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场景的合拍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3334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场景的合拍处理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方法包括:在虚拟场景的拍照界面中,呈现目标虚拟对象、非用户角色以及朝向调整控件;其中,所述朝向调整控件,用于对所述非用户角色的朝向进行调整;响应于基于所述朝向调整控件触发的朝向调整指令,控制所述非用户角色进入合拍状态;其中,处于所述合拍状态下的所述非用户角色朝向用于合拍的虚拟相机;当接收到合拍指令时,采用所述虚拟相机对所述目标虚拟对象及处于所述合拍状态下的非用户角色进行合拍处理,得到合拍图像。通过本申请,能够在提升合拍效果的同时提高合拍效率。够在提升合拍效果的同时提高合拍效率。够在提升合拍效果的同时提高合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虚拟场景的合拍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人机交互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虚拟场景的合拍处理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技术介绍

[0002]基于图形处理硬件的显示技术,扩展了感知环境以及获取信息的渠道,尤其是虚拟场景的显示技术,能够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实现受控于用户或人工智能的虚拟对象之间的多样化的交互,具有各种典型的应用场景,例如在游戏这一虚拟场景中,能够模拟虚拟对象之间的真实的对战过程。
[0003]在游戏这一虚拟场景中,各种不同人设的非用户角色(NPC,Non

Player Character)深受玩家喜爱,与NPC合拍是玩家情感表达的常见方式。相关技术中,进入拍照功能后,要么因所有NPC被隐藏无法达到与NPC合拍需求,要么在与NPC合拍过程中NPC不看镜头、且无法控制NPC朝向镜头而无法达到很好的拍摄效果,为了达到好的拍摄效果,需玩家不停的寻找角度以寻找看镜头的NPC进行合拍,合拍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虚拟场景的合拍处理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能够在提升合拍效果的同时提高合拍效率。
[0005]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虚拟场景的合拍处理方法,包括:
[0007]在虚拟场景的拍照界面中,呈现目标虚拟对象、非用户角色以及朝向调整控件;
[0008]其中,所述朝向调整控件,用于对所述非用户角色的朝向进行调整;
[0009]响应于基于所述朝向调整控件触发的朝向调整指令,控制所述非用户角色进入合拍状态;其中,处于所述合拍状态下的所述非用户角色朝向用于合拍的虚拟相机;
[0010]当接收到合拍指令时,采用所述虚拟相机对所述目标虚拟对象及处于所述合拍状态下的非用户角色进行合拍处理,得到合拍图像。
[001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虚拟场景的合拍处理装置,包括:
[0012]界面呈现模块,用于在虚拟场景的拍照界面中,呈现目标虚拟对象、非用户角色以及朝向调整控件;
[0013]其中,所述朝向调整控件,用于对所述非用户角色的朝向进行调整;
[0014]朝向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基于所述朝向调整控件触发的朝向调整指令,控制所述非用户角色进入合拍状态;其中,处于所述合拍状态下的所述非用户角色朝向用于合拍的虚拟相机;
[0015]合拍处理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合拍指令时,采用所述虚拟相机对所述目标虚拟对象及处于所述合拍状态下的非用户角色进行合拍处理,得到合拍图像。
[0016]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所述非用户角色进入合拍状态之前,所述装置还包括:指令
触发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朝向调整控件的触发操作,控制所述非用户角色的朝向调整模式为智能调整模式;在所述智能调整模式下,对所述非用户角色的朝向进行检测,并当检测结果表征所述非用户角色未朝向所述虚拟相机时,触发所述朝向调整指令。
[0017]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角色筛选模块,用于呈现角色筛选控件;当所述非用户角色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响应于针对所述角色筛选控件的触发操作,隐藏所述至少两个非用户角色中不满足合拍条件的非用户角色;所述朝向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两个非用户角色中未隐藏的非用户角色进入合拍状态。
[0018]上述方案中,所述隐藏所述至少两个非用户角色中部分非用户角色之前,所述角色筛选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非用户角色的显示模式调整为智能筛选模式;在所述智能筛选模式下,针对所述合拍条件,对各所述非用户角色进行检测,以确定所述至少两个非用户角色中不满足合拍条件的非用户角色。
[0019]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二次筛选模块,用于当所述未隐藏的非用户角色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响应于针对所述未隐藏的非用户角色中目标非用户角色的选择操作,控制所述目标非用户角色处于选中状态;所述朝向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未隐藏的非用户角色中处于选中状态的所述目标非用户角色进入合拍状态。
[0020]上述方案中,所述朝向控制模块,还用于确定以所述目标虚拟对象为圆心、以所述虚拟相机的可摄距离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并将所述圆形区域确定为所述虚拟相机的可摄范围;当所述可摄范围中存在非用户角色时,控制处于所述可摄范围内的非用户角色进入合拍状态。
[0021]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更新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目标虚拟对象的移动操作,控制所述目标虚拟对象进行移动;伴随着所述目标虚拟对象的移动,控制所述虚拟相机同步移动;在所述虚拟相机移动的过程中,更新所述虚拟相机的可摄范围,并更新处于更新的所述可摄范围内的非用户角色,以控制处于更新的所述可摄范围内的非用户角色进入合拍状态。
[0022]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所述非用户角色进入合拍状态之后,所述装置还包括:水平调整模块,用于当所述非用户角色朝向处于第一位置的所述虚拟相机时,响应于针对所述虚拟相机的移动操作,控制所述虚拟相机在水平方向上、沿所述可摄范围的边缘移动至第二位置;确定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虚拟相机与所述非用户角色的连线,与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虚拟相机与所述非用户角色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基于所述夹角,调整所述非用户角色的目标部位,以使调整后的所述非用户角色朝向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虚拟相机。
