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系统热回收装置及其热回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350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风系统热回收装置及其热回收方法,压缩循环系统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蒸发器设置新风机组内,冷凝器,冷凝器设置在排风机组内;蒸发器一端通过膨胀阀与冷凝器一端连接;另一端通过四通换向阀与冷凝器另一端连接;所述的四通换向阀还与压缩机连接;新风机组的室外新风进口设有风阀MI,新风机组内的第一表冷器与第二表冷器之间通过循环泵循环连接;第一表冷器设有风阀MII,第二表冷器设有风阀MIII;排风机组设有风阀MIV。通过制冷循环,蒸发器将新风冷却、除湿,冷凝器回收排风机组冷量,以提高整个制冷循环效率;当排风冷量不足时,通过开启风阀MIV补充冷量;制热工况则,则通过四通换向阀,蒸发器变为冷凝器加热新风。加热新风。加热新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风系统热回收装置及其热回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热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新风系统热回收装置及其热回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各种类型的科研、实验场所愈来愈多。而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实验室的建设无疑对科技创新、科研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各高校纷纷建设各种类型的重点实验室、普通实验室,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大。随着各种实验室的建设,绝大多数实验室都会设置空调设施,以满足实验人员做实验时的舒适度,其中部分实验室的空调标准相当高。《科研建筑设计标准》JGJ91

2019、《临床实验室设计总则》(GB/T 20469

2006)、《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

2008)等规范对实验室空调设计参数有严格要求。
[0003]由于实验过程中会使用很多挥发性药品,特别是有机药剂,所以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种类多、浓度高,有一定危害性。因此,为了排除废气,实验室通常换气要求高,排风量、新风量非常大。
[0004]一些普通的实验室,引入其内的室外新风是未经任何温湿度处理的,在这种情况下,严冬、盛夏时直接引入的极冷、极热室外空气对室内实验人员舒适性有较大的影响。
[0005]不少实验室对引入的新风进行了简单的降温(例如夏季新风冷却至室内温度),以有效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这种方式,大部分新风机组只处理了少部分湿负荷,大部分还需要房间内风机盘管来负担,由于实验室往往新风量大加之风机盘管除湿能力不足,导致湿度超标。例如:实际使用过程中,地处江南、华南沿海潮湿地区的实验室,在一些季节常常会出现由于对引入新风的除湿处理不到位,造成实验室设备、围护结构大面积结露的现象,给实验室的维护、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影响了实验室的正常使用。
[0006]因此,简单的冷热处理是不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及规范要求,实验室新风湿负荷必须由新风机组负担;为使房间满足温湿度要求,通常需要将新风先冷却除湿至室内露点,再加热至室内温度或接近室温。此时,新风系统不但冷却还需要在加热。一方面,由于冷热相抵,增加了冷却除湿(w

l)需要的冷量;另一方面,还需要在夏季设置热源进行再加热(L

O);加之实验室新风量巨大,导致新风系统能耗巨大,新风系统的节能需求显得尤为突出。
[0007]根据工程设计案例,实验室通风(含新风)负荷所占的比例较高,根据实验室排风柜使用数量及分布情况,通风系统引起的空调新风负荷占实验室总空调负荷的比例从40%至90%不等,是实验室空调负荷的最大组成部分。
[0008]对于辅助热源(再热源)的设置,由于实验室的使用特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种类多、浓度高,有一定危害性),无法通过二次回风的方式解决。因此,一般会考虑设置四管制的空调系统,增加夏季的再热热源(如锅炉),或者采用电加热。为减少再热源,有的采用热回收型的冷水机组,利用冷水机组的冷凝余热作为系统的再热热源。这种方案虽然热源属于免费,但是并没有减少冷热相抵,增加了冷却除湿(w

