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蛆口的乳腺肿瘤微创手术切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3167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49
仿生蛆口的乳腺肿瘤微创手术切割器,属于影像外科手术技术领域,是利用蝇蛆善于钻营的特性以及仿生蝇蛆钩爪状取食口的结构特点,制作一种微创手术切割器,由切割齿(2)、切割齿囊(3)、张口器(5)、闭口器(6)、伸缩动力杆(8)、抽吸囊(9)、咽底囊(10)、咽孔(11)、固定基座(12)、电源线插头(14)、电源线(1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割齿(2)是在张口器(5)和闭口器(6)作用下能够张开或闭合的切齿状结构,有上齿和下齿两个,每个切割齿(2)的基部均位于活动基座(18)所围成的凹槽中。该手术切割器非常微小和高效,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能够迅速彻底地将乳腺肿瘤组织块清除出去。速彻底地将乳腺肿瘤组织块清除出去。速彻底地将乳腺肿瘤组织块清除出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仿生蛆口的乳腺肿瘤微创手术切割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仿生蛆口的乳腺肿瘤微创手术切割器,属于影像外科手术


技术介绍

[0002]微创手术是指利用腹腔镜、胸腔镜等现代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进行的手术。微创外科的出现及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是最近十几年的事。1987年法国医生Mouret偶然完成第一例LC并没有想到它标志着新的医学里程碑的诞生。微创概念的形成是因为整个医学模式的进步,是在

整体

治疗观带动下产生的。微创手术更注重病人的心理、社会、生理(疼痛)、精神风貌、生活质量的改善与康复,最大程度体贴病人,减轻病人的痛苦。微创手术无须开刀,只需在病人身上开1

3个0.5

1厘米个小孔,病人不留疤痕、无疼痛感、只需3

5天便可完成检查、治疗、康复全过程。降低了传统手术对人体的伤害,极大地减少了疾病给患者给来的不便和痛苦。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越性。微创手术有五大优点:

创口小:腹部微小切口,0.5c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仿生蛆口的乳腺肿瘤微创手术切割器,由切割齿(2)、切割齿囊(3)、张口器(5)、闭口器(6)、伸缩动力杆(8)、抽吸囊(9)、咽底囊(10)、咽孔(11)、固定基座(12)、电源线插头(14)、电源线(1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割齿(2)是在张口器(5)和闭口器(6)作用下能够张开或闭合的切齿状结构,有上齿和下齿两个,每个切割齿(2)的基部均位于活动基座(18)所围成的凹槽中;切割齿(2)为锰钢质,由臼齿盘(19)、外齿(22)、内齿(23)、张口器固板(24)、臼齿盘凸(25)、闭口器固板(31)组成;臼齿盘(19)是切割齿(2)基部位于活动基座(18)所围成的凹槽中的部分,臼齿盘(19)在凹槽底部的部分呈半水滴状膨大,半水滴状膨大最大直径为0.2

0.3毫米;臼齿盘凸(25)是半水滴状膨大前端外侧有一个圆锥状凸起,圆锥顶端较钝;张口器固板(24)位于臼齿盘凸(25)前面的臼齿盘(19)外侧,与臼齿盘(19)连接成一个整体,张口器固板(24)与臼齿盘(19)连接的基部处最厚,外侧缘游离,从基部处到外侧缘逐渐变薄,张口器固板(24)中央与张口器(5)的伸缩杆顶端连接轴相对应处有一个圆孔;闭口器固板(31)位于臼齿盘凸(25)后面的臼齿盘(19)外侧,与臼齿盘(19)连接成一个整体,闭口器固板(31)与臼齿盘(19)连接的基部处最厚,外侧缘游离,从基部处到外侧缘逐渐变薄,闭口器固板(31)中央与闭口器(6)的伸缩杆顶端连接轴相对应处有一个圆孔;切割齿(2)伸出活动基座口(4)后形成前后两个齿形结构,前面的齿形结构称为外齿(22),外齿(22)的游离端呈锋利的刀刃状,后面的齿形结构称为内齿(23),内齿(23)的游离端也呈锋利的刀刃状,上下两个切割齿(2)的外齿(22)和内齿(23)相互契合,不是相对,上齿稍靠前,下齿稍靠后;活动基座(18)位于切割齿囊(3)底部上下两侧,共2个,所围成的空腔用于容纳臼齿盘(19)、张口器(5)和闭口器(6),活动基座(18)前面为切割齿囊围腔(30),切割齿囊围腔(30)通过活动基座口(4)与活动基座(18)所围成的空腔相通连,活动基座(18)后端表面中央与伸缩杆(26)前端连接在一起;活动基座口(4)是活动基座(18)前端的开口,呈椭圆形,椭圆形活动基座口(4)的左右直径为短直径,短直径是切割齿(2)在此处横截面圆直径的1.2

1.5倍,椭圆形活动基座口(4)的上下直径为长直径,长直径是切割齿(2)在此处横截面圆直径的2

3倍;活动基座口(4)的口缘通过具有弹性的硅胶薄膜与切割齿(2)连接在一起;由于2个活动基座(18)上下设置,所以两个活动基座口(4)也是上下排列,上下排列的两个活动基座口(4)之间为咽口(20),咽口(20)是切割齿囊腔(21)和咽腔(17)交界;抽吸囊(9)是活动基座(18)和固定基座(12)之间的部分,四周为硅胶质具弹性的薄膜,薄膜在自然状态下的厚度为0.1

0.3毫米,抽吸囊(9)内由硅胶质薄膜围成的空间为抽吸囊腔(7),抽吸囊腔(7)内设置咽腔(17)和位于咽腔(17)两侧的两个伸缩动力杆(8);咽腔(17)是咽口(20)到咽底囊(10)前端口之间的囊状空间,周围被咽腔壁包围,咽腔壁为硅胶质具弹性的薄膜,薄膜在自然状态下的厚度为0.1

0.3毫米;咽底囊(10)是固定基座(12)中央的碗型凹槽,碗口朝前,碗底朝后;咽底囊(10)内表面为硅胶质的咽底囊壁(29),咽底囊壁(29)前端连接咽腔(17)壁底缘,在咽底囊(10)的碗底中央伸出,伸出的部分为咽孔(11);咽孔(11)呈圆筒状,圆筒的直径为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添羽戴航郝利国刘雅楠李靖宇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