承与绳索盘本体401的两端转动连接,使得绳索300在移动时,绳索盘本体401可以在连接板501上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安全逃生缓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限速器(100);安全钩(200),所述安全钩(200)设置在限速器(100)的顶部;绳索(300);绳索盘(400);防护组件(500);连接件(600),所述绳索(300)通过限速器(100)与连接件(600)连接;安全带(700),所述安全带(700)连接在绳索(300)上;以及带扣(800),所述带扣(800)活动安装在安全带(70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安全逃生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盘(400)包括绳索盘本体(401),所述绳索(300)缠绕在绳索盘本体(401)上,所述绳索盘本体(401)的右侧设置有连接杆(402),所述连接杆(402)的右端设置有把手(4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急安全逃生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500)包括两组结构相同的连接板(501),两组所述连接板(501)的相对侧均通过轴承与绳索盘本体(401)的两端转动连接,且连接杆(402)的前端贯穿前侧所述连接板(501),两组所述连接板(501)的相对侧底部设置有安装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急安全逃生缓降器,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连接板(501)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环形气囊(502),两组所述环形气囊(502)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支脚气囊(503),且两组所述环形气囊(502)分别与两组所述支脚气囊(503)相互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急安全逃生缓降器,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环形气囊(502)的顶部均与水平气囊结构(504)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急安全逃生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气囊结构(504)包括两组结构相同的水平气囊(5041),两组所述水平气囊(5041)与两组所述环形气囊(502)均相互连通,且水平气囊(5041)、环形气囊(502)和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俊
申请(专利权)人:贾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