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南工学院专利>正文

基于体感交互的智能手机防盗与追踪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3146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基于体感交互的智能手机防盗与追踪的方法,静置态防盗方法:S1、当手机处于静置状态或锁屏状态,进入静态防盗模式;S2、在检测到手机陀螺仪相关数据发生变化之后,在接下来的20秒内,向手环以3秒为间隔发送距离确认信息;S3、手环接收到来自手机的距离确认信息之后,并立即返回距离测量信息;S4、通过蓝牙的iRss值,在手机端进行距离测量;S5、将测量后获得的距离数值传送到预警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基于体感交互的智能手机防盗与追踪的方法,可以降低被盗手机使用者的戒心,对被盗手机进行有效的防盗追踪。有效的防盗追踪。有效的防盗追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体感交互的智能手机防盗与追踪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盗追踪
,具体公开一种使用体感交互设备以蓝牙通信方式来进行智能手机防盗追踪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国际上,McAfee发布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安全防护软件WaveSecure,用户可以远程锁定手机、通过SIM卡跟踪手机的位置、远程进行手机的数据备份、远程删除手机上的数据及还原数据备份到新手机上等。在中国的市面上,一些安全软件公司也开发了类似的安全软件,如360安全卫士、QQ手机管家等,这些软件同样提供了手机的安全防护功能,同时也获得了用户们的好评。
[0003]体感交互作为新式的、富于行为能力的交互方式正在转变人们对传统产品设计的认识,探究新型的行为方式。体感交互是一种直接利用躯体动作、声音、眼球转动等方式与周边的装置或环境进行互动的交互方式。
[0004]移动芯片强大的性能与集成性让智能手机获得了更强的运算能力,但说到提升用户交互体验,依靠地是手机里集成搭载的那些传感器,如: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和重力传感器。而现在市场上的智能手机的绝大多数机型都支持三个传感器服务。
[0005]在体感交互中最重要的是获取运动体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移、旋转姿态和行为特点,要表示出这三个部分,需要使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和重力传感器的数据。
[0006]三轴陀螺仪(Gyro

sensor):它的原理根据旋转的陀螺而来,在高速旋转时,其旋转轴在没有受到外力影响的情况下,指向是不会发生改变的。依据这个原理陀螺仪能返回x,y,z三轴的角加速度数据,三轴陀螺仪可以代替三个单轴的陀螺仪,同时测定6个方向的位置、移动轨迹和加速度。典型应用有拍照光学防抖、GPS的惯性导航、动作感应控制游戏。
[0007]重力传感器:实现原理是压电效应,即通过检测传感器内部一片和压电片做成一体的重物所受重力正交两个方向的分力大小,来判定水平方向。很多应用像是运动类APP的计步功能、智能手机屏幕的自适应旋转功能都是利用这个传感器来实现。
[0008]加速度传感器:又称加速度计,它的应用非常广泛,最常见的就属微信中摇一摇功能了。其原理同样来源于压电效应,当传感器和外界物体一起作加速运动时,质量块会因为惯性力的作用而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弹簧和阻尼器会影响其位移,通过输出电压就能测得外界的加速度大小。
[0009]现有技术中的无完善的基于体感交互的智能手机防盗与追踪的方法,因此需开发一种防盗与追踪的方法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基于体感交互的智能手机防盗与追踪的方法,可以降低被盗手机使用者的戒心,对被盗手机进行有效的防盗追踪。
[0011]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体感交互的智能手机防盗,它包
括以下步骤:静置态防盗方法:
[0012]S1、当手机处于静置状态或锁屏状态,进入静态防盗模式;
[0013]S2、在检测到手机陀螺仪相关数据发生变化之后,在接下来的20秒内,向手环以3秒为间隔发送距离确认信息;
[0014]S3、手环接收到来自手机的距离确认信息之后,并立即返回距离测量信息;
[0015]S4、通过蓝牙的iRss值,在手机端进行距离测量;
[0016]S5、将测量后获得的距离数值传送到预警方法。
[0017]进一步的,静置态防盗方法中的步骤5中的预警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S1、根据用户实际需要设置电子围栏阈值,该值在实际使用也可以根据用户自身的需求进行更改,对电子围栏阈值进行测试;
[0019]S2、静置手机于任意无电子干扰处,将手机与手环通过蓝牙链接方式连接;
[0020]S3、在电子围栏阈值范围内自由活动,检测蓝牙接收器,即手环,是否有接收到来自手机的误报信息。若没有则继续,否则返回到步骤S2中;
[0021]S4、在电子围栏阈值范围外自由活动,检测蓝牙接收器,即手环,是否有接收到来自手机的警报消息。若没有则继续,否则返回到步骤S2中;
[0022]S5、通过手环处理该警报信息,处理选项为确认或否定;通过确认警报消息,解除手机的警报状态,并指示本系统退出,直到下一次锁屏再重启系统;通过否定消息,开启手机的追踪模式,并可根据用户手环进行相关追踪操作。
[0023]基于体感交互的智能手机防盗,其特征在于,动态防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1)用户手持设备进行自然行走运动,往任意方向自由行进10米左右。根据此动作,在手机处于做了类摆臂运动的情况下,对手机的运动数据进行收集,以获得下列两个数组,数组T11(Δt1,Δt2,Δt3

