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广晔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电气用埋地消防管道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3289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管道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电气用埋地消防管道处理设备,包括涂抹模块与支撑模块,所述支撑模块设置有管体,且支撑模块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涂抹模块移动的若干驱动模块,所述涂抹模块包括滑动盒,所述滑动盒底面滑动卡接与相邻驱动模块接触的支撑板,所述滑动盒侧面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涂布杆侧面固定套接有海绵套,驱动模块可以通过涂抹模块带动喷漆轮移动,且通过喷漆轮向管体喷出涂料,然后可以将涂料杆移动到喷涂区域,这时可以通过支撑模块使管体转动,这样可以使海绵套在管体上滚动,从而将涂料均匀涂抹,有利于涂层的均匀程度,便于管道表面的防锈处理的进行。道表面的防锈处理的进行。道表面的防锈处理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电气用埋地消防管道处理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电气用埋地消防管道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消防管道用于连接消防设备、器材,输送消防灭火用水或气体等管道材料,而在建设公共消防系统时,有时需要将消防管道埋地铺设,因此在消防管道使用时,通常需要对其表面进行喷涂防锈涂层的防锈处理,现有的埋地消防管道处理设备在使用时,通常直接向管道表面喷涂,而在喷涂涂层时,管道表面涂层容易喷涂不均匀,不利于管道表面的防锈处理,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电气用埋地消防管道处理设备,通过涂布杆侧面固定套接有海绵套,驱动模块可以通过涂抹模块带动喷漆轮移动,且通过喷漆轮向管体喷出涂料,然后可以将涂料杆移动到喷涂区域,这时可以通过支撑模块使管体转动,这样可以使海绵套在管体上滚动,从而将涂料均匀涂抹,有利于涂层的均匀程度,便于管道表面的防锈处理的进行。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建筑电气用埋地消防管道处理设备,包括涂抹模块与支撑模块,所述支撑模块设置有管体,且支撑模块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涂抹模块移动的若干驱动模块,所述涂抹模块包括滑动盒,所述滑动盒底面滑动卡接与相邻驱动模块接触的支撑板,所述滑动盒侧面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漆轮,所述滑动盒内顶面与内底面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杆,两个所述滑动杆相背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侧杆,两个所述侧杆相对面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内侧面转动连接有涂布杆,所述涂布杆侧面固定套接有海绵套,驱动模块可以通过涂抹模块带动喷漆轮移动,可以启动喷漆轮,使涂料从喷漆轮内侧壁喷出,从而使涂料涂在管体上,在喷涂结束后,可以将涂料杆移动到喷漆轮喷涂好的区域,这时可以通过支撑模块使管体转动,这样可以使海绵套在管体上滚动,从而将涂料涂抹均匀,有利于涂层的均匀程度,便于管道表面的防锈处理的进行。
[0005]进一步在于:所述滑动盒内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侧面固定套接有齿轮,两个所述滑动杆相对内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与齿轮啮合传动的齿条,两个所述侧杆相对面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滑动盒固定连接的弹簧,一个齿条可以通过齿轮带动另一个齿条移动,且两个齿条的移动方向相反,这样可以使两个海绵筒保持同步移动,而在弹簧的作用下,可以使海绵套贴靠在管体上,有利于保持海绵套与管体的贴靠松紧度不变,从而有利于提高海绵筒涂布涂料的均匀程度,且可以使涂抹模块适应管径较小的管体。
[0006]进一步在于:所述支撑板底面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壳体,若干所述驱动模块的壳体首尾接触,所述壳体顶部两个内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位于支撑板同
一侧的若干驱动模块的限位杆首尾接触,所述支撑板底部侧面与相邻限位杆内侧面滑动连接,通过限位杆可以限制支撑板的移动方向,且圆杆底端穿过两个限位杆延伸至壳体内部,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驱动杆,若干所述驱动模块的驱动杆首尾接触,且位于两端的驱动杆侧面均与相邻壳体内侧面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型块,且驱动杆另一端开设有矩型槽,所述矩型槽内侧面与相邻驱动模块的矩型块侧面滑动插接,所述驱动杆侧面两侧均开设有螺旋槽,所述驱动杆侧面中心位置处开设有与两个螺旋槽相对一端穿透的环型槽,且圆杆底端与环型槽内侧面接触,位于一端的驱动模块的壳体侧面固定连接有矩型板,所述矩型板顶面固定连接有与壳体接触的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与壳体内侧面转动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侧面与驱动杆侧面接触,且传动轴侧面固定连接有与矩型槽滑动插接的矩型杆,电机可以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可以通过矩型杆与矩型槽带动驱动杆转动,驱动杆可以通过矩型块与矩型槽带动相邻驱动杆转动,从而使若干驱动模块的驱动杆保持同步转动,驱动杆转动时,在驱动杆上的一个螺旋槽的作用下,可以使圆杆沿限位杆移动,圆杆可以通过支撑板带动滑动盒移动,滑动盒可以通过固定板带动喷漆轮沿管体移动,从而使喷漆轮对管体外侧壁依次喷涂,在驱动杆移动到环型槽内时,驱动杆继续转动,圆杆将停留在环型槽,从而使涂抹模块停止移动,驱动杆继续转动,可以使圆杆移动到驱动杆另一个螺旋槽内,这时在另一个螺旋槽的作用下,可以使圆杆继续移动,从而使圆杆进行间歇直线运动。
