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束型惯性导电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348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束型惯性导电开关,包括壳体、电源、惯性电极和手动电极,壳体由不导电材料制成,惯性电极活动设置在壳体上端的盲孔中,手动电极活动设置在壳体侧面对应的盲孔中,惯性电极和手动电极通过伸缩装置与盲孔固定连接,惯性电极和手动电极均固定有干涉柱,当伸缩装置未受到外力作用时,手动电极干涉柱位于惯性电极干涉柱的行进轨道上,导电杆能在伸缩装置受到外力作用后实现位置锁止且分别与电源正负极实现导通供电。在手动电极被按压接通前,惯性电极被手动电极束缚而不能跟随惯性运动实现导通;使用时按压手动电极导通,惯性电极也会解除束缚,可以被惯性作用力导通,可有效防止因无效运动导致的惯性开关导通。可有效防止因无效运动导致的惯性开关导通。可有效防止因无效运动导致的惯性开关导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束型惯性导电开关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惯性开关
,特别涉及一种自束型惯性导电开关。

技术介绍

[0002]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和弹药等领域,惯性开关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一般情况下,惯性开关是利用载体碰击目标时的反作用力或前冲惯性力而闭合,实现电路由断开到接通的功能。惯性开关在引信,尤其是在机电引信中有广泛的需求,是机电引信实现触发起爆或落地自毁功能的重要部件。
[0003]目前,现有的惯性开关大多采用的是弹簧和质量块的组合结构,弹簧和质量块作为可动电极,与另行设置并距可动电极一定距离的固定电极相互对应。当可动电极感受过载时,弹簧伸长,质量块碰撞固定电极,从而实现开关的由断开到导通状态。
[0004]现有的惯性导电开关都存在一个问题:惯性开关在安装、运输过程中如果不慎掉落或发生意外碰撞时都有可能会直接解保,提前实现开关由断开到导通的过程,这样在安装或运输过程中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惯性导电开关的应用会受到很多的限制。
[0005]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束型惯性导电开关,包括壳体(1)、电源(15)、惯性电极(2)和手动电极(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由不导电材料制成,所述惯性电极(2)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1)第一端对应的盲孔中,所述手动电极(3)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1)第二端对应的盲孔中,所述惯性电极(2)和所述手动电极(3)通过伸缩装置(4)与所述盲孔固定连接,所述惯性电极(2)和所述手动电极(3)均固定设置有干涉柱(7),当所述伸缩装置(4)未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述手动电极(3)的干涉柱(7)位于所述惯性电极(2)的干涉柱(7)的行进轨道上,所述惯性电极(2)和所述手动电极(3)均活动设置有导电杆(11),所述导电杆(11)能够在所述伸缩装置(4)受到外力作用后实现位置锁止且分别与电源(15)正负极实现导通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束型惯性导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电极(2)与所述手动电极(3)均还包括弹簧块(8),所述惯性电极(2)的弹簧块(8)为配重块,所述手动电极(3)的弹簧块为轻质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束型惯性导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电极(2)与所述手动电极(3)均还包括弹簧(10)和弹簧盖(9),所述导电杆(11)活动设置在弹簧块(8)对应盲孔中,所述导电杆(11)通过弹簧(10)与弹簧块(8)的盲孔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盖(9)穿过所述导电杆(11)与所述弹簧块(8)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束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涛李辉穆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迈克森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