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污染土新型原位热蒸驱替修复试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3282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污染土新型原位热蒸驱替修复试验系统,涉及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包括热脱附装置、高压空气注入装置、导热油注入装置、热水注入装置和排放物收集装置;所述热脱附装置包括承载有机污染土的箱体和安装在所述箱体内部的热脱棒;所述热脱棒的上端伸出所述箱体;位于所述箱体外侧的热脱棒上设有导热油输入口、导热油输出口、热水输入口、热水输出口及高压空气输入口;位于所述箱体内部的热脱棒上设有气液喷射口;所述箱体的上部设有多个废气排放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蒸汽解吸带走有机污染土壤空隙中的VOCs,并通过排放物收集装置将废气吸收,进而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进而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进而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出口与所述热水注入装置的进口连通;所述高压空气输入口与所述高压空气注入装置 的出口连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下方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排水管路与废水收集装置 连接,所述排水管路上设有抽水泵。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油注入装置包括导热油槽,导热油输入管路和导热油回流管路;
[0011]所述导热油输入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导热油槽的出口连通,第二端与导热油输入口 连通;所述导热油输入管路沿其第一端至第二端的管体上依次设有调节阀I、导热油泵、 调节阀II、止回阀I、压力传感器I、调节阀III、止回阀II、输入压力显示堵塞超压的 报警器I、液动阀I和温度显示器I;
[0012]所述导热油回流管路的第一端与导热油输出口连通,第二端与所述导热油槽的进口 连通,所述导热油回流管路沿其第一端至第二端的管体上依次设有温度显示器II、液动 阀II、回流压力显示泄漏失压的警报器II和流量显示器I及止回阀III;
[0013]所述导热油槽上设有温度显示控制装置I及液位保护控制装置I。
[0014]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油输入管路上压力传感器I和调节阀III之间的管体上设有与 所述导热油槽进口连通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上设有调节阀IV,所述 第二支管上设有安全阀I;
[0015]所述导热油输入管路与所述导热油回流管路之间还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 管上设有液动阀III;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导热油输入管路连通且设置在超 压的报警器I、液动阀I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导热油回流管路连通且 设置在回流压力显示泄漏失压的警报器II与液动阀II之间。
[0016]进一步的,所述热水注入装置包括热水槽、热水输入管路和热水回流管路;
[0017]所述热水输入管路的第一端与热水槽的出口连接,第二端与热水输入口连接;所述 热水输入管路沿其第一端至第二端的管体上依次设有调节阀

、导热油泵、调节阀

、 止回阀Ⅳ、压力传感器Ⅱ、调节阀

、止回阀

、流量显示器Ⅱ、输入压力显示堵塞超 压的报警器Ⅲ、液动阀Ⅲ、温度显示器Ⅱ;
[0018]所述热水回流管路的第一端与热水输出口连通,第二端与所述热水槽的进口连通, 所述热水回流管路沿其第一端至第二端的管体上依次设有温度显示器Ⅲ、液动阀Ⅳ、流 量显示器Ⅲ及止回阀


[0019]所述热水槽上设有温度显示控制装置Ⅱ、液位保护控制装置Ⅱ及供水管路,所述供 水管路上设有液动阀

,所述液位保护控制装置Ⅱ与液动阀

联合形成自动液位补水控 制装置。
[0020]进一步的,所述热水输入管路上压力传感器Ⅱ和调节阀

之间的管体上设有与所 述导热油槽进口连通的第三支管和第四支管,所述第三支管上设有调节阀

,所述第四 支管上设有安全阀Ⅱ;
[0021]所述热水输入管路与所述热水回流管路之间还设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上 设有液动阀

;所述第三连接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热水输入管路连通且设置在输入压力显 示堵塞超压的报警器Ⅲ和液动阀Ⅲ之间;所述第三连接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热水回流管路 连通且设置在液动阀Ⅳ和流量显示器Ⅲ之间。
[0022]进一步的,所述高压空气注入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和高压空气输出管路;所述高压 空气输出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口连接,第二端与所述高压空气输入口连 接;
[0023]所述高压空气输出管路沿其第一端至第二端的管体上依次设有减压流量调节阀、流 量显示器II、压力指示器及液动阀


[0024]进一步的,所述排放物收集装置包括活性炭吸附箱,所述活性炭吸附箱与所述废气 排放口通过排放管路连通,所述排放管路上真空泵,所述废气排放口与所述真空泵之间 的管路上依次设有止回阀

