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润湿性的改性聚烯烃多孔膜、制备方法、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13264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级润湿性的改性聚烯烃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聚烯烃多孔膜基体材料;将聚烯烃多孔膜基体材料进行活化处理,使聚烯烃多孔膜基体材料产生自由基或活性基团的,得到活化的聚烯烃多孔膜;用含有羧基、酰胺基、氰基、羟基或胺基的烯键式可聚合单体对活化的聚烯烃多孔膜的两面进行对称的化学接枝反应,得到接枝的聚烯烃多孔膜;使用与可聚合单体的种类相对应的后处理液,对接枝的聚烯烃多孔膜进行后处理,并清洗,烘干后,得到改性聚烯烃多孔膜。聚烯烃多孔膜。聚烯烃多孔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级润湿性的改性聚烯烃多孔膜、制备方法、应用


[0001]本申请属于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超级润湿性的改性聚烯烃多孔膜、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水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源,然而随着社会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环保标准的不断完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都需要经过处理达标之后才可直接排入河流中,以减缓和治理目前十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因此,废水回用和资源回收成为废水处理的新主题和趋势,也是环保工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近年来,膜分离技术是环境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之一,与其他传统技术相比,具有操作方便、分离效率高等优势。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该技术最关键的部分是分离膜材料。基于分离膜的选择透过性,膜分离技术利用混合溶液中物质粒径大小的不同,在以外界条件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的情况下完成混合物分离、提纯以及浓缩。膜分离技术具有常温运行、无相态变化、化学变化、选择性好、适应性强和能耗低等特点。当前在水处理中应用较为普遍的膜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电渗析等。其中仅以压力为驱动力的膜分离技术为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级润湿性的改性聚烯烃多孔膜制备方法,包括:聚烯烃多孔膜基体材料;将所述聚烯烃多孔膜基体材料进行活化处理,使所述聚烯烃多孔膜基体材料产生自由基或活性基团,得到活化的聚烯烃多孔膜;用含有羧基、酰胺基、氰基、羟基或胺基的烯键式可聚合单体对所述活化的聚烯烃多孔膜的两面进行对称的化学接枝反应,得到接枝的聚烯烃多孔膜;使用与可聚合单体的种类相对应的后处理液,对所述接枝的聚烯烃多孔膜进行后处理,并清洗,烘干后,得到改性聚烯烃多孔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聚烯烃多孔膜基体材料具有对称结构的以下任意一种:聚乙烯微孔膜、聚丙烯微孔膜、聚乙烯纳米纤维膜、聚丙烯纳米纤维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聚烯烃多孔膜基体材料具有对称结构包括:对所述聚烯烃多孔膜基体材料的膜两面进行活化,接枝改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活化处理方式包括在常温下进行以下任意一种:辐照、电晕、等离子体处理;其中,所述辐照的强度为1~100KGy,所述辐照源包括电子束、钴源;所述电晕功率包括0.1~5000W,所述电晕时间包括0.01~10min;所述等离子体处理所用气体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氮气、氩气、空气、含氧气体;所述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包括:0.1~100s。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可聚合单体包括以下任意一种单体: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腈、丙烯酸羟乙酯、多巴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化学接枝反应包括:将所述活化的聚烯烃多孔膜,放置于化学接枝反应溶液中,在第一温度下,反应第一预设时长,得到接枝的聚烯烃多孔膜;在所述化学接枝反应开始前进行除氧操作,并且所述化学接枝反应溶液中所述可聚合单体的质量浓度包括:1~30wt%;所述化学接枝反应溶液的溶剂为去离子水;所述第一温度包括:30~90℃;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包括:1~100min;所述接枝的聚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良彬温沙陈鑫赵浩远陈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