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拉绳电机结构及智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3390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拉绳电机结构及智能装置,包括基座、固定连接于基座的定子组件、可旋转连接于基座的转子外壳、设于转子外壳内并与定子组件配合的转子组件、设于转子外壳并分别连接基座的感应组件和拉绳盘,所述转子外壳旋转带动光栅板旋转,所述拉绳盘包括第一导线斜坡、绕线柱、及第二导线斜坡,所述第一导线斜坡与第二导线斜坡之间形成有绕线槽,所述第二导线斜坡设有固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外转子电机,并结合了感应组件和拉绳盘,可用于旋转感应,同时拉绳盘用于拉绳器材的放卷和拉绳收纳,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拉绳盘一体加工成型于转子外壳,结构成本低,稳定可靠。稳定可靠。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拉绳电机结构及智能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式拉绳电机结构及智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工业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常常会使用到多种电机。电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化和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覆盖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同的电机应着不用的功能要求而出现。在电机行业发展迅速的同时,电机制造业在工艺装备、技术水平、产品档次、生产能力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0003]其中,健身器材上也采用了电机驱动,尤其是拉绳健身,通过电机驱动拉绳盘用于放线和收卷,现有的拉绳电机结构单一,需要设置对电机的控制连接线和感应连接线,现有走线结构都是只有一条走线,由于控制连接线和感应连接线是独立控制,将两者结合到一起容易出现干扰现象;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了外转子电机,并结合了感应组件和拉绳盘,可用于旋转感应,同时拉绳盘用于拉绳器材的放卷和拉绳收纳,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拉绳盘一体加工成型于转子外壳,结构成本低的一体式拉绳电机结构及智能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式拉绳电机结构,包括基座、固定连接于基座的定子组件、可旋转连接于基座的转子外壳、设于转子外壳内并与定子组件配合的转子组件、设于转子外壳并分别连接基座的感应组件和拉绳盘,所述感应组件包括连接于基座的感应支架、设于转子外壳的光栅板、及安装于感应支架并对应光栅板的读数器,所述转子外壳旋转带动光栅板旋转,所述拉绳盘包括第一导线斜坡、绕线柱、及第二导线斜坡,所述第一导线斜坡与第二导线斜坡之间形成有绕线槽,所述第二导线斜坡设有固定孔。
[0006]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基座包括第一旋转连接部、固定部、及第二旋转连接部,所述第一旋转连接部与固定部和第二旋转连接部为一体加工成型,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固定部的定子骨架、及绕设于定子骨架的定子线圈。
[0007]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旋转连接部套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二旋转连接部套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转子外壳连接,所述第二轴承与拉绳盘连接。
[0008]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基座开设有走线槽和走线孔,所述走线槽贯通所述第二旋转连接部,所述走线孔贯通所述基座、并连通至感应组件。
[0009]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转子外壳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端盖、驱动外沿、及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设有安置腔,所述安置腔设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将感应组件封装在安置腔内,所述转子组件设于驱动外沿的内径。
[0010]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端盖设有第一散热槽,所述第二端盖设有第二散热槽,所述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均连通至定子组件;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拉绳
盘一体加工成型。
[0011]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安置腔包括内凸缘和外凸缘,所述内凸缘与外凸缘之间形成环形槽,所述光栅板安装于环形槽内,所述防护盖连接于外凸缘。
[0012]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感应支架包括连接板、安装于连接板的弧形板,所述读数器安装于弧形板,所述连接板设有两组的连接臂,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组的连接臂上。
[0013]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固定孔并列开设有三个,拉绳依次交叉穿过三个的固定孔。
[0014]一种智能装置,包括所述的一体式拉绳电机结构。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相比现有的智能健身器材的拉绳电机,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外转子电机,并结合了感应组件和拉绳盘,可用于旋转感应,同时拉绳盘用于拉绳器材的放卷和拉绳收纳,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拉绳盘一体加工成型于转子外壳,结构成本低,稳定可靠。具体是,设置了基座、固定连接于基座的定子组件、可旋转连接于基座的转子外壳、设于转子外壳内并与定子组件配合的转子组件、设于转子外壳并分别连接基座的感应组件和拉绳盘,所述感应组件包括连接于基座的感应支架、设于转子外壳的光栅板、及安装于感应支架并对应光栅板的读数器,所述转子外壳旋转带动光栅板旋转,所述拉绳盘包括第一导线斜坡、绕线柱、及第二导线斜坡,所述第一导线斜坡与第二导线斜坡之间形成有绕线槽,所述第二导线斜坡设有固定孔。由于采用了一体加工成型结构,结构成本低,结构稳定可靠,一体性强,在配合健身器材的拉绳盘使用;通过第一导线斜坡和导线斜坡配合形成了纳线槽,通过纳线槽用于纳入拉绳,将拉绳固定在固定孔内,结构可靠。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体式拉绳电机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一体式拉绳电机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一体式拉绳电机结构另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1中一体式拉绳电机结构的转子外壳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1中一体式拉绳电机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图5中A

A的剖视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基座1、第一旋转连接部11、第一轴承111、固定部12、第二旋转连接部13、第二轴承131、走线槽14、走线孔15、定子组件2、定子骨架21、定子线圈22、转子外壳3、第一端盖31、安置腔311、防护盖312、第一散热槽313、驱动外沿32、第二端盖33、第二散热槽331、内凸缘331a、外凸缘331b、转子组件4、感应组件5、感应支架51、连接板511、连接臂511a、弧形板512、光栅板52、读数器53、拉绳盘6、第一导线斜坡61、绕线柱62、第二导线斜坡63、固定孔631。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
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7]如图1~图6所示,一种一体式拉绳电机结构,包括基座1、固定连接于基座1的定子组件2、可旋转连接于基座1的转子外壳3、设于转子外壳3内并与定子组件2配合的转子组件4、设于转子外壳3并分别连接基座1的感应组件5 和拉绳盘6,所述感应组件5包括连接于基座1的感应支架51、设于转子外壳3 的光栅板52、及安装于感应支架51并对应光栅板52的读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拉绳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固定连接于基座的定子组件、可旋转连接于基座的转子外壳、设于转子外壳内并与定子组件配合的转子组件、设于转子外壳并分别连接基座的感应组件和拉绳盘,所述感应组件包括连接于基座的感应支架、设于转子外壳的光栅板、及安装于感应支架并对应光栅板的读数器,所述转子外壳旋转带动光栅板旋转,所述拉绳盘包括第一导线斜坡、绕线柱、及第二导线斜坡,所述第一导线斜坡与第二导线斜坡之间形成有绕线槽,所述第二导线斜坡设有固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拉绳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第一旋转连接部、固定部、及第二旋转连接部,所述第一旋转连接部与固定部和第二旋转连接部为一体加工成型,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固定部的定子骨架、及绕设于定子骨架的定子线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拉绳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连接部套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二旋转连接部套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转子外壳连接,所述第二轴承与拉绳盘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拉绳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开设有走线槽和走线孔,所述走线槽贯通所述第二旋转连接部,所述走线孔贯通所述基座、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亚南樊玉龙李达来刘鹰盛立国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本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