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剪力墙上放置脚手架挑梁的处置方法,包括:在脚手架挑梁底部的剪力墙中安装剪力墙钢筋,且在挑梁预埋件上安装预埋钢筋;将所述挑梁预埋件上的预埋钢筋与靠近所述预埋钢筋的所述剪力墙钢筋进行连接,然后对所述挑梁预埋件下层进行混凝土浇筑;将所述脚手架挑梁的一端插入所述挑梁预埋件中;将悬挑层剪力墙模板放置在所述挑梁预埋件的两侧,然后对悬挑层剪力墙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完成后,具备拆模条件时,将所述悬挑层剪力墙模板拆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挑梁预埋件上的预制钢筋可以与剪力墙墙体钢筋绑扎连接,避免剪力墙钢筋扰动,不影响结构的稳定性,且制作简单,安装、拆除操作方便,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剪力墙上放置脚手架挑梁的处置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剪力墙上放置脚手架挑梁的处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民用建筑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向着高大形式不断发展,施工中势必会采取悬挑式脚手架,其中存在悬挑脚手架挑梁工字钢设置在剪力墙处的情况,需要在剪力墙上设置预留洞,放置工字钢。在进行剪力墙模板施工时,由于预留洞口较多,增加了模板加固的难度和后期封堵渗漏的风险。
[0003]常规脚手架挑梁穿过剪力墙时设置预留洞的施工方法是:剪力墙底部用预制模板方盒留置预留洞和直接采用预埋泡沐板留置预留洞。采用模板方盒预留洞,也就是先将预制模板方盒放置在剪力墙处预埋工字钢位置后再施工剪力墙的模板。采用预埋泡沫板预留洞,就是先放置泡沫板于指定位置后再施工剪力墙的模板,剪力墙模板按常规方法进行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完并拆除剪力墙模板后,再拆除预留洞处的模板或泡沫板。
[0004]以上常规施工方法有以下几个弊端:1.剪力墙模板与预制模板方盒交接处无法有效连接加固,混凝土浇筑时容易造成预埋盒破坏;
[0005]2.采用泡沫板替代了预制模板方盒使用,在混凝土振捣时,容易将泡沫板振捣碎,碎的泡沫板容易进入墙体内而混凝土易流入预留洞内,给工程带来质量隐患;
[0006]3.剪力墙施工完后清理悬挑脚手架预留洞内泡沫板及预埋方盒困难,投入人工会较大,施工成本也会增大;
[0007]4.为了满足脚手架挑梁位置的准确性,预埋模板方盒或预埋泡沫板位置往往会对剪力墙纵向钢筋或水平筋造成位置偏移,影响结构受力;
[0008]5.采用以上两种方法施工后封堵预留洞难度大,而且封堵易不密实,渗漏风险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剪力墙上放置脚手架挑梁的处置方法,有效的解决常规施工方法混凝土浇筑时容易造成预埋盒破坏,或是容易将泡沫板振捣碎,碎的泡沫板容易进入墙体内而混凝土易流入预留洞内,给工程带来质量隐患;且预埋模板方盒或预埋泡沫板位置往往会对剪力墙纵向钢筋或水平筋造成位置偏移,影响结构受力;最终施工后封堵预留洞难度大,而且封堵易不密实,渗漏风险大的问题。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剪力墙上放置脚手架挑梁的处置方法,包括:
[0011]在脚手架挑梁底部的剪力墙中安装剪力墙钢筋,且在挑梁预埋件上安装预埋钢筋;
[0012]将所述挑梁预埋件上的预埋钢筋与靠近所述预埋钢筋的所述剪力墙钢筋进行连接,然后对所述挑梁预埋件下层进行混凝土浇筑;
[0013]待所述挑梁预埋件下层混凝土终凝后,将所述脚手架挑梁移动至指定位置,并将所述脚手架挑梁的一端插入所述挑梁预埋件中;
[0014]将悬挑层剪力墙模板放置在所述挑梁预埋件的两侧,然后对悬挑层剪力墙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完成后,具备拆模条件时,将所述悬挑层剪力墙模板拆除,所述脚手架挑梁安装完成。
[0015]优选地,在脚手架挑梁底部的剪力墙中安装剪力墙钢筋的过程中,所述剪力墙钢筋包括第一剪力墙钢筋和第二剪力墙钢筋,所述第一剪力墙钢筋竖直安装在所述底部剪力墙中,所述第二剪力墙钢筋与所述第一剪力墙钢筋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二剪力墙钢筋设置在所述底部剪力墙顶部一侧,不与所述底部剪力墙接触。
[0016]优选地,在挑梁预埋件上安装预埋钢筋的过程中,所述预埋钢筋包括第一预埋钢筋和第二预埋钢筋,所述第一预埋钢筋竖直安装在所述挑梁预埋件上,所述第二预埋钢筋与所述第一预埋钢筋垂直设置;所述第一预埋钢筋和所述第二预埋钢筋与靠近的所述第一剪力墙钢筋和第二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固定。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预埋钢筋和所述第二预埋钢筋均为通长钢筋。
