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C板端连接器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313125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48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信号连接领域,特别涉及Ty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Type

C板端连接器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信号连接
,特别涉及Type

C板端连接器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Type

C连接器因其具备正反对插和轻薄等特点而逐渐广泛应用在手机/平板/笔记本/手表/台式机/车载等各类电子设备,尤其是可以正反对插,解决了以往消费者常用USB插好几次才能对准插入的头疼问题。
[0003]Type

C板端连接器的板端信号输入端通常设计为24pin,信号输出端也是24pin,如图1所示,示出了一对常规结构的Type

C板端连接器的公母互配图,其中,板端为母座(图1中A),线端为公座(图1中B)。当使用移动硬盘或U盘时,通过cable数据线插入笔记本/台式机/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机器的Type

C母座连接器,此时公端子和母端子发生接触,实现导通后,并进行信号和电力传输,来实现传输数据、充电或放电。此时,在信号和电力传输过程中,TX+和TX

这两个高速信号端子由于规定了信号输入端的引脚间间距(pitch=0.5mm),故由于相邻的高速信号端子相距较近,二者之间会发生相互和剧烈的信号干扰,从而导致板端Type

C连接器本身的信号传输质量差、以及板端Type

C连接器向外辐射干扰信号来干扰其他电子元器件,严重时甚至导致其他电子元器件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ype

C板端连接器及电子设备,解决现有的Type

C板端连接器相邻的高速信号端子信号相互干扰,导致信号传输质量较差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Type

C板端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端子组,所述端子组包括两对并排设置的高速信号端子对、两个并排设置的电源端子、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接地端子以及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二接地端子;其中,每对所述高速信号端子对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高速信号端子,每个所述电源端子位于一对所述高速信号端子对靠近另一对所述高速信号端子对的一侧,每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位于每对所述高速信号端子对靠近所述电源端子的一侧与所述电源端子之间,每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位于一对所述高速信号端子对远离另一对所述高速信号端子对的一侧。
[0006]另外,上述Type

C板端连接器包括两个所述端子组,且两个所述端子组上下层设置。
[0007]另外,每个所述高速信号端子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一弯折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弯折部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弯折部设置的所述电源端子的方向弯曲;沿所述高速信号端子的长度方向,每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长度的二分之一,且每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长度。
[0008]另外,沿垂直于所述高速信号端子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连接部与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的所述电源端子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
的所述电源端子之间的距离。
[0009]另外,每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三连接部、第二弯折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二弯折部朝向靠近所述第二弯折部设置的所述高速信号端子的方向弯曲;沿垂直于所述高速信号端子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三连接部与靠近所述第三连接部设置的所述电源端子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四连接部与靠近所述第四连接部设置的所述电源端子之间的距离。
[0010]另外,上述Type

C板端连接器还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信号端子、第二信号端子和第三信号端子;每个所述第一信号端子位于两个所述电源端子之间;所述第二信号端子位于一个所述电源端子与靠近一个所述电源端子设置的所述第一信号端子之间;所述第三信号端子位于另一个所述电源端子与靠近另一个所述电源端子设置的所述第一信号端子之间。
[0011]另外,上述Type

C板端连接器具有信号输出端和信号输入端;沿垂直于所述电源端子的长度方向,位于所述信号输出端的所述电源端子与靠近所述电源端子设置的所述高速信号端子之间的间距为0.5~1.5mm;位于所述信号输入端的所述电源端子与靠近所述电源端子设置的所述高速信号端子之间的间距为0.3~0.6mm。
[0012]另外,沿垂直于所述高速信号端子的长度方向,位于所述信号输出端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与靠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设置的所述高速信号端子之间的间距为0.2~0.6mm。
[0013]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Type

C板端连接器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初始端子组,所述初始端子组包括两对并排设置的高速信号端子对、两个并排设置的电源端子、两个并排设置的初始接地端子以及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二接地端子;其中,每对所述高速信号端子对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高速信号端子,每个所述电源端子位于一对所述高速信号端子对靠近另一对所述高速信号端子对的一侧;每个所述初始接地端子位于每对所述高速信号端子对靠近所述电源端子的一侧与所述电源端子之间;每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位于一对所述高速信号端子对远离另一对所述高速信号端子对的一侧;沿所述高速信号端子的长度方向,所述初始接地端子通过连接端子与分别位于所述初始接地端子相邻两侧的所述高速信号端子、所述电源端子连接;注塑所述初始端子组,在所述初始接地端子和所述连接端子连接处避空不注塑;对注塑后的所述初始端子组进行裁切,得端子组。
[0014]另外,所述连接端子为十字型连接端子。
[001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线端连接器以及上述Type

C板端连接器,所述Type

C板端连接器与所述线端连接器通信连接。
[00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ype

C板端连接器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端子组,端子组包括两对并排设置的高速信号端子对、两个并排设置的电源端子、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接地端子以及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二接地端子。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端子组的每对高速信号端子对和与其相邻的电源端子之间增设第一接地端子,第一接地端子能够吸收和屏蔽每对高速信号端子对中高速信号端子之间的相互干扰,降低高速信号端子向外辐射的杂讯信号,从而提升Type

C板端连接器的信号传输质量。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相关技术中一组常规结构的Type

C板端连接器公母互配示意图;
[0018]图2为相关技术中一种Type

C板端连接器的上层端子的杂讯信号示意图;
[0019]图3为相关技术中一种Type

C板端连接器的下层端子的杂讯信号示意图;
[0020]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ype

C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端子组(1),所述端子组(1)包括:两对并排设置的高速信号端子对(11),每对所述高速信号端子对(11)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高速信号端子(111);两个并排设置的电源端子(112),每个所述电源端子(112)位于一对所述高速信号端子对(11)靠近另一对所述高速信号端子对(11)的一侧;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接地端子(113),每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113)位于每对所述高速信号端子对(11)靠近所述电源端子(112)的一侧与所述电源端子(112)之间;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二接地端子(114),每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114)位于一对所述高速信号端子对(11)远离另一对所述高速信号端子对(11)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ype

C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所述端子组(1),且两个所述端子组(1)上下层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ype

C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高速信号端子(111)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11)、第一弯折部(1112)和第二连接部(1113);所述第一弯折部(1112)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弯折部(1112)设置的所述电源端子(112)的方向弯曲;沿所述高速信号端子(111)的长度方向,每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113)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11)的长度的二分之一,且每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113)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11)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Type

C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高速信号端子(111)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连接部(1111)与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1111)设置的所述电源端子(112)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113)与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1111)设置的所述电源端子(112)之间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ype

C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114)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三连接部(1141)、第二弯折部(1142)和第四连接部(1143);所述第二弯折部(1142)朝向靠近所述第二弯折部(1142)设置的所述高速信号端子(111)的方向弯曲;沿垂直于所述高速信号端子(111)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三连接部(1141)与靠近所述第三连接部(1141)设置的所述电源端子(112)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四连接部(1143)与靠近所述第四连接部(1143)设置的所述电源端子(112)之间的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Type

C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信号端子(115),每个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5)位于两个所述电源端子(112)之间;第二信号端子(116),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16)位于一个所述电源端子(112)与靠近一个所述电源端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支雄王敏刘世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虹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