、调节阀

、压力传感器Ⅲ。
[0025]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吸附箱内设有紫外线降解装置。
[0026]有益效果:
[0027]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热脱附装置、高压空气注入装置、导热油注入装置、热水注入 装置,通过导热油注入装置将热水及空气进一步升温形成蒸汽,在高压空气及热脱棒的 气液喷射口增压的带动下原位喷射蒸汽到热脱附装置中有机污染土中,使蒸汽与有机污 染土土壤接触,蒸汽解吸带走有机污染土壤空隙中的有机物污染物,并通过排放物收集 装置将废气吸收,进而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0028]2)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装置进行小规模有机污染土修复,为实际土壤修复工程提供 数据参数,减少有机污染土修复成本。
[0029]3)第二连接管及第二连接管上液动阀的设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设计,可以 控制一部分导热油回流管路中的导热油进入的导热油输入管路中,进而减少导热油槽的 热消耗,降低热脱附成本。
[0030]4)第三连接管、第三连接管上液动阀的设计,第三支管和第四支管的设计,可以 控制一部分热水回流管路中的热水进入的热水输入管路中,进而减少热水槽加热所需的 热量消耗,降低热脱附成本。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导热油注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热水注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液动阀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5为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6为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7为安全阀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中标号:箱体

1;热脱棒

2;导热油注入装置

3;导热油槽

301;导热油输入管 路

302;导热油回流管路

303;第二连接管

304;第一支管

305;第二支管

306;热水 注入装置

4;热水槽

401;热水输入管路

402;热水回流管路

403;第三连接管

404; 第三支管

405;第四支管406;废水收集装置

5;空气压缩机

6;减压流量调节阀

601; 活性炭吸附箱

7。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通过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实 施例。
[0040]如图1所示,一种有机污染土新型原位热蒸驱替修复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脱附装置、高压空气注入装置、导热油注入装置3、热水注入装置4和排放物收集装 置。
[0041]所述热脱附装置包括承载有机污染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污染土新型原位热蒸驱替修复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脱附装置、高压空气注入装置、导热油注入装置(3)、热水注入装置(4)和排放物收集装置;所述热脱附装置包括承载有机污染土的箱体(1)和安装在所述箱体内部的热脱棒(2);所述热脱棒(2)的上端伸出所述箱体(1);位于所述箱体(1)外侧的热脱棒(2)上设有导热油输入口、导热油输出口、热水输入口、热水输出口及高压空气输入口;位于所述箱体(1)内部的热脱棒(2)上设有气液喷射口(201);所述热脱棒(2)内部设有连通导热油输入口和导热油输出口的导热油管路,连通热水输入口和热水输出口的热水管路,连通高压空气输入口与气液喷射口(201)的高压空气管路,所述高压空气管路与所述热水管路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箱体的上部设有多个废气排放口,所述废气排放口与所述排放物收集装置连通;所述导热油输入口与所述导热油注入装置的出口连通;所述导热油输出口与所述导热油注入装置的进口连通;所述热水输入口与所述热水注入装置的出口连通,所述热水输出口与所述热水注入装置的进口连通;所述高压空气输入口与所述高压空气注入装置的出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污染土新型原位热蒸驱替修复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下方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排水管路与废水收集装置(5)连接,所述排水管路上设有抽水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污染土新型原位热蒸驱替修复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注入装置(3)包括导热油槽(301),导热油输入管路(302)和导热油回流管路(303);所述导热油输入管路(302)的第一端与所述导热油槽的出口连通,第二端与导热油输入口连通;所述导热油输入管路(302)沿其第一端至第二端的管体上依次设有调节阀I、导热油泵、调节阀II、止回阀I、压力传感器I、调节阀III、止回阀II、输入压力显示堵塞超压的报警器I、液动阀I和温度显示器I;所述导热油回流管路(303)的第一端与导热油输出口连通,第二端与所述导热油槽的进口连通,所述导热油回流管路沿其第一端至第二端的管体上依次设有温度显示器II、液动阀II、回流压力显示泄漏失压的警报器II和流量显示器I及止回阀III;所述导热油槽(301)上设有温度显示控制装置I及液位保护控制装置I。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机污染土新型原位热蒸驱替修复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输入管路上压力传感器I和调节阀III之间的管体上设有与所述导热油槽进口连通的第一支管(305)和第二支管(306),所述第一支管(305)上设有调节阀IV,所述第二支管(306)上设有安全阀I;所述导热油输入管路(302)与所述导热油回流管路(303)之间还设有第二连接管(304),所述第二连接管(304)上设有液动阀III;所述第二连接管(304)的第一端与所述导热油输入管路连通且设置在超压的报警器I、液动阀I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管(304)的第二端与所述导热油回流管路连通且设置在回流压力显示泄漏失压的警报器II与液动阀II之间。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强李源魏明俐李江山陈新万勇刘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