)以及数组V11(ΔV1,ΔV2,ΔV3

),在获得这两组数组后,对相同数字下标的数据进行相应的计算处理,以得到数组A1x(a11,a22,a33

),A1y(a11,a22,a33

),A1z(a11,a22,a33

),其中分别代表前后方向的加速度,左右方向的加速度以及上下方向的加速度。
[0025](2)用户手持设备进行自然跑动运动,往任意方向自由跑动10米左右。根据此动作,在手机处于做了类摆臂运动的情况下,对手机的运动数据进行收集,以获得下列两个数组,数组T12(Δt1,Δt2,Δt3

)以及数组V12(ΔV1,ΔV2,ΔV3

),在获得这两组数组后,对相同数字下标的数据进行相应的计算处理,以得到数组B1x(a11,a22,a33

),B1y(a11,a22,a33

),B1z(a11,a22,a33

),其中分别代表前后方向的加速度,左右方向的加速度以及上下方向的加速度。
[0026](3)用户手持设备进行自然跳跃运动,在垂直方向自由跳动上下跳动。根据此动作,在手机处于做了类似的运动的情况下,对手机的运动数据进行收集,以获得下列两个数组,数组T13(Δt1,Δt2,Δt3

)以及数组V13(ΔV1,ΔV2,ΔV3

),在获得这两组数组后,对相同数字下标的数据进行相应的计算处理,以得到数组C1x(a11,a22,a33

),C1y(a11,a22,a33

),C1z(a11,a22,a33

),其中分别代表前后方向的加速度,左右方向的加速度以及上下方向的加速度。
[0027](4)重复以上(1)(2)(3)三个动作三次,以获得A1N,A2N,A3N,其中N的取值为1,2,3;对已获得的九组数组进行处理,在对每个数组分别取其平均值后,再对已获得的平均值,
以同步骤三个为一组的方式再去一次平均值,并在此之后,将获得的平均值设置为初始的运动态匹配数值,即加速度数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体感交互的智能手机防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静置态防盗方法:S1、当手机处于静置状态或锁屏状态,进入静态防盗模式;S2、在检测到手机陀螺仪相关数据发生变化之后,在接下来的20秒内,向手环以3秒为间隔发送距离确认信息;S3、手环接收到来自手机的距离确认信息之后,并立即返回距离测量信息;S4、通过蓝牙的iRss值,在手机端进行距离测量;S5、将测量后获得的距离数值传送到预警方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体感交互的智能手机防盗,其特征在于,静置态防盗方法中的步骤5中的预警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用户实际需要设置电子围栏阈值,该值在实际使用也可以根据用户自身的需求进行更改,对电子围栏阈值进行测试;S2、静置手机于任意无电子干扰处,将手机与手环通过蓝牙链接方式连接;S3、在电子围栏阈值范围内自由活动,检测蓝牙接收器,即手环,是否有接收到来自手机的误报信息。若没有则继续,否则返回到步骤S2中;S4、在电子围栏阈值范围外自由活动,检测蓝牙接收器,即手环,是否有接收到来自手机的警报消息。若没有则继续,否则返回到步骤S2中;S5、通过手环处理该警报信息,处理选项为确认或否定;通过确认警报消息,解除手机的警报状态,并指示本系统退出,直到下一次锁屏再重启系统;通过否定消息,开启手机的追踪模式,并可根据用户手环进行相关追踪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体感交互的智能手机防盗,其特征在于,动态防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户手持设备进行自然行走运动,往任意方向自由行进10米左右。根据此动作,在手机处于做了类摆臂运动的情况下,对手机的运动数据进行收集,以获得下列两个数组,数组T11(Δt1,Δt2,Δt3

)以及数组V11(ΔV1,ΔV2,ΔV3

),在获得这两组数组后,对相同数字下标的数据进行相应的计算处理,以得到数组A1x(a11,a22,a33

),A1y(a11,a22,a33

),A1z(a11,a22,a33

),其中分别代表前后方向的加速度,左右方向的加速度以及上下方向的加速度。(2)用户手持设备进行自然跑动运动,往任意方向自由跑动10米左右。根据此动作,在手机处于做了类摆臂运动的情况下,对手机的运动数据进行收集,以获得下列两个数组,数组T12(Δt1,Δt2,Δt3

)以及数组V12(ΔV1,ΔV2,ΔV3

),在获得这两组数组后,对相同数字下标的数据进行相应的计算处理,以得到数组B1x(a11,a22,a33

),B1y(a11,a22,a33

),B1z(a11,a22,a33

),其中分别代表前后方向的加速度,左右方向的加速度以及上下方向的加速度。(3)用户手持设备进行自然跳跃运动,在垂直方向自由跳动上下跳动。根据此动作,在手机处于做了类似的运动的情况下,对手机的运动数据进行收集,以获得下列两个数组,数组T13(Δt1,Δt2,Δt3

)以及数组V13(ΔV1,ΔV2,ΔV3

),在获得这两组数组后,对相同数字下标的数据进行相应的计算处理,以得到数组C1x(a11,a22,a33

),C1y(a11,a22,a33

),C1z(a11,a22,a33

),其中分别代表前后方向的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为民李新龙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