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信誉评价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2539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6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信誉评价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物联网组网网络中,包括第二联网单元、第一联网单元,第二联网单元根据所述第二联网单元与所述第一联网单元的交互结果,对所述第一联网单元进行第一信誉评分,若第一联网单元对于第二联网单元的交互请求选择合作,所述第一信誉正相关于第一联网单元进行合作行为的交互时间与交互质量,若第一联网单元对于第二联网单元的交互请求选择拒绝,所述第一信誉负相关于惩罚性信誉调整值。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物联网网络中针对交互请求的发送方对接受方进行交互的评价,得到第一信誉,能够解决量化物联网网络中第一联网单元的交互合作质量的技术效果。的交互合作质量的技术效果。的交互合作质量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物联网的信誉评价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通信
,尤其涉及能够量化物联网内单元合作情况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物联网技术正在逐步走向多终端互联化、智慧化方向发展,如能够通过物联网实现交通运输管理、车路信息服务、车辆智慧化控制提供发展基础。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终端上可能搭载的智能化控制系统、智能网联系统、影音娱乐系统等日益增多,所暴露出来的物联网安全问题逐渐显著。例如智能网联汽车搭载的各类传感器承担了道路及行驶状态的数据采集与环境感知等功能。智能交通系统依赖于智能网联汽车所采集的驾驶信息、车辆状态信息及路况信息等。
[0003]物联网中参与的智能主体,具备相似特性、通过网络相互连接且具有相近价值观,属于网络群体。网路群体行为属于集群行为,具备社会性、分布式、鲁棒性和自组织性等。在网络内部各节点之间的各个体频繁交互且互相影响。因而,传统的统计分析研究方法无法解决网络群体行为的复杂性与动态性。因此,需要对物联网网络中的各组网单位进行智能化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对物联网网络中的各组网单位进行智能化管理的技术方法,达到物联网组网中的个体进行细化评价的技术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信誉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在物联网组网网络中,包括第二联网单元、第一联网单元,
[0007]第二联网单元根据所述第二联网单元与所述第一联网单元的交互结果,对所述第一联网单元进行第一信誉评分,若第一联网单元对于第二联网单元的交互请求选择合作,所述第一信誉正相关于第一联网单元进行合作行为的交互时间与交互质量,若第一联网单元对于第二联网单元的交互请求选择拒绝,所述第一信誉负相关于惩罚性信誉调整值。
[000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包括效用函数η(u),若第一联网单元对于第二联网单元的交互请求选择合作,则所述第一信誉正相关于第一联网单元进行合作行为的交互时间与交互质量,正相关系数为
[0009]若第一联网单元对于第二联网单元的交互请求选择拒绝,所述第一信誉负相关于惩罚性信誉调整值,负相关系数为η(u)。
[0010]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一联网单元对于第二联网单元的交互请求选择合作,则所述第一信誉:
[0011][0012]其中γ(u)为上一评价周期中全物联网组网网络的所有联网单元对第一联网单元
的第一信誉评价的加权结果,t
D
为标准交互行为的标准交互时间与,q
D
为标准交互行为的标准交互质量值,γ
D1
为合作行为的合作调整值,t
d
,q
d
为所述第一联网单元与所述第二联网单元的交互行为的交互时间与交互质量值。
[0013]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标准交互时间和所述标准交互质量值根据上一评价周期中全物联网组网网络的交互质量确定。
[001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一联网单元对于第二联网单元的交互请求选择拒绝,则所述第一信誉:
[0015]R
D
(u)=γ(u)

