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纱线自调匀整装置及操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304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工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智能纱线自调匀整装置,包括机架、入条检测机构和入条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入条检测机构、入条口、上前罗拉、上后罗拉、罗拉匀整机构、控制器以及伺服电机,须条通过入条口进入装置,而须条进入时可通过入条检测机构对须条的参数进行检测,而后工作人员通过使用控制器,对上前罗拉和上后罗拉的压力、隔距自动调整,无需停机,保证须条不产生停机疵点保证设备生产的连续性。通过上罗拉压力值、隔距值能在人机操作界面上直接读出,可以实时观察调节上罗拉压力值、隔距值,降低条干变异系数值,提高条干质量,避免了传统方式需采用专用工具测量、操作繁琐的弊端。操作繁琐的弊端。操作繁琐的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纱线自调匀整装置及操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工业
,具体为智能纱线自调匀整装置及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纺织品,即经纺织加工而成的产品。包括纱线、机织物、针织物、编织物等。分为梭织布和针织布两大类。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主要产地是浙江濮院、河北清河等地。
[0003]但是,现有的新型智能纱线自调匀整装置及操作方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能电控数字化进行上罗拉压力、隔距自动调整,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停机的方式,进行手动调整,从而导致须条产生停机疵点,设备生产的连续性得不到保证,不利于实际使用,且装置的稳定性较差,在进行工作时容易产生晃动,从而导致纱线在调匀过程中容易偏离既定位置,不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智能纱线自调匀整装置及操作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设计简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新型智能纱线自调匀整装置及操作方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能电控数字化进行上罗拉压力、隔距自动调整,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停机的方式,进行手动调整,从而导致须条产生停机疵点,设备生产的连续性得不到保证,不利于实际使用,且装置的稳定性较差,在进行工作时容易产生晃动,从而导致纱线在调匀过程中容易偏离既定位置,不利于实际使用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智能纱线自调匀整装置,包括机架、入条检测机构和入条口,所述机架的顶部设有入条检测机构,所述机架的正面设有入条口,所述入条口的内部分别设有上前罗拉和上后罗拉,且上前罗拉和上后罗拉均与入条检测机构电力串联,所述入条口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防护挡板,且上前罗拉和上后罗拉的底部设有下护板,所述机架的底部左右两端均固定有垫脚,且机架的一端设有控制器,所述机架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机盖,且机架的后端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机架的后端设有骨架,且骨架位于入条口的正后方,所述伺服电机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支撑脚,且伺服电机的顶部一端设有警报器,所述伺服电机分别与入条检测机构、上前罗拉、上后罗拉以及罗拉匀整机构电力串联。
[0006]优选的,所述骨架的下端设有横向等距排列分布的横架,且横架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线钩,所述骨架的顶部两端均设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底部均设有垫片。
[0007]优选的,所述骨架的下方设有罗拉匀整机构,且罗拉匀整机构的上端均设有线束,所述罗拉匀整机构的底部设有速度传感器,且速度传感器位于底座的上端。
[0008]智能纱线自调匀整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首先纱线进入时可通过入条检测机构对须条的参数进行检测;步骤2:然后工作人员通过使用控制器,对上前罗拉和上后罗拉的压力、隔距自动
调整,无需停机,进行对纱线匀整;步骤3:观察拉压力值、隔距值能在人机操作界面上直接读出,可以实时观察调节上罗拉压力值、隔距值,降低条干变异系数值,然后通过程序进行自动调节参数,提高条干质量;步骤4:最终打包匀整好的纱线。
[000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纱线自调匀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新型智能纱线自调匀整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电控数字化进行上罗拉压力、隔距自动调整,工作人员不需要通过停机的方式,装置可进行自动调整,保证须条不产生停机疵点,保证设备生产的连续性,有利于实际使用,且装置的稳定性较强,在进行工作时不容易产生晃动,从而避免纱线在调匀过程中容易出现偏离既定位置的情况,有利于实际使用。
