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网络系统和多网段优化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3446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7
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网络系统和多网段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骨干网链路执行优化;以及对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网络系统和多网段优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科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网络系统和多网段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云网融合,是云计算中引入网络的技术,通信网中引入云计算的技术。业务需求和技术创新并行驱动加速网络架构发生深刻变革,云和网高度协同,不再各自独立。云网融合已经成为云计算领域的发展趋势。云计算业务的开展需要强大的网络能力支撑,网络资源的优化同样要借鉴云计算的理念,云网融合的概念应运而生。云网融合是基于业务需求和技术创新并行驱动带来的网络架构深刻变革,使得云和网高度协同,互为支撑,互为借鉴的一种概念模式,同时要求承载网络可根据各类云服务需求按需开放网络能力,实现网络与云的敏捷打通、按需互联,并体现出智能化、自服务、高速、灵活等特性。云网融合的服务能力是基于云专网提供云接入与基础连接能力,通过与云服务商的云平台结合对外提供覆盖不同场景的云网产品(如云专线、SD

WAN),并与其他类型的云服务(如计算、存储、安全类云服务)深度结合,最终延伸至具体的行业应用场景,并形成复合型的云网融合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网络系统和多网段优化方法,通过对骨干网链路和最后一公里分别做优化,比仪仪应用在边缘设备上的优化更加有效。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网络系统和多网段优化方法,在最后一公里中,使用优化功能来减少丢包的可能性并且增加吞吐量。r/>[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网络系统和多网段优化方法,V

Box可同时接入多条链路,例如MPLS和ISP混合链路,通过高可用双活模式来最大化容量,增强可用性。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网络系统和多网段优化方法,能处理包括链路降级,链路中断和链路故障等各种错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网络系统和多网段优化方法,能够缓解丢包,节流防止应用占用过多的带宽。
[0008]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多网段优化方法,所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多网段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对骨干网链路执行优化;以及
[0010]对V

Box与最近VNP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执行优化,减少丢包并且增加吞吐量;
[0011]其中,所述最后一公里执行优化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2]基于应用类型和实时链路质量,分类并动态处理流量;其中,在数据包层面,V

Box处理包括链路降级,链路中断和链路故障错误;
[0013]其中,所述骨干网链路执行优化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4]缓解丢包优化步骤:在骨干链路中,比较并且选择性能极佳的、有SLA保障的运营商来负责每一个数据包的传输;以及
[0015]吞吐量提升步骤:提供VNP作为TCP代理服务器,提升端到端的TCP吞吐量;
[0016]其中,所述最后一公里执行优化步骤中,检测实时链路质量包含丢包、延时和使用率。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吞吐量提升步骤中,代理服务器能够诱导TCP客户端获得比实际距离更加接近目的地服务器的感应,以允许开放更大的TCP窗口,使客户端和服务器能一次性传输更多的数据。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吞吐量提升步骤中,TCP优化自动延伸到包括云的任意目的地;其中,执行判定及选择出口点,对访问云应用程序进行优化;其中,采用全球路由算法优化用户访问云应用的路径,全球路由优化算法是为每一个包计算多个路由以识别最短路径,将流量直接导入最优线路。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缓解丢包优化步骤还包括步骤:执行FEC智能前端纠错技术以及数据包备份,节流防止应用占用过多的带宽。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最后一公里执行优化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V

Box自动监测最近的可用VNP,如果某个VNP不可用,V

Box自动连接到最近的VNP。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多网段优化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022]云上应用优化步骤:VNP直接连接至IaaS服务商提供的IXP,选自AWS、Microsoft Azure和Google Cloud平台;
[0023]选择匹配的最优路径,将来自客户站点和设备的流量通过最优路径优化并路由到客户的云供应商。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多网段优化设备,包括:
[0025]存储器,用于存储软件应用程序,
[0026]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软件应用程序,所述软件应用程序的各程序相对应地执行所述的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多网段优化方法的各步骤。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多网段优化系统,所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多网段优化系统包括骨干网链路优化子系统、最后一公里优化子系统以及云上应用优化子系统,所述最后一公里优化子系统对V

Box与最近VNP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执行优化,减少丢包并且增加吞吐量,所述云上应用优化子系统对于云山应用执行优化;其中,所述骨干网链路优化子系统对骨干链路执行优化,包括运营商选择模块、吞吐量提升模块、代理服务器诱导模块、云目的地延伸模块以及访问云应用程序优化模块,所述运营商选择模块根据性能选择有SLA保障的运营商来负责每一个数据包的传输,用于缓解丢包带来的影响,所述吞吐量提升模块将VNP作为TCP代理,提升端到端的TCP吞吐量,所述代理服务器诱导模块诱导TCP客户端,使TCP客户端获得比实际距离更加接近目的地服务器的感应,以允许开放TCP窗口,从而客户端和服务器能一次性传输更多的数据,所述云目的地延伸模块用于执行TCP优化自动延伸到包括云的任意目的地,所述访问云应用程序优化模块执行判
定及选择出口点,对访问云应用程序做优化,其中,匹配并选择全球路由算法以优化用户访问云应用的路径,全球路由优化算法是为每一个包计算多个路由以识别最短路径,将流量直接导入最优线路。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最后一公里优化子系统包括多链路接入模块、分类动态处理流量模块、缓解丢包模块、链路错误处理模块以及VNP自动监测模块,所述多链路接入模块通过V

Box同时接入多条链路,通过高可用双活模式执行最大化容量操作,增强可用性;所述分类动态处理流量模块通过V

Box基于应用类型和包含丢包、延时和使用率的实时链路质量,分类并动态处理流量;所述链路错误处理模块通过V

Box处理包括链路降级,链路中断和链路故障的错误;所述缓解丢包模块使用FEC智能前端纠错技术以及数据包备份,节流防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网络系统的多网段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网段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基于应用类型和实时链路质量,分类并动态处理流量;其中在数据包层面,所述客户端接入设备处理包括链路降级,链路中断和链路故障错误;(b)服务接入网关池可以作为TCP代理,并由所述服务接入网关池引导TCP客户端,以允许开放更大的TCP窗口;以及(c)监测服务接入网关池的延迟和丢包率,所有流量都会分配到最佳的可用路径并路由到端对端网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网段优化方法,其中所述多网段优化方法进一步包括:SLA转移;和全球路由优化,所述网络系统的全球服务接入网关池形成一个全融合的网络架构,并为每一个包计算多个路由以识别最短路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网段优化方法,其中所述多网段优化方法进一步包括:设定第一接入网关所在路径为默认路径;监控设备实时监控该默认路径,当监控到该默认路径的丢包率高达5%及以上或者延时高于正常延时15ms以上时,发送监控到的信息至核心控制器;监控设备发送动态路径选择指令给核心控制器;核心控制器将默认路径切换到第二接入网关所在的线路,从而实现动态路径选择。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网段优化方法,其中所述多网段优化方法进一步包括:当监控设备监控到丢包率超过阈值或者延时超过阈值持续1分钟以上时,监控设备发送切换指令给控制器;控制器执行路由切换;其中,针对该区域的路由调整优先级,将受到高延时以及丢包的路由吸到正常次优路径上,如果改次优路径带宽无法承载时,切换到第二次优路径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网段优化方法,其中执行FEC智能前端纠错技术以及数据包备份,节流防止应用占用过多的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俊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宇联云计算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