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移动顶层的电力应急远程辅助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3463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顶层的电力应急远程辅助设备,包括飞行器,所述飞行器的侧壁安装有四个飞行翼底盘,四个所述飞行翼底盘的顶端安装有飞行翼,所述飞行器的底端安装有检测摄像头,所述飞行器的底端安装有保护与存放电源的能源机构;所述风动组件安装于所述能源机构的内部,所述风动组件用于将所述飞行器在运行过程中接触的风力转化为驱动力。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风动组件、摩擦组件和除雾组件之间的配合作用,利用飞行器飞行时受到阻动风力,以及风动组件的带动和摩擦生热的原理,实现了在寒冷天气和高海拔地区的电池功率维稳功能,此外,通过除雾组件与检测摄像头之间的位置与结构设置,实现了在低温情况下检测摄像头的拍摄镜面雾化处理功能。面雾化处理功能。面雾化处理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移动顶层的电力应急远程辅助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灾区抢险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移动顶层的电力应急远程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以往的灾区抢险的过程中,由于灾害的影响,优先受到危害的便是生活用电的停失,此时随着电力的影响,抢救效率下降的情况十分严重,同时由于贸然的进入灾区,会出现一定的抢救人员损伤情况,从而增大了伤亡率,由此需要通过应用一种基于移动顶层的电力应急远程辅助设备进行正常工作。
[0003]经检索,公告号为CN215155640U的文案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顶层的电力应急远程辅助设备,该装置包括辅助手持终端模块、飞行配件模块,辅助手持终端模块包括摄像头、测距模块、扬声器、电流测量外接口、触摸显示屏、主控芯片组,且支撑平台为夹层型结构,该装置的电力应急远程辅助设备基于移动思路设计,小巧便携,同时解决现有救援恢复中各个使用的设备是各自独立且割裂的状态,采用飞行配件模块可以确保设备在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极端气候灾害条件下使用,提供重要的灾情图像信息,增强快速响应能力。
[0004]但根据环境的情况以及电池的使用活性情况可知,储能电池在0℃~40℃之间使用效率正常,在严寒环境下,此时的温度低于0℃时,电池的使用效率下降,飞行配件的飞行效率随着供应电源电压的下降而降低,此外,在寒冷的天气下,摄像装置的外层镜面会出现雾化现象,从而影响了装置的观测结果。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顶层的电力应急远程辅助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移动顶层的电力应急远程辅助设备。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基于移动顶层的电力应急远程辅助设备,包括:
[0009]飞行器,所述飞行器的侧壁安装有四个飞行翼底盘,四个所述飞行翼底盘的顶端安装有飞行翼,所述飞行器的底端安装有检测摄像头,所述飞行器的底端安装有保护与存放电源的能源机构;
[0010]风动组件,所述风动组件安装于所述能源机构的内部,所述风动组件用于将所述飞行器在运行过程中接触的风力转化为驱动力;
[0011]摩擦组件,所述摩擦组件安装于所述能源机构的内部,所述摩擦组件利用所述风动组件产生的驱动力,通过摩擦作用对电池端进行温度维持;
[0012]除雾组件,所述除雾组件安装于所述摩擦组件的底端,所述除雾组件利用所述风动组件产生的驱动力对检测摄像头进行擦拭除雾。
[0013]优选地,所述能源机构包括带动箱体、储能箱体、储能电池和橡胶底座,所述带动
箱体固定安装于所述飞行器的底端,所述储能箱体安装于所述带动箱体的侧壁,所述储能箱体的顶端与所述飞行器的底端之间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储能电池与储能箱体的侧壁之间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底座与所述储能电池的底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底座与所述储能箱体的底端进行固定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风动组件包括带动转杆、风压转轮、带动转片、牵引杆、转动滑杆、转动半齿轮和牵引滑槽,两个所述带动转杆与所述带动箱体的侧壁之间进行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带动转杆关于带动箱体水平截面的中轴线进行对称设置,所述风压转轮安装于所述带动转杆的侧壁,所述带动转片与所述带动转杆的另一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带动转片的侧壁与所述带动箱体的侧壁之间进行滑动连接,所述牵引杆与所述带动转片远离带动箱体的一端侧壁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滑杆与所述带动箱体的侧壁之间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半齿轮与所述转动滑杆之间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牵引滑槽开设于所述转动半齿轮的顶端,所述牵引杆与所述牵引滑槽之间进行滑动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摩擦组件包括推动杆、限位块和摩擦片,两个所述限位块固定安装于所述带动箱体的侧壁,所述推动杆与所述限位块之间进行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杆的靠近转动半齿轮的一端的顶部设置有啮合条,所述啮合条与所述转动半齿轮的底端之间相啮合,是,所述摩擦片与两个所述推动杆远离转动半齿轮的一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摩擦片的顶端与所述橡胶底座的底端之间进行滑动连接且紧密贴合。
