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规模化双孢菇生产的覆土基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双孢菇栽培
,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规模化双孢菇生产的覆土基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双孢菇(Agaricus bisporus)是世界栽培范围最广泛食用菌之一。双孢菇覆土直接影响双孢菇产量、质量和生长周期,不同覆土基料对双孢菇菌丝生长及籽实体形成有极显著影响,目前较好覆土基料为自然界泥炭土。覆土处理是双孢菇出菇的必须过程,不覆土几乎不出菇。覆土可提供双孢菇菌丝和特定共生菌生长的环境形成子实体,双孢菇生长过程中会产生抑制自身生长物质,覆土可解除抑制作用。
[0003]美国Stoller等认为覆土可降低双孢菇抑制自身生长物质浓度至不能抑制双孢菇出菇,我国学者研究发现该抑制物质可能为乙烯;Park和Hayes等研究表明,刺激和促进双孢菇出菇的细菌主要是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该菌可以利用双孢菇菌丝产生的气体代谢产物进行生长繁殖。
[0004]虽然目前对覆土基料研究较多,但对覆土基料与双孢菇互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规模化双孢菇生产的覆土基料,其特征在于,该覆土基料的孔隙度为8%~10%,持水率为75%
‑
85%,EC值为600
±
100μs/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规模化双孢菇生产的覆土基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步骤制备:步骤一:按照碳氮比为15:1
‑
1.5添加粪肥和玉米秸秆后接种发酵菌剂,搅拌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步骤二:将预混料置于有氧环境下覆膜发酵得到堆沤发酵料;步骤三:向堆沤发酵料中加入粘壤土、高岭土与沸石混合均匀得到复合土料一,将复合土料一粉碎过4
‑
25目筛;步骤四:向复合土料一中加入聚丙烯酰胺、玉米淀粉与豆浆,混合均匀得到复合土料二;步骤五:向复合土料二中加入恶臭假单孢菌、光合细菌、乳酸菌与酵母菌,混合均匀后加水至混合物具有最大持水率,然后向其中加入三十烷醇与碳酸钙;步骤六:盖薄膜发酵至充分腐熟后晾干至常温,加入石灰粉调节pH至7.0
‑
8.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规模化双孢菇生产的覆土基料,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粪肥为猪粪和牛粪按照重量比1:3混合后,加水调节含水量为65%
‑
80%;玉米秸秆切割成2
‑
3厘米的颗粒;所述发酵菌剂为4%的EM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规模化双孢菇生产的覆土基料,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预混料置于有氧环境下覆膜发酵7
‑
9天,期间温度高于65℃时进行翻堆。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规模化双孢菇生产的覆土基料,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复合土料一中堆沤发酵料、粘壤土、高岭土、沸石的重量比为10:10:1
‑
3:0.5
‑
1.5。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晓明,刘雪,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