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创制小麦耐热突变体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细胞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创制小麦耐热突变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利用组织培养过程中自发产生的无性系变异,或组织培养过程中人为诱导增加变异,是作物品种改良的有效途径,它是一种比体细胞杂交和遗传转化更为便利和经济的生物技术。对培养物进行物理(辐射)和化学诱变可以增加变异发生频率和变异种类。在理论上,组织培养可为诱导和选择各类突变体创造丰富的变异来源。在小麦上,无性系变异的类型包括株高、株型、熟期、分蘖力、穗粒数、千粒重等农艺性状(王培等,1996,余毓君等,1997),蛋白质含量、麦谷蛋白亚基构成、面团形成时间及SDS沉淀值等品质性状(朱至清等,1992,王培等,1995,张艳敏等,2002),还有耐盐、抗旱、抗除草剂、抗病等抗逆性状(肖海林等,1989,裴翠娟等,1991,郭丽娟等,1996)。在实践上,体细胞耐热无性系变异的离体筛选在乌菜、不结球白菜、菜心、非洲菊、瓜叶菊、马铃薯等多物种上获得成功(于晓英等,2007,宁志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创制小麦耐热突变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选取小麦幼穗:取小麦小穗原基分化期的幼穗;(2)NaN3诱变处理:将步骤(1)中所述小麦幼穗在NaN3溶液中浸泡0.5~1.5小时,无菌水冲洗4~6次;(3)制备固体培养基;(4)诱导培养愈伤组织:将步骤(2)中所述诱变处理后的小麦幼穗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步骤(3)中制备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5)多轮高温选择压热处理:将步骤(4)中所述的愈伤组织利用42℃~44.5℃之间的温度进行三轮高温选择压热处理,再经过组织培养技术分化、生根、出苗;(6)获得与筛选耐热突变体:将步骤(5)中获得的幼苗3~5℃春化20~40d,然后移栽到盛有营养土的花盆中获得耐热突变体;将收获的突变体种子种到热棚中,在小麦开花期和灌浆期覆棚热处理,收获种子后测定千粒重,选定处理组千粒重高于对照组30株千粒重平均值20%的突变体,每个突变体即为一个耐热突变系;所述对照组为未经过诱变,未经过三轮热处理,但在开花期和灌浆期,与突变体一起进行棚热处理得到的小麦千粒重;所述对照组30株是为了减少单株千粒重误差选取的小样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取小麦小穗原基分化期2~3mm的幼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配制的NaN3溶液设置6个不同的浓度:0,1.0,2.0,3.0,4.0,5.0mmol L
‑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配制的NaN3溶液设置3个不同的浓度:3.0,4.0,5.0mmol L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第一轮热处理:将步骤(4)中培养得到的愈伤组织42℃热处理24小时,然后将其转移至MS继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良,郭秀林,刘子会,张红梅,张艳敏,张华宁,段硕楠,孟祥照,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