[0016]优选地,所述除雾组件包括除雾杆与除雾擦片,所述除雾杆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推动杆的底端,所述除雾擦片固定安装于所述除雾杆的另一端,所述除雾杆的侧壁截面采用“U”形结构设置。
[0017]优选地,两个所述检测摄像头关于所述飞行器水平截面中轴线进行对称设置,所述带动箱体的底部为镂空结构。
[0018]优选地,所述带动转杆与带动箱体之间进行转动限位,所述牵引杆设置于所述带动转片的外圈端,所述转动滑杆对所述转动半齿轮进行转动限位,所述牵引杆与牵引滑槽之间进行滑动时不会发生分离,所述推动杆在滑动的过程中不会与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发生分离。
[0019]优选地,所述除雾擦片的顶端设置有防刮擦布,所述除雾擦片顶端所处平面与所述检测摄像头的底端镜片所处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20]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1、本专利技术通过风动组件和摩擦组件之间的配合作用,利用飞行器飞行时受到阻动风力,以及风动组件的带动和摩擦生热的原理,实现了在寒冷天气和高海拔地区的电池功率维稳功能。
[0022]2、本专利技术通过风动组件、摩擦组件和除雾组件之间的配合作用,通过除雾组件与检测摄像头之间的位置与结构设置,实现了在低温情况下检测摄像头的拍摄镜面雾化处理功能。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移动顶层的电力应急远程辅助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移动顶层的电力应急远程辅助设备的A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移动顶层的电力应急远程辅助设备的能源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移动顶层的电力应急远程辅助设备的能源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移动顶层的电力应急远程辅助设备的储能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移动顶层的电力应急远程辅助设备的B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9]图中:1、飞行器;2、飞行翼底盘;3、飞行翼;4、检测摄像头;5、能源机构;51、带动箱体;52、储能箱体;53、储能电池;54、橡胶底座;6、风动组件;61、带动转杆;62、风压转轮;63、带动转片;64、牵引杆;65、转动滑杆;66、转动半齿轮;67、牵引滑槽;7、摩擦组件;71、推动杆;72、限位块;73、摩擦片;8、除雾组件;81、除雾杆;82、除雾擦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1]参照图1

6,一种基于移动顶层的电力应急远程辅助设备,包括:
[0032]飞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移动顶层的电力应急远程辅助设备,包括:飞行器(1),所述飞行器(1)的侧壁安装有四个飞行翼底盘(2),四个所述飞行翼底盘(2)的顶端安装有飞行翼(3),所述飞行器(1)的底端安装有检测摄像头(4),所述飞行器(1)的底端安装有保护与存放电源的能源机构(5);风动组件(6),所述风动组件(6)安装于所述能源机构(5)的内部,所述风动组件(6)用于将所述飞行器(1)在运行过程中接触的风力转化为驱动力;摩擦组件(7),所述摩擦组件(7)安装于所述能源机构(5)的内部,所述摩擦组件(7)利用所述风动组件(6)产生的驱动力,通过摩擦作用对电池端进行温度维持;除雾组件(8),所述除雾组件(8)安装于所述摩擦组件(7)的底端,所述除雾组件(8)利用所述风动组件(6)产生的驱动力对检测摄像头(4)进行擦拭除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顶层的电力应急远程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机构(5)包括带动箱体(51)、储能箱体(52)、储能电池(53)和橡胶底座(54),所述带动箱体(51)固定安装于所述飞行器(1)的底端,所述储能箱体(52)安装于所述带动箱体(51)的侧壁,所述储能箱体(52)的顶端与所述飞行器(1)的底端之间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储能电池(53)与储能箱体(52)的侧壁之间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底座(54)与所述储能电池(53)的底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底座(54)与所述储能箱体(52)的底端进行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顶层的电力应急远程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动组件(6)包括带动转杆(61)、风压转轮(62)、带动转片(63)、牵引杆(64)、转动滑杆(65)、转动半齿轮(66)和牵引滑槽(67),两个所述带动转杆(61)与所述带动箱体(51)的侧壁之间进行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带动转杆(61)关于带动箱体(51)水平截面的中轴线进行对称设置,所述风压转轮(62)安装于所述带动转杆(61)的侧壁,所述带动转片(63)与所述带动转杆(61)的另一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带动转片(63)的侧壁与所述带动箱体(51)的侧壁之间进行滑动连接,所述牵引杆(64)与所述带动转片(63)远离带动箱体(51)的一端侧壁进行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子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