[0023]上述方案中,所述朝向调整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夹角低于第一夹角阈值时,控制所述非用户角色的头部水平旋转、且旋转的角度为所述夹角;当所述夹角不低于所述第一夹角阈值、且低于第二夹角阈值时,控制所述非用户角色的腰部水平旋转、且旋转的角度为所述夹角与所述第一夹角阈值之差;当所述夹角不低于所述第二夹角阈值时,控制所述非用户角色的脚部水平旋转、且旋转的角度为所述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阈值之差。
[0024]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所述非用户角色进入合拍状态之后,所述装置还包括:垂直调整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虚拟相机的旋转操作,控制所述虚拟相机在垂直方向上旋转至所述旋转操作所指示的旋转角度;在所述虚拟相机旋转的过程中,当所述旋转角度低
于目标旋转角度时,控制所述非用户角色的头部在垂直方向上旋转至所述旋转角度。
[0025]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协同调整模块,用于当所述朝向调整控件还用于对所述目标虚拟对象的朝向进行调整时,在控制所述非用户角色进入合拍状态的同时,控制所述目标虚拟对象进入合拍状态,以使所述非用户角色和所述目标虚拟对象均朝向用于合拍的虚拟相机。
[0026]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协同更新调整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虚拟相机的移动操作,控制所述虚拟相机进行移动;在所述虚拟相机移动的过程中,自动调整所述非用户角色和所述目标虚拟对象的朝向,以使调整后的所述非用户角色和所述目标虚拟对象始终朝向所述虚拟相机。
[0027]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姿势调整模块,用于呈现姿势调整控件;响应于针对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虚拟场景的合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虚拟场景的拍照界面中,呈现目标虚拟对象、非用户角色以及朝向调整控件;其中,所述朝向调整控件,用于对所述非用户角色的朝向进行调整;响应于基于所述朝向调整控件触发的朝向调整指令,控制所述非用户角色进入合拍状态;其中,处于所述合拍状态下的所述非用户角色朝向用于合拍的虚拟相机;当接收到合拍指令时,采用所述虚拟相机对所述目标虚拟对象及处于所述合拍状态下的非用户角色进行合拍处理,得到合拍图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非用户角色进入合拍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针对所述朝向调整控件的触发操作,控制所述非用户角色的朝向调整模式为智能调整模式;在所述智能调整模式下,对所述非用户角色的朝向进行检测,并当检测结果表征所述非用户角色未朝向所述虚拟相机时,触发所述朝向调整指令。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呈现角色筛选控件;当所述非用户角色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响应于针对所述角色筛选控件的触发操作,隐藏所述至少两个非用户角色中不满足合拍条件的非用户角色;所述控制所述非用户角色进入合拍状态,包括:控制所述至少两个非用户角色中未隐藏的非用户角色进入合拍状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藏所述至少两个非用户角色中部分非用户角色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非用户角色的显示模式调整为智能筛选模式;在所述智能筛选模式下,针对所述合拍条件,对各所述非用户角色进行检测,以确定所述至少两个非用户角色中不满足合拍条件的非用户角色。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未隐藏的非用户角色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响应于针对所述未隐藏的非用户角色中目标非用户角色的选择操作,控制所述目标非用户角色处于选中状态;所述控制所述至少两个非用户角色中未隐藏的非用户角色进入合拍状态,包括:控制未隐藏的非用户角色中处于选中状态的所述目标非用户角色进入合拍状态。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非用户角色进入合拍状态,包括:确定以所述目标虚拟对象为圆心、以所述虚拟相机的可摄距离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并将所述圆形区域确定为所述虚拟相机的可摄范围;当所述可摄范围中存在非用户角色时,控制处于所述可摄范围内的非用户角色进入合拍状态。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针对所述目标虚拟对象的移动操作,控制所述目标虚拟对象进行移动;伴随着所述目标虚拟对象的移动,控制所述虚拟相机同步移动;在所述虚拟相机移动的过程中,更新所述虚拟相机的可摄范围,并更新处于更新的所
述可摄范围内的非用户角色,以控制处于更新的所述可摄范围内的非用户角色进入合拍状态。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非用户角色进入合拍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非用户角色朝向处于第一位置的所述虚拟相机时,响应于针对所述虚拟相机的移动操作,控制所述虚拟相机在水平方向上、沿所述可摄范围的边缘移动至第二位置;确定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虚拟相机与所述非用户角色的连线,与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虚拟相机与所述非用户角色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基于所述夹角,调整所述非用户角色的目标部位,以使调整后的所述非用户角色朝向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虚拟相机。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夹角,调整所述非用户角色的目标部位,包括:当所述夹角低于第一夹角阈值时,控制所述非用户角色的头部水平旋转、且旋转的角度为所述夹角;当所述夹角不低于所述第一夹角阈值、且低于第二夹角阈值时,控制所述非用户角色的腰部水平旋转、且旋转的角度为所述夹角与所述第一夹角阈值之差;当所述夹角不低于所述第二夹角阈值时,控制所述非用户角色的脚部水平旋转、且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奕
申请(专利权)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