[0010]1、通过设置入条检测机构、入条口、上前罗拉、上后罗拉、罗拉匀整机构、控制器以及伺服电机,须条通过入条口进入装置,而须条进入时可通过入条检测机构对须条的参数进行检测,而后工作人员通过使用控制器,对上前罗拉和上后罗拉的压力、隔距自动调整,无需停机,保证须条不产生停机疵点,保证设备生产的连续性。通过上罗拉压力值、隔距值能在人机操作界面上直接读出,可以实时观察调节上罗拉压力值、隔距值,降低条干变异系数值,提高条干质量,避免了传统方式需采用专用工具测量、操作繁琐的弊端。。
[0011]2、通过设置垫脚、骨架、固定杆、垫片以及底座,机架可通过底部垫脚进行托举,提高机架的稳定性,而骨架可通过将固定杆底部垫片与地面固定的方式进行安装,从而使得骨架的稳定性得到提高,且罗拉匀整机构可通过底部的底座进行安装,使得装置的稳定性较强,在进行工作时不容易产生晃动,进而避免纱线在调匀过程中容易出现偏离既定位置的情况,有利于实际使用。
附图说明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骨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罗拉匀整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机架;101、机盖;2、入条检测机构;3、垫脚;4、入条口;5、防护挡板;6、下护板;7、上前罗拉;8、上后罗拉;9、伺服电机;901、支撑脚;902、警报器;10、骨架;1011、横架;1012、线钩;1013、固定杆;1014、垫片;11、罗拉匀整机构;1101、线束;1102、速度传感器;1103、底座;12、控制器。
[0014]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6]实施例:如图1

3所示,智能纱线自调匀整装置,包括机架1、入条检测机构2和入条口4,由于机架1的顶部设有入条检测机构2,机架1的正面设有入条口4,须条通过入条口4进
入机架1,而纱线进入时可通过入条检测机构2对须条的参数进行检测,所述入条口4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防护挡板5,且上前罗拉7和上后罗拉8的底部设有下护板6,所述机架1的底部左右两端均固定有垫脚3,且机架1的一端设有控制器12,所述机架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机盖101,且机架1的后端安装有伺服电机9,所述机架1的后端设有骨架10,且骨架10位于入条口4的正后方,所述伺服电机9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支撑脚901,且伺服电机9的顶部一端设有警报器902,所述伺服电机9分别与入条检测机构2、上前罗拉7、上后罗拉8以及罗拉匀整机构11电力串联。
[0017]具体的,请参阅图1,由于入条口4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防护挡板5,当上前罗拉7和上后罗拉8在调匀须条时可通过防护挡板5进行防护,防止工作人员手部被装置夹伤,且由于上前罗拉7和上后罗拉8的底部设有下护板6,上前罗拉7和上后罗拉8可通过与下护板6衔接的方式安装于入条口4的内部,由于机架1的底部左右两端均固定有垫脚3,且机架1的一端设有控制器12,使得机架1可通过垫脚3提高稳定性,工作人员可通过使用控制器12控制装置的运行。
[0018]具体的,请参阅图1,由于机架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机盖101,机架1可通过左右两侧机盖101进行密封,防止灰尘进入机架1的内部,由于且机架1的后端安装有伺服电机9,装置可通过伺服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纱线自调匀整装置,包括机架(1)、入条检测机构(2)和入条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顶部设有入条检测机构(2),所述机架(1)的正面设有入条口(4);所述入条口(4)的内部分别设有上前罗拉(7)和上后罗拉(8),且上前罗拉(7)和上后罗拉(8)均与入条检测机构(2)电力串联,所述入条口(4)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防护挡板(5),且上前罗拉(7)和上后罗拉(8)的底部设有下护板(6),所述机架(1)的底部左右两端均固定有垫脚(3),且机架(1)的一端设有控制器(12),所述机架(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机盖(101),且机架(1)的后端安装有伺服电机(9),所述机架(1)的后端设有骨架(10),且骨架(10)位于入条口(4)的正后方,所述伺服电机(9)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支撑脚(901),且伺服电机(9)的顶部一端设有警报器(902),所述伺服电机(9)分别与入条检测机构(2)、上前罗拉(7)、上后罗拉(8)以及罗拉匀整机构(11)电力串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智能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炜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景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