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脱毒苗快速繁殖的移植装置,包括数根转轴,转轴沿圆周分布,转轴端部之间通过过渡杆连接,转轴上均转动连接移植装置,过渡杆上设置调节装置,调节装置能够带动所有的移植装置同步转动,所述的移植装置包括弧形板,弧形板与转轴转动连接,弧形板上端连接扶正板,扶正板用于将幼苗扶正,弧形板下端连接松土板,松土板能够进行松土和压紧土壤;通过转动弧形板即可实现刨土、覆盖幼苗根部,压紧土壤,提高幼苗移植的效率,方便快捷。方便快捷。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脱毒苗快速繁殖的移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幼苗种植领域,具体涉及马铃薯幼苗移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马铃薯的茎尖组织细胞分裂速度快,远远超过病毒的增殖,这种速度之差形成了茎尖的无病毒区,另外,茎尖分生组织内或培养基内某些成分抑制病毒增殖,所以利用茎尖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由脱毒苗快速繁殖可获得脱毒种薯,马铃薯脱毒后,恢复了正常的代谢活动,充分发挥了原有的增产潜力,比未脱毒增产量大,并且矿物质营养的吸收能力强,抗高温和干旱的能力更强。
[0003]所以为了种植马铃薯一般是在实验室中进行马铃薯的幼苗培训,当幼苗培育出来后,此时需要将马铃薯幼苗移植到土壤中进行种植,在移植的过程中,需要刨土、放置幼苗、覆土、压紧,此过程比较麻烦,效率低,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幼苗的移植比较费时费力,移植不方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马铃薯脱毒苗快速繁殖的移植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马铃薯脱毒苗快速繁殖的移植装置,包括数根转轴,转轴沿圆周分布,转轴端部之间通过过渡杆连接,转轴上均转动连接移植装置,过渡杆上设置调节装置,调节装置能够带动所有的移植装置同步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植装置包括弧形板,弧形板与转轴转动连接,弧形板上端连接扶正板,扶正板用于将幼苗扶正,弧形板下端连接松土板,松土板能够进行松土和压紧土壤。
[0006]进一步,所述的松土板底端内侧面均安装底板,底板端面之间相互贴合。
[0007]进一步,所述的底板为三角板,且松土板相邻的端面之间为斜面,当相邻的松土板斜面之间相互贴合时,三角板端面之间相互贴合,三角板底面均固定安装楔形块。
[0008]进一步,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滑块,移植装置上设置导轨,导轨的长度方向沿弧形板、扶正板和松土板的长度方向分布,导轨上均配合安装滑块,滑块上均安装竖杆,竖杆顶端均连接同一个圆环。
[0009]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转轴上设置圆板,圆板底面通过数根竖直的连杆与过渡杆连接,圆板对应竖杆的位置处开设第三通孔,竖杆与对应的第三通孔插接配合。
[0010]进一步,所述的圆板顶面中心开设第二通孔,圆板侧面对应扶正板的位置处开设上下贯穿的凹槽。
[0011]进一步,所述的圆板和圆环侧面沿周向方向开设数个盲孔,圆板之间通过连接杆和盲孔可拆卸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的圆板上的盲孔为第一螺纹盲孔,圆环上的盲孔为第二螺纹盲孔,连接杆端部均转动连接螺栓,螺栓与对应的第一螺纹盲孔和第二螺纹盲孔通过螺纹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马铃薯脱毒苗快速繁殖的移植装置的有益效果为:首先将松土
板插入到土壤中,之后将幼苗放入到松土板所围成的空间,之后通过调节装置带动弧形板转动,此时转动的弧形板带动松土板张开,此时土壤即可将幼苗的根部覆盖住,且此时扶正板还能够将幼苗扶正,之后当松土板完全从土壤中出来后,通过反向带动弧形板转动,使松土板将土壤压紧,有效的保证幼苗种植的稳定,该装置使用方便,能够一次到位的将幼苗种植好,方便快捷,效果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施例的第一立体示意图;图2是移植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圆板连接关系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调节装置的立体图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的第二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