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空调器容易因空调室外机排风与进风不畅而导致换热效率不高的问题。为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压缩机,空调室外机包括排风壳体、进风壳体、排风风扇、室外换热器和进风风扇,排风壳体和进风壳体上分别设置有排风口和进风口,且其内部分别形成有排风通道和进风通道,室外换热器设置在排风通道和进风通道之间,以有效保证室外换热器能够充分换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能够在不同运行模式下利用压缩机的相应类型的运行参数和预设排风风量相应调整进风风扇的进风风量,以便有效提升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进而提升空调器的换热效率。进而提升空调器的换热效率。进而提升空调器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中小型空调室外机一般挂在建筑外墙上,或置于预先设计的安装平台上,然而,出于占用空间小、美观等方面考虑,安装平台通常较小,且空调室外机通常距离墙体很近,因此,影响空调室外机的排风与进风过程。此外,空调室外机的排风口处一般设置有格栅,这会进一步影响空调室外机的排风与进风过程,大量刚经过换热排出的空气会被重新吸入空调室外机内,影响换热,进而导致空调器的换热效率不高、换热效果不佳。
[0003]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空调器容易因空调室外机排风与进风不畅而导致换热效率不高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压缩机,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排风壳体、进风壳体、排风风扇、室外换热器和进风风扇,所述排风壳体上设置有排风口,所述进风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口均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排风壳体内形成有排风通道,所述排风风扇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中,所述进风壳体内形成有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风扇设置在所述进风通道中,所述室外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和所述进风通道之间,且所述排风通道和所述进风通道分别与所述排风口和所述进风口相连通,以使所述进风通道内的风经过所述室外换热器由所述排风通道排至外界,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根据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确定预设排风风量和预设进风风量;使所述排风风扇以所述预设排风风量运行;使所述进风风扇以所述预设进风风量运行;根据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获取所述压缩机的相应类型的运行参数;根据所述压缩机的相应类型的运行参数和所述预设排风风量,相应调整所述进风风扇的进风风量。
[0006]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时,“获取所述压缩机的相应类型的运行参数”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根据所述压缩机的相应类型的运行参数和所述预设排风风量,相应调整所述进风风扇的进风风量”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所述预设排风风量,相应调整所述进风风扇的进风风量。
[0007]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所述预设排风风量,相应调整所述进风风扇的进风风量”的步骤具体包括:如果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大于预设排气压力,则进一步获取所述排风口处的排风温度;根据所述排风口处的排风温度和所述预设排风风量,相应调整所述进风风扇的进风风量。
[0008]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排风口处的排风温度和所述预设
排风风量,相应调整所述进风风扇的进风风量”的步骤具体包括:计算所述排风口处的排风温度和第一预设排风温度的差值;根据所述排风温度和所述第一预设排风温度的差值,确定第一调整系数;根据所述第一调整系数和所述预设排风风量,相应调整所述进风风扇的进风风量。
[0009]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获取所述压缩机的相应类型的运行参数”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压力;“根据所述压缩机的相应类型的运行参数和所述预设排风风量,相应调整所述进风风扇的进风风量”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压力和所述预设排风风量,相应调整所述进风风扇的进风风量。
[0010]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压力和所述预设排风风量,相应调整所述进风风扇的进风风量”的步骤具体包括:如果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压力小于预设吸气压力,则进一步获取所述排风口处的排风温度,根据所述排风口处的排风温度和所述预设排风风量,相应调整所述进风风扇的进风风量。
[0011]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排风口处的排风温度和所述预设排风风量,相应调整所述进风风扇的进风风量”的步骤具体包括:计算第二预设排风温度和所述排风口处的排风温度的差值;根据所述第二预设排风温度和所述排风温度的差值,确定第二调整系数;根据所述第二调整系数和所述预设排风风量,相应调整所述进风风扇的进风风量。
[0012]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进风口处的进风温度;根据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和所述进风口处的进风温度,相应调整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排风口间的距离。
[0013]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和所述进风口处的进风温度,相应调整所述进风口与排风口间的距离”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时,如果所述进风温度大于第一预设进风温度,则使所述进风口远离所述排风口。
[0014]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所述进风口处的进风温度和预设进风温度,相应调整所述进风口与排风口间的距离”的步骤还包括:在所述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如果所述进风温度小于第二预设进风温度,则使所述进风口远离所述排风口。
[0015]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外机通过设置所述进风壳体而使所述进风口远离所述排风口,有效保证进入所述空调室外机内的空气为由所述进风口处进入的新风,而不是所述排风口处刚排出的换热后的空气,即,有效保证所述排风口处刚排出的空气不会被立即吸入所述空调室外机内,进而有效保证所述空调器的换热效率和换热效果。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能够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下利用所述压缩机的相应类型的运行参数和预设排风风量相应调整所述进风风扇的进风风量的设置方式,以便有效提升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进而有效提升所述空调器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的主要步骤流程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时的控制方法的具体步骤流程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的控制方法的具体步骤流程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排风壳体;11、排风口;12、进风腔;
[0024]2、进风壳体;21、进风口;22、第一进风壳体;23、第二进风壳体;3、排风风扇;4、室外换热器;5、进风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本专利技术不对所述空调器的具体应用场所作任何限制,可以是家用空调器,也可以是商用空调器,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这种具体应用场所的改变并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压缩机,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排风壳体、进风壳体、排风风扇、室外换热器和进风风扇,所述排风壳体上设置有排风口,所述进风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口均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排风壳体内形成有排风通道,所述排风风扇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中,所述进风壳体内形成有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风扇设置在所述进风通道中,所述室外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和所述进风通道之间,且所述排风通道和所述进风通道分别与所述排风口和所述进风口相连通,以使所述进风通道内的风经过所述室外换热器由所述排风通道排至外界,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根据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确定预设排风风量和预设进风风量;使所述排风风扇以所述预设排风风量运行;使所述进风风扇以所述预设进风风量运行;根据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获取所述压缩机的相应类型的运行参数;根据所述压缩机的相应类型的运行参数和所述预设排风风量,相应调整所述进风风扇的进风风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时,“获取所述压缩机的相应类型的运行参数”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根据所述压缩机的相应类型的运行参数和所述预设排风风量,相应调整所述进风风扇的进风风量”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所述预设排风风量,相应调整所述进风风扇的进风风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所述预设排风风量,相应调整所述进风风扇的进风风量”的步骤具体包括:如果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大于预设排气压力,则进一步获取所述排风口处的排风温度;根据所述排风口处的排风温度和所述预设排风风量,相应调整所述进风风扇的进风风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排风口处的排风温度和所述预设排风风量,相应调整所述进风风扇的进风风量”的步骤具体包括:计算所述排风口处的排风温度和第一预设排风温度的差值;根据所述排风温度和所述第一预设排风温度的差值,确定第一调整系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雪艳,刘江彬,宋强,裴梦宇,孟庆良,阚荣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