η(u)γ
D2

[0016]其中γ(u)为上一评价周期中全物联网组网网络的所有联网单元对第一联网单元的第一信誉评价的加权结果,γ
D2
为交互行为的信誉调整值。
[0017]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效用函数η(u)值域为[0,1],包括指数型函数,或者对数型函数,或者二项式型函数。
[001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效用函数:
[0019][0020]其中δ为效用函数的调整常数,γ(u)为上一评价周期中全物联网组网网络的所有联网单元对第一联网单元的第一信誉评价的加权结果,γ
max
为上一评价周期中所有联网单元的得分最大值。
[0021]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包括评价周期T,所述评价周期根据所述物联网组网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时延、各单元的第一信誉值的方差大小确定。
[0022]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信誉评价系统,包括第二联网单元、第一联网单元,
[0023]所述第二联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联网单元与所述第一联网单元的交互结果,对所述第一联网单元进行第一信誉评分,若第一联网单元对于第二联网单元的交互请求选择合作,所述第一信誉正相关于第一联网单元进行合作行为的交互时间与交互质量,若第一联网单元对于第二联网单元的交互请求选择拒绝,所述第一信誉负相关于惩罚性信誉调整值。
[002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一联网单元对于第二联网单元的交互请求选择合作,则所述第一信誉:
[0025][0026]其中γ(u)为上一评价周期中全物联网组网网络的所有联网单元对第一联网单元的第一信誉评价的加权结果,t
D
为标准交互行为的标准交互时间与,q
D
为标准交互行为的标准交互质量值,γ
D1
为合作行为的合作调整值,t
d
,q
d
为所述第一联网单元与所述第二联网单元的交互行为的交互时间与交互质量值;
[0027]若第一联网单元对于第二联网单元的交互请求选择拒绝,则所述第一信誉:
[0028]R
D
(u)=γ(u)

η(u)γ
D2

[0029]其中γ(u)为上一评价周期中全物联网组网网络的所有联网单元对第一联网单元的第一信誉评价的加权结果,γ
D2
为交互行为的信誉调整值;
[0030]所述效用函数:
[0031][0032]其中δ为效用函数的调整常数,γ
max
为上一评价周期中所有联网单元的得分最大值。
[0033]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物联网网络中针对交互请求的发送方对接受方进行交互的评价,得到第一信誉,能够解决量化物联网网络中第一联网单元的交互合作质量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信誉评价方法流程图;
[0035]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信誉评价系统单元图;
[0036]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全局信誉评价方法流程图;
[0037]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全局信誉评价系统单元图;
[0038]图5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物联网网络的互信评价方法流程图;
[0039]图6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物联网网络的互信评价系统单元图;
[0040]图7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物联网网络的个体互助效用评价方法流程图;
[0041]图8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物联网网络的个体互助效用评价系统单元图;
[0042]图9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双向交互模式场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信誉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物联网组网网络中,包括第二联网单元、第一联网单元,第二联网单元根据所述第二联网单元与所述第一联网单元的交互结果,对所述第一联网单元进行第一信誉评分,若第一联网单元对于第二联网单元的交互请求选择合作,所述第一信誉正相关于第一联网单元进行合作行为的交互时间与交互质量,若第一联网单元对于第二联网单元的交互请求选择拒绝,所述第一信誉负相关于惩罚性信誉调整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信誉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效用函数η(u),若第一联网单元对于第二联网单元的交互请求选择合作,则所述第一信誉正相关于第一联网单元进行合作行为的交互时间与交互质量,正相关系数为若第一联网单元对于第二联网单元的交互请求选择拒绝,所述第一信誉负相关于惩罚性信誉调整值,负相关系数为η(u)。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信誉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第一联网单元对于第二联网单元的交互请求选择合作,则所述第一信誉:其中Υ(u)为上一评价周期中全物联网组网网络的所有联网单元对第一联网单元的第一信誉评价的加权结果,t
D
为标准交互行为的标准交互时间,q
D
为标准交互行为的标准交互质量值,Υ
D1
为合作行为的合作调整值,t
d
,q
d
为所述第一联网单元与所述第二联网单元的交互行为的交互时间与交互质量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信誉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交互时间和所述标准交互质量值根据上一评价周期中全物联网组网网络的交互质量确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信誉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第一联网单元对于第二联网单元的交互请求选择拒绝,则所述第一信誉:R
D
(u)=Υ(u)

η(u)Υ
D2
,其中Υ(u)为上一评价周期中全物联网组网网络的所有联网单元对第一联网单元的第一信誉评价的加权结果,Υ
D2
为交互行为的信誉调整值。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信誉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效用函数η(u)值域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世景陈弼梅韩其龙谢声平高腾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