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康复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337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底座、升降机构、支撑座、电机一、电动推杆、支撑架、固定架、固定杆一、躺板一、枕头、转轴一、固定板、转轴二、躺板二、腰部锻炼装置和肢体训练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通过支撑座两侧的电动推杆为隐藏式可更加便捷的让患者进行使用,可以重复的进行对上肢、下肢的锻炼;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升降机构可适用于不同高度和行动困难的人群,更加的方便使用,防止出现无法上锻炼器的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腰部锻炼装置,当病人遇到腰部不适或损伤等,可启动腰部锻炼机构进行按摩使患者快速恢复。使患者快速恢复。使患者快速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康复锻炼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康复
,特别涉及一种中医康复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能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会,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现有的锻炼装置对患者的肢体不能全面训练,训练装置的训练方式单一,不利于患者身心的全面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中医康复锻炼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锻炼装置对患者的肢体不能全面训练,训练装置的训练方式单一,不利于患者身心的全面恢复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康复锻炼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底座、升降机构、支撑座、电机一、电动推杆、支撑架、固定架、固定杆一、躺板一、枕头、转轴一、固定板、转轴二、躺板二、腰部锻炼装置和肢体训练装置;所述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具体结构为:包括升降板、升降杆、气压缸、弹簧座、弹簧一和安装座;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端中央处;所述升降杆为两个;所述升降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底端上固定连接有数个气压缸,所述气压缸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弹簧座均固定连接在上方的升降板上;所述弹簧座中固定连接有弹簧一;所述安装座的上端连接在弹簧一底端上;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在升降机构上端;所述支撑座两侧中端均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外侧连接在固定杆一;所述固定杆一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为两个;所述躺板一的底端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躺板二的底端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支撑座上端;所述躺板一通过转轴一铰链在固定板的左侧;所述躺板二通过转轴二铰链在固定板的右侧;所述躺板一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枕头,所述躺板一右侧设有腰部锻炼装置;所述躺板二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肢体训练装置。
[0005]作为优选,所述腰部锻炼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包括底板、电动伸缩杆、弹簧二、腰托和按摩块;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在躺板一上;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数个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上包覆连接有弹簧二;所述腰托固定连接在电动伸缩杆的顶端上;所述腰托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按摩块。
[0006]作为优选,所述肢体训练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包括升降箱、电机二、螺杆、螺母块、固定杆二、凹槽、安装座、肢体托架、转轴三、垫片一、连接架和垫片二;所述躺板二两侧固定连接有升降箱;所述升降箱腔室内部底端上固定连接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块;所述螺母块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二;所述升降箱右侧端壁中设有凹槽;所述固定杆二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端固定连接有肢体托架,所述肢体托架上端固定连接有垫片一,所述肢体托架上端左侧通过转轴三铰链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底端固定连接有数个垫片二。
[0007]作为优选,所述气压缸为伺服气压缸。
[0008]作为优选,所述枕头为乳胶枕。
[0009]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一和转轴二的旋转角度均为0~90
°

[0010]作为优选,所述所述弹簧二为碟形弹簧。
[0011]作为优选,所述电机二为伺服电机。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通过支撑座两侧的电动推杆为隐藏式可更加便捷的让患者进行使用,可以重复的进行对上肢、下肢的锻炼。
[0014](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升降机构可适用于不同高度和行动困难的人群,更加的方便使用,防止出现无法上锻炼器的情况。
[0015](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腰部锻炼装置,当病人遇到腰部不适或损伤等,可启动腰部锻炼机构进行按摩使患者快速恢复。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升降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腰部锻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肢体训练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1‑
底座;2

升降机构;3

升降板;4

升降杆;5

气压缸;6

弹簧座;7

弹簧一;8

安装座;9

支撑座;10

电机一;11

电动推杆;12

支撑架;13

固定架;14

固定杆一;15

躺板一;16

枕头;17

转轴一;18

固定板;19

转轴二;20

躺板二;21

腰部锻炼机构;22

底板;23

电动伸缩杆;24

弹簧二;25

腰托;26

按摩块;27

肢体训练装置;28

升降箱;29

电机二;30

螺杆;31

螺母块;32

固定杆二;33

凹槽;34

安装座;35

肢体托架;36

转轴三;37

垫片一;38

连接架;39

垫片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至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底座1、升降机构2、支撑座9、电机一10、电动推杆11、支撑架12、固定架13、固定杆一14、躺板一15、枕头16、转轴一17、固定板18、转轴二19、躺板二20、腰部锻炼装置21和肢体训练装置27;所述底座1上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的具体结构为:包括升降板3、
升降杆4、气压缸5、弹簧座6、弹簧一7和安装座8;所述升降板3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端中央处;所述升降杆4为两个;所述升降杆4的两端均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升降机构(2)、支撑座(9)、电机一(10)、电动推杆(11)、支撑架(12)、固定架(13)、固定杆一(14)、躺板一(15)、枕头(16)、转轴一(17)、固定板(18)、转轴二(19)、躺板二(20)、腰部锻炼装置(21)和肢体训练装置(27);所述底座(1)上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的具体结构为:包括升降板(3)、升降杆(4)、气压缸(5)、弹簧座(6)、弹簧一(7)和安装座(8);所述升降板(3)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端中央处;所述升降杆(4)为两个;所述升降杆(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板(3);所述升降板(3)的底端上固定连接有数个气压缸(5),所述气压缸(5)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座(8);所述弹簧座(6)均固定连接在上方的升降板(3)上;所述弹簧座(6)中固定连接有弹簧一(7);所述安装座(8)的上端连接在弹簧一(7)底端上;所述支撑座(9)固定连接在升降机构(2)上端;所述支撑座(9)两侧中端均固定连接有电机一(10),所述电机一(10)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1);所述电动推杆(11)的外侧连接在固定杆一(14);所述固定杆一(14)通过固定架(13)固定连接在支撑架(12)上;所述支撑架(12)为两个;所述躺板一(15)的底端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2);所述躺板二(20)的底端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2);所述固定板(18)固定连接在支撑座(9)上端;所述躺板一(15)通过转轴一(17)铰链在固定板(18)的左侧;所述躺板二(20)通过转轴二(19)铰链在固定板(18)的右侧;所述躺板一(15)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枕头(16),所述躺板一(15)右侧设有腰部锻炼装置(21);所述躺板二(20)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肢体训练装置(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锻炼装置(21)的具体结构为:包括底板(22)、电动伸缩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铃雁
申请(专利权)人:潢川县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