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成勇专利>正文

一种海绵拖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335 阅读:3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海绵拖把,它包括一长杆(1)、一固设于该长杆并由二个沿连杆装置(4)呈对称布置的可转动的挤压体(21)组成的挤压器(2),该连杆装置一端连接一拉把(41),该挤压器连接一海绵体(3),挤压体活动连接一转动臂(5),它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一固定支撑(6),它另一端与所述长杆的相固接;所述海绵体相对于挤压体的位置上配置一底板(32),它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一中央传动件(23),该中央传动件的另一端与连杆活动销接,该连杆的另一端与拉把相连接;连杆设置为并列双杆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是结构简单合理又外形美观、水份挤压效率高、省时省料又装配简便,从而产品成本得以降低。(*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拖把,具体指一种结构紧凑又简单、生产成本较低的海绵拖把
技术介绍
目前,在市面上海绵拖把结构种类繁多,其中如中国专利号200520002447. 9的一 种《海绵拖把》较为常见的一种,它包含有一长杆、 一固设于该长杆一端的挤压器、一 海绵、以及一连杆装置;其中,挤压器包含有二呈平行且相隔预定间距的辊轮,各辊轮 包含一轴杆及数个套设于轴杆上的筒体,且各筒体的外周壁上等距分布有数个从该筒体 一端体延伸至另端的平面;连杆装置包含一拉把、以及至少一分别连接拉把与海绵的连 杆,由拉动拉把可带动海绵沿一通过上述辊轮间的路径往复移动,以可使海绵受辊轮的 挤压而迫使其中的水份流出;而在此一过程中,可有效率的挤压而能减少残留于其中的 水份,使海绵的再吸水量增加,而提升其吸水效率。然而,述的挤压器包含有二相隔预 定间距的辊轮的挤压器结构较为复杂,产品尺寸也比较大,生产成本也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 单又紧凑、生产成本较低的海绵拖把。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海绵拖把,它包括长杆、 挤压器、海绵体,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绵拖把,它包括长杆(1)、挤压器(2)、挤压器上的海绵体(3),其特征在于:    a.所述挤压器(2)由二个沿连杆装置(4)呈对称布置的可转动的挤压体(21)组成;    b.所述挤压体(21)活动连接一转动臂(5),该转动臂(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一固定支撑(6),该固定支撑(6)另一端与所述长杆(1)的相固接;    c.所述海绵体(3)相对于所述对称布置的二个挤压体(21)的位置上各配置有一底板(31),所述底板(31)的一端通过销轴共同连接一中央传动件(23),该中央传动件(23)的另一端与连杆装置(4)活动连接;    d.该连杆装置(4)的另一端为拉把(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拖把,它包括长杆(1)、挤压器(2)、挤压器上的海绵体(3),其特征在于a.所述挤压器(2)由二个沿连杆装置(4)呈对称布置的可转动的挤压体(21)组成;b.所述挤压体(21)活动连接一转动臂(5),该转动臂(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一固定支撑(6),该固定支撑(6)另一端与所述长杆(1)的相固接;c.所述海绵体(3)相对于所述对称布置的二个挤压体(21)的位置上各配置有一底板(31),所述底板(31)的一端通过销轴共同连接一中央传动件(23),该中央传动件(23)的另一端与连杆装置(4)活动连接;d.该连杆装置(4)的另一端为拉把(4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装置(4)包含一拉把 (41)以及连接该拉把(41)的连杆(42)。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绵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1)外侧设置 有导键,挤压体(21)在相对于底板(31)的平面上设置有导槽,该导键与该导槽设置 为滑动配合。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绵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6)设置为人字 形固定支撑结构,该人字形固定支撑(6)的两个端头各设置一转动臂销轴(52)。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绵拖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成勇
申请(专利权)人:董成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