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人造土的煤矸石无害化处理装置与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06027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人工造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人造土的煤矸石无害化处理装置与方法;其中内桶套置并外桶内形成夹层,内桶外壁设有从万向轮;内筒套置在外筒内形成夹层,夹层内设有螺旋镂空坡道,每一层螺旋镂空坡道底部均设有出料口;内筒套置在内桶外,外筒套置在外桶内,使得万向轮与筒体的内筒接触;筒体的内筒外壁上设有超声设备,筒体的内筒上方固定有传动齿轮条,电机固定在罐体内,且其驱动轴与传动齿轮条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大量煤矸石颗粒与淋洗液均匀、充分接触,并实现淋洗液对煤矸石颗粒的强力冲洗,然后借助一定浓度淋洗液和超声的强化作用,实现对大规模煤矸石固废的低成本、高效处理,进而使煤矸石可进一步用于人工造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人工造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人造土的煤矸石无害化处理装置与方法


技术介绍

1、煤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和能源之一,为社会的发展和运行提供了强大动力。但在煤的开采、洗选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煤矸石的产生。煤矸石长期堆放,占用大量土地,且存在自燃风险;另外与雨水的长期作用,会使煤矸石中的重金属元素转移至周围土壤和地下水中,对整个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危害。

2、目前对煤矸石的综合利用主要包括发电、生产建筑材料、制取化工产品、井下充填和土地复垦等。其中,前几种途径对煤矸石的消耗有限,而土地复垦作为煤矸石无害化处理的手段之一,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固废就地消纳的原则。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污染组分的长期释放问题,这就要求在复垦之前对不符合标准的煤矸石进行初步处理,使煤矸石在土壤化前符合土壤的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3、在污染修复处理领域,淋洗是一种有效的污染土壤治理技术,主要分为原位淋洗和异位淋洗。其中原位淋洗多适用于大规模土壤修复处理,但是其修复周期较长;另外,目前有将电动修复技术同原位淋洗相结合的案例,以加速修复过程,但又带来了能耗高的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人造土的煤矸石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罐(1)、淋洗系统(2)、驱动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造土的煤矸石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镂空坡道(21)包括多个台阶(211)、活动挡板(212),其中多个台阶(211)呈螺旋状依次连接在一起,每个台阶(211)是由镂空斜面板(213)和平面板(214)固定在一起形成,台阶(211)的两侧分别固定在筒体的外筒(23)内壁和内筒(24)的外壁上;所述每个台阶(211)的平面板(214)底部均设有活动挡板(212),活动挡板(212)顶部活动连接在对应平面板(214)底部一侧,并倾斜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人造土的煤矸石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罐(1)、淋洗系统(2)、驱动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造土的煤矸石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镂空坡道(21)包括多个台阶(211)、活动挡板(212),其中多个台阶(211)呈螺旋状依次连接在一起,每个台阶(211)是由镂空斜面板(213)和平面板(214)固定在一起形成,台阶(211)的两侧分别固定在筒体的外筒(23)内壁和内筒(24)的外壁上;所述每个台阶(211)的平面板(214)底部均设有活动挡板(212),活动挡板(212)顶部活动连接在对应平面板(214)底部一侧,并倾斜设置在对应的两层螺旋镂空坡道(21)之间,使其底部与位于下层的螺旋镂空坡道(21)上对应平面板(214)的顶部另一侧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人造土的煤矸石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依次错开设置的螺旋镂空坡道(21)为:所有螺旋镂空坡道(21)的位置均由其中某一个螺旋镂空坡道(21)绕筒体的中心轴依次旋转一定角度得到,所述每个螺旋镂空坡道(21)底部最后一阶台阶(2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冰杨横涛雷宏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