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转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334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线缆转运方法,线缆转运方法基于一种线缆转运平台,线缆转运平台包括运载台、电缆放置装置、液压油站、行走装置、控制器和电池。所述的电缆放置装置、液压油站、控制器设置于运载台顶面上,电缆缠绕于电缆放置装置上。运载台下方两侧各固定有一排行走装置电池镶设于运载台底面内部。液压油站、电池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车轮高度可自由调节,适应多种地形,可将电缆直接运输到铁塔下方,省时省力。时省力。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转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施工
,具体涉及为线缆转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压输电线路均架设在野外,一段一段的架设在向轮两个铁塔之间。而野外地形较为复杂,普通的运载车辆无法将电缆运载到铁塔下方,只能运输到与铁塔相近的路面上,然后人工将电缆搬运到铁塔下在进行电缆架设。
[0003]同时电缆向高空运输时,也需要人工在爬塔后手动吊运,费时费力,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线缆转运方法,本专利技术车轮高度可自由调节,适应多种地形,可将电缆直接运输到铁塔下方,省时省力。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线缆转运方法,基于线缆转运平台,线缆转运平台包括运载台、电缆放置装置、液压油站、行走装置、控制器和电池。
[0007]所述的电缆放置装置、液压油站、控制器设置于运载台顶面上,电缆缠绕于电缆放置装置上。
[0008]运载台下方两侧各固定有一排行走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线缆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线缆转运方法基于一种线缆转运平台,所述的线缆转运平台包括运载台(1)、电缆放置装置(2)、液压油站(6)、行走装置(7)、控制器(8)和电池(13),所述的电缆放置装置(2)、液压油站(6)、控制器(8)设置于运载台(1)顶面上,电缆缠绕于电缆放置装置(2)上,所述的电缆放置装置(2)包括中心轴(202)以及矩形板(203),两块矩形板(203)分别固定于中心轴(202)两端,所述的运载台(1)上方并列布置有两列电缆放置装置(2),其中一列电缆放置装置(2)的数量为n,另一列电缆放置装置(2)的数量为n

1,所述的运载台(1)内部设有位移板滑道(102),位移板滑道(102)两侧分别贯通连接有推杆滑道(103),运载台(1)顶面内凹有四条并列布置、且与位移板滑道(102)贯通连接的棘齿滑道(101),棘齿滑道(101)位于矩形板(203)正下方,棘齿滑道(101)宽度小于矩形板(203)宽度,所述的位移板滑道(102)内部设有两块位移板(9),位移板(9)顶面设有两排棘齿(901),棘齿(901)滑动设置于棘齿滑道(101)内部,棘齿(901)两侧各设有一个卡块(902),棘齿(901)一端与卡块(902)铰接、另一端底部与位移板(9)顶面之间设有第二弹簧(903),在第二弹簧(903)的推动下,棘齿(901)位于第二弹簧(903)上方的一端高出棘齿滑道(101),两个位移板(9)上棘齿(901)朝向相反,位移板(9)朝向推杆滑道(103)的一端固定有推杆(904),推杆(904)滑动设置于推杆滑道(103)内部,推杆(904)末端套设有腰型孔套管(1001),腰型孔套管(1001)与第二伸缩装置(10)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第二伸缩装置(10)固定于运载台(1)内壁中,位移板(9)底面与位移板滑道(102)底面之间设有升降平台(11),运载台(1)上固定有两套变道装置,两个变道装置分别设置于两列电缆放置装置(2)相对的两侧、呈对角线布置,支撑桶(4)朝向电缆放置装置(2)的一端,运载台(1)下方两侧各固定有一排行走装置(7),每排包括有至少两个行走装置(7),所述的行走装置(7)包括垂直布置的固定柱(701)、转缸(702)、支撑架(703)、车轮(704)、驱动马达(705),固定柱(701)内部设有水平截面为多边形的活塞腔(7011),活塞腔(7011)顶部设有与外部贯通连接的第二进出油口(7012),第二进出油口(7012)通过管路与液压油站(6)连接,转缸(702)顶面固定有活塞杆(7021),活塞杆(7021)顶端穿设至活塞腔(7011)内部、并固定有活塞(7022),活塞(7022)水平截面形状与活塞腔(7011)水平截面形状尺寸均形同,活塞杆(7021)上套设有第一弹簧(706),第一弹簧(706)位于活塞腔(7011)内部,支撑架(703)顶面与转缸(702)输出轴固定连接,支撑架(703)中间转动连接有车轮(704),驱动马达(705)与支撑架(703)固定连接,驱动马达(705)输出轴与车轮(704)中心轴固定连接,电池(13)镶设于运载台(1)底面内部,液压油站(6)、电池(13)均与控制器(8)电性连接,线缆转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电缆缠绕在电缆放置装置的转筒(201)上,每个电缆放置装置(2)所缠绕电缆的长度为相邻两个高压电力铁塔之间所需架设电缆的长度;B、驱动马达(705)带动车轮(704)旋转,推动运载台(1)前移,由于户外地形凹凸不平,通过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松王智猛冯统庆屈相帅崔雅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平邑县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