[0018]优选地,将所述脚手架挑梁移动至指定位置,并将所述脚手架挑梁的一端插入所述挑梁预埋件中的过程中,将所述脚手架挑梁吊装至与所述挑梁预埋件同高度的位置,然后将所述脚手架挑梁的一端插入所述挑梁预埋件中,另一端使用锚固固定。
[0019]优选地,所述挑梁预埋件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脚手架挑梁一端插入至所述通孔中。
[0020]优选地,所述悬挑层剪力墙模板上设置有一用于放置所述挑梁预埋件的凹槽,所述凹槽大于所述通孔的大小,且小于所述挑梁预埋件的大小。
[0021]优选地,所述挑梁预埋件的中心位置还设有一止水槽,防止所述通孔渗漏。
[0022]优选地,所述拆模条件为当混凝土强度>1.2MPa时,拆除所述悬挑层剪力墙模板。
[0023]优选地,当所述脚手架挑梁不再使用时,将所述脚手架挑梁抽出,然后将通孔缝隙进行密封,所述脚手架挑梁拆除完成。
[00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挑梁预埋件上的预制钢筋可以与剪力墙墙体钢筋绑扎连接,避免剪力墙钢筋扰动,不影响结构的稳定性,且制作简单,安装、拆除操作方便,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00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挑梁预埋件中加设了止水槽,而且大大减小了预留洞通孔的尺寸,降低了预埋件通孔渗漏的风险;由于本专利技术没有采用泡沫板,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满足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剪力墙上放置脚手架挑梁的处置方法安装正面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剪力墙上放置脚手架挑梁的处置方法安装侧面示意图
[0028]图中:
[0029]1、第一剪力墙钢筋
ꢀꢀꢀꢀꢀꢀ
2、第二剪力墙钢筋
ꢀꢀꢀ
3、第一预埋钢筋
[0030]4、第二预埋钢筋
ꢀꢀꢀꢀꢀꢀꢀꢀ
5、挑梁预埋件
ꢀꢀꢀꢀꢀꢀꢀ
6、通孔
[0031]7、止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3]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4]如图1一种剪力墙上放置脚手架挑梁的处置方法安装正面示意图和图2一种剪力墙上放置脚手架挑梁的处置方法安装侧面示意图所示,一种剪力墙上放置脚手架挑梁的处置方法,包括:
[0035]S1:在脚手架挑梁底部的剪力墙中安装剪力墙钢筋,且在挑梁预埋件5上安装预埋钢筋;其中,
[0036]在脚手架挑梁底部的剪力墙中安装剪力墙钢筋的过程中,剪力墙钢筋包括第一剪力墙钢筋1和第二剪力墙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力墙上放置脚手架挑梁的处置方法,包括:在脚手架挑梁底部的剪力墙中安装剪力墙钢筋,且在挑梁预埋件上安装预埋钢筋;将所述挑梁预埋件上的预埋钢筋与靠近所述预埋钢筋的所述剪力墙钢筋进行连接,然后对所述挑梁预埋件下层进行混凝土浇筑;待所述挑梁预埋件下层混凝土终凝后,将所述脚手架挑梁移动至指定位置,并将所述脚手架挑梁的一端插入所述挑梁预埋件中;将悬挑层剪力墙模板放置在所述挑梁预埋件的两侧,然后对悬挑层剪力墙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完成后,具备拆模条件时,将所述悬挑层剪力墙模板拆除,所述脚手架挑梁安装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上放置脚手架挑梁的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脚手架挑梁底部的剪力墙中安装剪力墙钢筋的过程中,所述剪力墙钢筋包括第一剪力墙钢筋和第二剪力墙钢筋,所述第一剪力墙钢筋竖直安装在所述底部剪力墙中,所述第二剪力墙钢筋与所述第一剪力墙钢筋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二剪力墙钢筋设置在所述底部剪力墙顶部一侧,不与所述底部剪力墙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剪力墙上放置脚手架挑梁的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挑梁预埋件上安装预埋钢筋的过程中,所述预埋钢筋包括第一预埋钢筋和第二预埋钢筋,所述第一预埋钢筋竖直安装在所述挑梁预埋件上,所述第二预埋钢筋与所述第一预埋钢筋垂直设置;所述第一预埋钢筋和所述第二预埋钢筋与靠近的所述第一剪力墙钢筋和第二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固定。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成,张爱梅,郝建晋,姚闯,张文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