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硅树脂废水的自絮凝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3264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硅树脂废水的自絮凝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含如下步骤:精馏处理有机硅树脂废水,废水中的轻组分进入塔顶,重组分进入塔釜;中和塔釜废水,加入助剂,废水中的氢氧化铁形成絮状物,氢氧化铁絮凝有机硅树脂,搅拌、静置,分离上层清液与沉降物;上层清液还可通过活性炭吸附过滤,除去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得到处理后的废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额外加入絮凝剂的前提下,达到同时除去氢氧化铁和有机硅树脂的目的。有机硅树脂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硅树脂废水的自絮凝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硅树脂废水的自絮凝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硅树脂产品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电绝缘性、耐候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等特点,被广泛地用于国防军工、电气工业、轻工产品、橡胶塑料、食品卫生等行业,在材料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生产有机硅树脂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其中既包含原料引入的废水,也有水洗产品所带来的废水。有机硅树脂废水往往具有废水量大、组成复杂、酸性强、有机物浓度高、难以生化等特征。有机硅树脂产品每年大量产生的废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也成为阻碍有机硅树脂产能快速增长的一大难题。目前,尚未有针对性的专利对有机硅树脂废水的处理方法进行开发。而对于有机硅废水多采用多效蒸发、预处理后生化等方式进行处理,存在能耗高、效率低等缺点。
[0003]专利CN 110981074 A公开了一种有机硅废水的处理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有机硅废水通入气浮区,去除废水中的浮油,随后通入pH调节池,使废水pH值为3

4。调节后的废水通入芬顿氧化池,进行芬顿氧化反应;之后进行多效蒸发,蒸发冷凝液泵入生化系统,使用活性污泥法,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剩余污泥外运处理,生化上清液进行双氧水

臭氧耦合氧化,得到最终处理后的废水。该方法虽然实现了废水COD≤60mg/L,但工艺流程较为复杂,且能耗较高。
[0004]专利CN 101759329公开了一种生化组合工艺处理有机硅废水的方法。该方法先对废水进行预处理,中和至pH为1

2后进入微电解反应器,其出水进入二级中和池,进一步调节水量与pH值,之后进入生化处理设施,最终进入二沉池。废水的生化处理系统包括:一级兼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好氧池,池中添加微生物菌群以及相关载体,生化处理后的废水经沉淀以及过滤后达到排放标准。该专利所提及的工艺流程较为繁琐,处理效率不高。
[0005]相对于其他有机硅废水处理,有机硅树脂废水的处理还要考虑一些常规方法难以去除的金属元素和残留的微量的有机硅树脂等,因而难度更大,因此目前仍需要一种能耗低、工艺简单且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机硅树脂废水具有组成复杂、酸性强、有机物浓度高、难以生化等特征,目前,尚未有针对性的专利对有机硅树脂废水的处理方法进行开发,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耗低、工艺简单且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大幅降低有机硅树脂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并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得到外观无色透明且TOC<15ppm的废水。
[0007]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有机硅树脂废水的自絮凝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0009]S1:精馏处理有机硅树脂废水,废水中的轻组分进入塔顶,重组分进入塔釜;
[0010]S2:中和塔釜废水,加入助剂,废水中的铁化合物形成絮状物絮凝有机硅树脂,搅拌、静置,分离上层清液与沉降物;
[0011]任选地,S3:上层清液通过活性炭吸附过滤,除去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得到处理后的废水。
[0012]本专利技术中,S1所述的有机硅树脂废水中,无机酸含量1

10%,醇含量1

20%,硅烷含量0.01

5%,Fe元素含量1

150ppm,以废水总质量计。其中,Fe元素主要以氯化铁的形式存在于废水中,其主要是由制备有机硅树脂的原料水玻璃带来,所述氯化铁经中和会转化为氢氧化铁为主的铁化合物。
[0013]本专利技术中,S1所述的精馏处理为间歇精馏或连续精馏;优选地,所述精馏使用的精馏塔填料为非金属材质填料。
[0014]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有机硅树脂废水连续泵入精馏塔内,在塔内实现轻组分有机物和废水的分离,醇类及硅烷类轻组分进入塔顶,可以回收利用,其余重组分进入塔釜。泵入精馏塔的废水中含有无机酸,所述的精馏塔填料应选用非金属材质填料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玻璃弹簧填料。
[0015]本专利技术中,S2所述中和采用无机碱,优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S2调节废水的pH值为6

9。
[0017]本专利技术中,S2所述助剂为聚丙二醇,优选分子量1000

2000的聚丙二醇;优选地,所述聚丙二醇的加入量为0.01

0.1%,以废水总质量计。
[0018]本专利技术中,S2所述铁化合物主要以氢氧化铁的形式存在;
[0019]本专利技术中,所述S2的温度为10℃

30℃。
[002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废水经中和,氯化铁转化为氢氧化铁,加入助剂聚丙二醇后会出现氢氧化铁胶体,成絮状分散于废水中,聚丙二醇中的羟基与氢氧化铁中的羟基通过氢键作用结合,高分子聚合物的引入大大增加了氢氧化铁絮体的结构强度以及粒径大小,促进了氢氧化铁对有机硅树脂产生絮凝效果。此外,助剂聚丙二醇也可以与有机硅树脂中末端残留的硅羟基结合,在氢氧化铁和大分子有机硅树脂之间起到了连接“桥梁”的作用,使氢氧化铁对有机硅树脂的絮凝效果和絮凝效率都得到提升。因此,本专利技术在不需要额外添加其他絮凝剂的条件下,就起到了很好的自絮凝作用,可以同时除去了废水中氢氧化铁和有机硅树脂两种杂质。
[0021]本专利技术中,S3所述的活性炭吸附工艺为间歇吸附或连续吸附。
[002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S3中活性炭占废水的质量百分数≥0.1%。
[002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S3的温度为10℃

80℃。
[002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S3所述的活性炭吸附时间≥3min。
[0025]本专利技术中,S3所述处理后的废水中无悬浮物,外观无色透明,TOC<15ppm。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7]在助剂的作用下通过自絮凝的方式同时除去了氢氧化铁和有机硅树脂,无需额外添加其他絮凝剂,更加经济简便。与直接过滤的工艺相比,避免了胶体过滤中频繁出现的堵塞、穿滤以及滤芯更换问题,保证了有机硅树脂废水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有机硅树脂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废水处理方法。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30]实施例中,所用的主要原料信息如下:
[0031]原料名称厂家纯度牌号氢氧化钠科密欧ARKMO025氢氧化钾科密欧ARKM20067氢氧化钙科密欧ARKM20074聚丙二醇1000/2000Aladdin97%P103210/P103208活性炭AladdinARC1122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硅树脂废水的自絮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如下步骤:S1:精馏处理有机硅树脂废水,废水中的轻组分进入塔顶,重组分进入塔釜;S2:中和塔釜废水,加入助剂,废水中的铁化合物形成絮状物絮凝有机硅树脂,搅拌、静置,分离上层清液与沉降物;任选地,S3:上层清液通过活性炭吸附过滤,除去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得到处理后的废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所述的有机硅树脂废水中,无机酸含量1

10%,醇含量1

20%,硅烷含量0.01

5%,Fe元素含量1

150ppm,以废水总质量计;和/或,S1所述的精馏处理为间歇精馏或连续精馏;优选地,所述精馏使用的精馏塔填料为非金属材质填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所述中和采用无机碱,优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钙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召辉王圣封玲珑刘志锋杨继朋俞涛杨慧雅王雷雷曹骏马伟宋远超
申请(专利权)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