的第一使用状态立体图;图7是本实施例的第二使用状态立体图;图8是本实施例的第三使用状态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6]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7]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18]本专利技术一种马铃薯脱毒苗快速繁殖的移植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数根转轴1,转轴1沿圆周等距离分布,相邻的转轴1之间均连接过渡杆2,转轴1上均转动连接弧形板31,弧形板31侧面沿其宽度的方向开设第一通孔32,第一通孔32与转轴1转动连接,其中弧形板31上端连接扶正板33,弧形板31下端连接松土板34,为了使松土板34呈竖直状态时更好容纳幼苗,松土板34相邻的端面之间呈斜面,更好的使相邻的松土板34端面之间贴合。
[0019]如图5所示,松土板34下端内侧面均安装三角板35,相邻的三角板35端面之间互相贴合形成一个圆板,为了使松土板35更好的插入到土壤中,三角板35底面均安装楔形块36,当三角板35拼接成一个圆板时,此时楔形块36同样拼凑成一个多棱锥。
[0020]当松土板34呈竖直状态时,如图1和图6所示,此时可以将脱毒的幼苗竖直的放入到松土板34和三角板35所围成的空间内,在楔形块36作用下,将本装置插入到土壤中,之后
使所有的弧形板31绕转轴1转动,此时松土板34呈花瓣式张开,松土板34张开使相邻的松土板34之间存在间隙,土壤通过这些间隙将幼苗的根部覆盖,此时覆盖在幼苗根部的土壤较为疏松,同时,扶正板33慢慢呈竖直状态,扶正板33之间慢慢靠拢收束,从而能够将幼苗扶正,此时土壤将幼苗的根部覆盖,扶正板33将幼苗扶正,当松土板34完全呈水平状态时,此时幼苗已经种植完毕,可以将本装置直接向上移动即可,如图7所示,同时也可以将松土板34慢慢收拢,松土板34挤压土壤,即可将种植好幼苗处的土壤稍微压紧,保证种植的幼苗更加稳定。
[0021]为了能够同时转动弧形板31,如图3所示,转轴1上方设置水平的圆板41,圆板41底面通过矩阵分布的四根竖直的连杆42与对应的过渡杆2连接,圆板41侧面对应扶正板33的位置处开设上下贯穿的凹槽43,可以在扶正板33收束的时候使扶正板33收束的角度更小,使扶正的效果更好,圆板41顶面中心开设第二通孔44,可以通过第二通孔44将幼苗放入到本装置中,圆板41顶面对应每个凹槽43的位置处均开设第三通孔45,第三通孔45沿周向分布。
[0022]如图4所示,第三通孔45内均插接配合竖杆46,竖杆46下端均安装滑块47,如图2所示,弧形板31、扶正板33和松土板34的内侧面安装同一个导轨37,导轨37的长度方向沿其弧形板31、扶正板33和松土板34的长度方向分布,如图1所示,滑块47与对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脱毒苗快速繁殖的移植装置,包括数根转轴(1),转轴(1)沿圆周分布,转轴(1)端部之间通过过渡杆(2)连接,转轴(1)上均转动连接移植装置,过渡杆(2)上设置调节装置,调节装置能够带动所有的移植装置同步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植装置包括弧形板(31),弧形板(31)与转轴(1)转动连接,弧形板(31)上端连接扶正板(33),扶正板(33)用于将幼苗扶正,弧形板(31)下端连接松土板(34),松土板(34)能够进行松土和压紧土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脱毒苗快速繁殖的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松土板(34)底端内侧面均安装底板,底板端面之间相互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马铃薯脱毒苗快速繁殖的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为三角板(35),且松土板(34)相邻的端面之间为斜面,当相邻的松土板(34)斜面之间相互贴合时,三角板(35)端面之间相互贴合,三角板(35)底面均固定安装楔形块(3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脱毒苗快速繁殖的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滑块(47),移植装置上设置导轨(37),导轨(37)的长度方向沿弧形板(31)、扶正板(33)和松土板(34)的长度方向分布,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杰,贾倩,白晓平,邢玉伟,霍利光,杨斌,温宏伟,冯瑞云,梅超,李盛,宋倩娜,莫桂林,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