[0007]进一步在于:所述滑动杆侧面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底面固定连接有与壳体顶面接触的圆块,所述壳体顶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型板,两个所述弧型板相背侧面均与相邻圆块侧面接触,位于管体同一侧的若干所述驱动模块的弧型板首尾接触,在圆杆移动到环型槽内时,圆块可以移动到弧型板的拐角处,这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可以使侧杆带动限位座向管体移动,从而使海绵套与管体外侧壁贴靠,这时海绵套可以在管体外侧壁上滚动,从而将涂料涂抹均匀,圆杆移动时,可以使圆块移动出弧型板的拐角,这时在弧型板的作用下,可以使两个圆块相背移动,带动侧杆与限位座移动,使海绵套与管体脱离,这样在涂抹模块停止移动时,海绵套可以与管体接触,而在涂抹模块移动时,海绵套将会与管体脱离,这样避免海绵套在管体上横向移动,改变管体上的涂料分布,使涂料不均匀的情况,且操作简单,便于使用。
[0008]进一步在于:所述滑动杆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侧面转动连接有与连接块旋合连接的丝杆一,丝杆一可以限制连接块的位置,这样在涂布管径较小的管体时,可以转动丝杆一,使连接块带动圆块移动,保证圆块位于弧型板的拐角处时,海绵套可以与管体接触,从而保证涂抹模块适应不同管径的管体,且可以通过丝杆一调节圆块的位置,从而调整圆块位于弧型板的拐角处时,海绵套与管体贴靠的松紧程度,从而根据需要改变海绵套对管体的挤压程度。
[0009]进一步在于:所述壳体内侧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侧面转动连接有与驱动杆侧面接触的支撑杆,通过支撑杆可以对驱动杆进行支撑,所述壳体两个侧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位于驱动杆同一端的两个连接座均旋合连接有螺丝一,所述螺丝一与相邻驱动模块的连接座旋合连接,通过螺丝一可以将相邻两个驱动模块的壳体连接,使用结束后,可以将螺丝一旋出,从而将相邻两个驱动模块的壳体分离,将驱动模块分开,便于处理设备的收纳,且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或减少驱动模块,从而适应不同
长度的管体的涂布。
[0010]进一步在于:所述支撑板两个侧面均旋合连接有滑动盒旋合连接的螺丝二,通过螺丝二可以将支撑板与滑动盒卡紧,将螺丝二旋出后,可以将滑动盒从支撑板上取下,从而将滑动盒等从驱动模块上取下,便于处理设备的收纳。
[0011]进一步在于:所述支撑模块包括两个顶杆,所述顶杆底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顶杆底面固定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内侧面底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套杆侧面与调节杆侧面均转动连接有与管体内壁接触的卡位杆,所述顶杆顶面转动连接有延伸至套杆内丝杆二,所述丝杆二侧面底部与调节杆内侧面旋合连接,一个调节杆背离卡位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动力盒,所述动力盒内侧面设置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输出端与卡位杆一端传动连接,将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电气用埋地消防管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涂抹模块(200)与支撑模块(300),所述支撑模块(300)设置有管体(400),且支撑模块(300)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涂抹模块(200)移动的若干驱动模块(100),所述涂抹模块(200)包括滑动盒(210),所述滑动盒(210)底面滑动卡接与相邻驱动模块(100)接触的支撑板(220),所述滑动盒(210)侧面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11),所述固定板(211)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漆轮(500),所述滑动盒(210)内顶面与内底面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杆(230),两个所述滑动杆(230)相背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侧杆(240),两个所述侧杆(240)相对面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座(250),所述限位座(250)内侧面转动连接有涂布杆,所述涂布杆侧面固定套接有海绵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电气用埋地消防管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盒(210)内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12),所述转动轴(212)侧面固定套接有齿轮(213),两个所述滑动杆(230)相对内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与齿轮(213)啮合传动的齿条(231),两个所述侧杆(240)相对面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滑动盒(210)固定连接的弹簧(2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电气用埋地消防管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20)底面固定连接有圆杆(221),所述驱动模块(100)包括壳体(110),若干所述驱动模块(100)的壳体(110)首尾接触,所述壳体(110)顶部两个内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40),位于支撑板(220)同一侧的若干驱动模块(100)的限位杆(140)首尾接触,所述支撑板(220)底部侧面与相邻限位杆(140)内侧面滑动连接,且圆杆(221)底端穿过两个限位杆(140)延伸至壳体(110)内部,所述壳体(110)内部设置有驱动杆(120),若干所述驱动模块(100)的驱动杆(120)首尾接触,且位于两端的驱动杆(120)侧面均与相邻壳体(110)内侧面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120)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型块(124),且驱动杆(120)另一端开设有矩型槽(123),所述矩型槽(123)内侧面与相邻驱动模块(100)的矩型块(124)侧面滑动插接,所述驱动杆(120)侧面两侧均开设有螺旋槽(121),所述驱动杆(120)侧面中心位置处开设有与两个螺旋槽(121)相对一端穿透的环型槽(122),且圆杆(221)底端与环型槽(122)内侧面接触,位于一端的驱动模块(100)的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广晔李林茂金俊冉刘伟田建红王颖
申请(专利权)人:秦广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