l)需要的冷量,同时也没有利
用排风中的冷量。
[0009]目前最常见的做法:通过在排风、新风之间设置热回收装置回收部分能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新风冷负荷。实验室排风中包括各种挥发性药品、有机药剂,有一定危害性和腐蚀性。为了避免出现交叉污染,只能利用介质之间的温差回收排风中的显热,而无法回收排风中的潜热,因此其热回收效率是相对较低的。通常情况下在排风管路上增加一组换热盘管,使排风与盘管中的热媒(通常为乙二醇)进行换热,将排风中的一部分冷量(或热量)传到热媒中,然后再利用热媒对室外新风进行预冷或预热,从而改善新风机组表冷器的进风工况,降低新风负荷。该系统属于被动式的热回收系统,其回收的冷(热)量完全取决于室内外空气温差,当室外温度发生变化时,回收的冷(热)量将随之发生变化。且需要再热热源。
[0010]文献(周谨.一种新型热回收装置在实验室空调系统中的应用[J].暖通空调,2021,51(8):119 122,63)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热回收方式,该系统在传统的液体循环式热回收系统中增加了一组再热盘管,直接利用热回收系统对除湿后处于低温饱和状态的新风进行再热,同时进一步回收由于除湿而温度降低的送风中的冷量,并将循环中的载冷剂温度进一步降低(由t

w1降低至tw1),然后用温度更低的载冷剂对室外新风进行预冷,从而增大了预冷量,降低了新风机组表冷器的冷负荷,达到进一步节能的目的。该方法的缺点,其一,由此方案,将新风预热盘管、排风热回收盘管、再热盘管串联,通过液体循环新风先与排风显热交换,再与降温除湿后的新风热交换。通过建立换热模型,利用matlab计算设计工况下实际上热回收盘管热量(tx1=32℃,tz1=14℃,tp1=24℃,换热器采用U
‑6‑
12

54,水流量GW=5328kg/h),可以发现设计工况下热回收盘管热回收量几乎为0,即排风能量并没有被利用回收。其二,由于设置了热回收,使得新、排风通路上增加了阻力(热回收盘管、再热盘管、预热盘管),增加了新风、排风风机运行能耗。例如按每个盘管阻力200Pa估算,100000m3/h新风能量回收系统风机增加功率约25KW,折合冷量达100KW(空调系统能耗按4.0)。当系统温差较低,回收能量小于此值时,系统不但不节约反而耗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2]1、解决冷热相抵消的同时,最大限度利用排风能耗;
[0013]2、解决部分时段,回收能量不经济问题。
[0014]3、解决冻结加热盘管冻结问题。
[0015]因此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16]新风系统热回收装置,包括排风机组和新风机组及压缩循环系统;
[0017]所述的压缩循环系统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
[0018]蒸发器设置新风机组内;
[0019]冷凝器,冷凝器设置在排风机组内;
[0020]蒸发器一端通过膨胀阀与冷凝器一端连接;另一端通过四通换向阀与冷凝器另一端连接;
[0021]所述的四通换向阀还与压缩机连接;
[0022]新风机组的室外新风进口设有风阀MI,新风机组内的第一表冷器与第二表冷器之间通过循环泵循环连接;第一表冷器设有风阀MII,第二表冷器设有风阀MIII;
[0023]排风机组设有风阀MIV。
[0024]所述的新风系统热回收装置的热回收方法,以下过程:
[0025]压缩循环系统的制冷工况,通过制冷循环,蒸发器将新风冷却、除湿,冷凝器回收排风机组冷量,以提高整个制冷循环效率;当排风冷量不足时,通过开启风阀MIV补充冷量;制热工况则,则通过四通换向阀,蒸发器变为冷凝器加热新风;
[0026]新风处理机组的夏季制冷工况,通过循环泵、第一表冷器、第二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风系统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风机组(10)和新风机组(8)及压缩循环系统;所述的压缩循环系统包括蒸发器(1)、冷凝器(5)、压缩机(2);蒸发器(1)设置新风机组(8)内;冷凝器(5),冷凝器(5)设置在排风机组(10)内;蒸发器(1)一端通过膨胀阀(3)与冷凝器(5)一端连接;另一端通过四通换向阀(4)与冷凝器(5)另一端连接;所述的四通换向阀(4)还与压缩机(2)连接;新风机组(8)的室外新风进口设有风阀MI(11),新风机组(8)内的第一表冷器(6)与第二表冷器(7)之间通过循环泵(9)循环连接;第一表冷器(6)设有风阀MII(12),第二表冷器(7)设有风阀MI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贵松王贺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