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著提高双组织钛合金强塑性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合金材料热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显著提高双组织钛合金强塑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航空航天领域采用整体结构件已经成为提高结构效率和减重的重要途径和举措,目前在飞行器上采用整体结构件已经达到了减重30%的效果。而钛合金由于密度小、比强度高、抗疲劳损伤和断裂韧性好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起落装置、飞机机身和压气机叶盘等关键结构件。
[0003]双组织钛合金因为良好的减重作用被应用到一些整体构件中,但整体构件不同部位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有较大差异,因此构件的过渡区域组织特征及其对合金强塑性的影响规律成为了整体构件研究的重要部分。目前,在双组织钛合金整体结构件的力学性能研究以及推广应用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强塑性的匹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著提高双组织钛合金强塑性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在TC21钛合金中采用高能脉冲电流热处理的方法制备出双组织合金试样,并通过后续热处理的方式同步提高合金的强度和塑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显著提高双组织钛合金强塑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1:采用电火花线切割方法将钛合金切割成板状试样,并对其进行表面预处理,所述合金试样为TC21钛合金,是一种α+β型双相钛合金,其名义成分是Ti
‑
6Al
‑
2Sn />‑
2Zr
‑
3Mo
‑
1Cr
‑
2Nb
‑
0.1Si;
[0008]步骤2:将钛合金板状试样接入脉冲电流加热系统电路中;
[0009]步骤3:接通脉冲电流加热系统电源,调整脉冲频率、脉冲充电电压,利用电阻加热形成温度梯度特征,对钛合金板状试样进行电脉冲加热,并空冷至室温;
[0010]步骤4:将脉冲电流处理后的钛合金板状试样放入箱式马弗炉中进行分步淬火处理。
[0011]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表面预处理具体做法为:用砂纸对钛合金板状试样表面进行打磨,从粗磨到细磨,去除表面机加工痕迹,再用无水乙醇清洗试样表面,干燥备用。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的具体做法为:用正负电极夹具将待加热试样夹持固定在电路中,夹具为纯铜材质,尺寸是78
×
40
×
4mm,调整待加热试样在电路中的夹持部位,以制备双组织钛合金试样。
[0013]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脉冲电流处理的参数为:脉冲频率500HZ,脉冲充电电压45V
‑
50V,持续加热时间5min。
[0014]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分步淬火处理具体做法为:
[0015]首先将两个箱式加热炉分别以10℃/min的升温速率进行加热,使其温度分别到达800
‑
900℃和400
‑
600℃;
[0016]然后将钛合金板状试样放入温度恒定的800
‑
900℃的箱式马弗炉中保温0.5
‑
2h,再将其放入温度恒定的400
‑
600℃的箱式马弗炉中保温1
‑
2h;
[0017]最后取出试样在水中冷却至室温。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采用脉冲电流加热这种局部区域快速加热的方法制备了α相从等轴状逐渐过渡为片层状的双组织TC21钛合金,避免了双组织之间的组织突变,达到组织稳定的效果;同时采用分步淬火工艺进一步调控合金的微观组织,在合金强度提高37.2
‑
177MPa的同时,合金塑性提升50.8
‑
144.7%,达到了协同改善双组织TC21钛合金强塑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45V充电电压下双组织TC21钛合金的过渡区形貌;
[0021]图2是45V充电电压下双组织TC21钛合金不同区域的微观组织;
[0022]图3是45V
‑
5min+800℃/2h+400℃/2h处理下TC21钛合金的室温拉伸曲线;
[0023]图4是45V
‑
5min+850℃/2h+400℃/2h处理下TC21钛合金的室温拉伸曲线;
[0024]图5是45V
‑
5min+900℃/1h+500℃/1.5h处理下TC21钛合金的室温拉伸曲线;
[0025]图6是48V
‑
5min充电电压下制备的双组织TC21钛合金的过渡区形貌;
[0026]图7a和图7b分别是900℃/0.5h+600℃/1h和900℃/0.5h+500℃/1h处理下TC21钛合金的片层组织形貌;
[0027]图8是50V充电电压下双组织TC21钛合金的过渡区形貌;
[0028]图9是50V充电电压下双组织TC21钛合金不同区域的微观组织;
[0029]图10是50V
‑
5min+800℃/2h+400℃/2h处理下TC21钛合金的室温拉伸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分别以TC21钛合金板状试样为例,对利用电脉冲加热制备双组织合金以及利用分步淬火方式显著改善其强塑性的具体实施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1]一种显著提高双组织钛合金强塑性的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0032]步骤1:采用电火花线切割方法将钛合金切割成板状试样,并对其进行表面预处理,所述合金试样为TC21钛合金,是一种α+β型双相钛合金,其名义成分是Ti
‑
6Al
‑
2Sn
‑
2Zr
‑
3Mo
‑
1Cr
‑
2Nb
‑
0.1Si;表面预处理具体过程为:用砂纸对钛合金板状试样表面进行打磨,从粗磨到细磨,去除表面机加工痕迹,再用无水乙醇清洗试样表面,干燥备用;
[0033]步骤2:将钛合金板状试样接入脉冲电流加热系统电路中,具体做法为:用正负电极夹具将待加热试样夹持固定在电路中,夹具为纯铜材质,尺寸是78
×
40
×
4mm,调整待加热试样在电路中的夹持部位,以制备双组织钛合金试样;
[0034]步骤3:接通脉冲电流加热系统电源,调整脉冲频率、脉冲充电电压,利用电阻加热形成温度梯度特征,对钛合金板状试样进行电脉冲加热,并空冷至室温,脉冲电流处理的参数为:脉冲频率500HZ,脉冲充电电压45V
‑
50V,持续加热时间5min;
[0035]步骤4:将脉冲电流处理后的钛合金板状试样放入箱式马弗炉中进行分步淬火处
理,具体做法为:首先将两个箱式加热炉分别以10℃/min的升温速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著提高双组织钛合金强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用电火花线切割方法将钛合金切割成板状试样,并对其进行表面预处理,所述合金试样为TC21钛合金,是一种α+β型双相钛合金,其名义成分是Ti
‑
6Al
‑
2Sn
‑
2Zr
‑
3Mo
‑
1Cr
‑
2Nb
‑
0.1Si;步骤2:将钛合金板状试样接入脉冲电流加热系统电路中;步骤3:接通脉冲电流加热系统电源,调整脉冲频率、脉冲充电电压,利用电阻加热形成温度梯度特征,对钛合金板状试样进行电脉冲加热,并空冷至室温;步骤4:将脉冲电流处理后的钛合金板状试样放入箱式马弗炉中进行分步淬火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著提高双组织钛合金强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表面预处理具体做法为:用砂纸对钛合金板状试样表面进行打磨,从粗磨到细磨,去除表面机加工痕迹,再用无水乙醇清洗试样表面,干燥备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著提高双组织钛合金强塑性的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长生,樊伊朵,何佳豪,张国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