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终端与公交平台间数据传输和处理方法及服务中心技术

技术编号:3313006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公交业务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终端与公交平台间数据传输和处理方法及服务中心。该方法首先需要建立连接服务实现车载终端和服务中心之间的连接;然后在接收到车载终端发送的数据后,使用数据处理服务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最后服务中心调用数据同步及数据交换服务,将处理结果同步至中心数据库。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微服务应用于车载终端与公交平台之间数据的传输和处理中,使用服务中心替换原来的采集系统、物联网系统等,提升了平台业务处理能力,各类微服务可直接添加到系统服务中,减少系统入口、系统维护和数据同步的任务。各类微服务可单机部署或集群部署,在公交业务使用数据量较大的时候也可满足需求。也可满足需求。也可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终端与公交平台间数据传输和处理方法及服务中心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公交业务数据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终端与公交平台间数据传输和处理方法及服务中心。

技术介绍

[0002]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出行的重要途径,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置。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率、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其中,城市公交是公共交通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很多城市已经建设了公交平台系统,公交平台系统不仅需要对公交车定位、监控,还需对车载终端传输的有关乘客消费的信息进行接收与处理。
[0003]原有的车载终端系统为乘客提供公交卡和二维码的乘车消费服务,车载终端需要将刷公交卡信息和二维码消费信息传输至公交平台,由于一个城市的车载终端数量众多,传输的数据量较大,车载终端与公交平台之间常常设置有采集系统,该采集系统实际上为一个设置在车载终端与公交平台之间的中转系统,其主要功能为实现车载终端与公交平台之间传输数据的暂存处理。而且,当乘车数据量巨大的时候,则需要部署多套采集系统,增加了业务的复杂度和系统的运维难度。
[0004]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应用广泛的智能生物识别技术,在安检、手机解锁、人脸识别门锁等领域均有应用。如今,一些公交车增加了刷脸支付功能,在公交车载终端增加人脸识别的乘车消费业务。然而原有的采集系统无法支撑该新的业务流程,整个系统中需要额外增加物联网系统和人脸平台系统来实现数据传输处理,其中物联网系统主要用于实现车载终端、人脸平台系统、以及公交平台之间的相同通信与数据交互。增加了物联网系统和人脸平台系统后,大大增加了整个系统的运维难度,同时造成功能入口多的情况出现,多个系统间又需要数据同步,这无疑增加了业务的复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终端与公交平台间数据传输和处理方法及服务中心,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部署多套系统造成的业务复杂度和系统运维难度均较高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方案对应的有益效果如下: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载终端与公交平台间数据传输和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1)车载终端发送建立连接命令至服务中心,服务中心解析该建立连接命令并调用服务中心中已注册的建立连接服务,使建立连接服务执行其功能,实现车载终端和服务中心之间的连接;
[0009]其中,所述服务中心注册有多类微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服务、数据处理服务、以及数据同步及数据交换服务,且每类微服务的数量均为至少一个;所述建立连接服务用于实
现车载终端和服务中心之间的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服务用于对车载终端发送的数据进行处理;所述数据同步及数据交换服务用于将数据处理服务处理的结果同步至中心数据库;
[0010]2)在车载终端和服务中心建立连接后,车载终端发送数据处理命令至服务中心,服务中心解析该数据处理命令并调用相应的数据处理服务,待接收到车载终端发送的数据后,使数据处理服务执行其功能,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0011]3)待数据处理服务处理完毕后,服务中心调用数据同步及数据交换服务,使数据同步及数据交换服务执行其功能,以将处理结果同步至中心数据库。
[0012]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将微服务应用于车载终端与公交平台之间数据的传输和处理中来,使用服务中心替换原来的采集系统、物联网系统等,服务中心中注册有多类微服务,包括建立连接微服务、数据处理服务、以及数据同步及数据交换服务,利用这些微服务可相应实现车载终端和服务中心之间的连接、对车载终端发送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将数据处理服务处理的结果同步至中心数据库。微服务技术吸收了物联网的精华,缩减系统,小而精,提升了平台业务处理能力,各类微服务可直接添加到系统服务中无需搭建系统,减少系统入口、系统维护和数据同步的任务。而且,各类微服务的数量均可部署一个,实现单机部署,也可部署多个,实现集群部署,从而在公交业务使用数据量较大的时候也可满足需求。另外,微服务可根据公交业务服务器的不同部署不同的可执行文件,更方便快捷。
[0013]作为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包括脱机服务、联机服务和人脸应用服务中的至少一类,所述脱机服务用于处理终端脱机业务数据,所述联机服务用于处理联机验证数据,所述人脸应用服务用于处理提取人脸特征码和/或人脸验证数据。
[0014]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根据需求从脱机服务、联机服务和人脸应用服务中进行选择部署,从而可满足原有的仅提供公交和二维码的乘车消费业务的车载终端的需求,也可满足现在的增加人脸识别的车载终端的乘车消费业务的需求。
[0015]作为方法的进一步改进,车载终端和服务中心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长连接,且实现车载终端和服务中心之间的连接的过程中,需先对车载终端进行安全认证。
[0016]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使用长连接方式,保证只要终端连接即可进行反向消息推送,方便后续业务拓展,同时为了保证不被攻击,需先对车载终端进行安全认证,保证了车载终端和服务中心之间信息交互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0017]作为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服务中心还注册有网关服务,所述网关服务用于将公交平台发送的http请求转换为rpcx通讯方式。
[001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增加了网关服务,实现了公交平台可向服务中心发送命令,实现了两者之间的兼容。
[0019]作为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每一个微服务均使用levaldb数据库。
[0020]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每一个微服务均使用levaldb数据库,使得数据的处理速度更快。
[002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服务中心,所述服务中心注册有多类微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服务、数据处理服务、以及数据同步及数据交换服务,且每类微服务的数量均为至少一个;所述建立连接服务用于实现车载终端和服务中心之间的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服务用于对车载终端发送的数据进行处理;所述数据同步及数据交换服务用于将数据处理服务处理的结果同步至
中心数据库。
[0022]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服务中心,所包括的微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服务、数据处理服务、以及数据同步及数据交换服务,使用这三种微服务可实现车载终端与公交平台之间数据的传输和处理,具体功能分别为实现车载终端和服务中心之间的连接、对车载终端发送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将数据处理服务处理的结果同步至中心数据库。微服务技术吸收了物联网的精华,缩减系统,小而精,提升了平台业务处理能力,各类微服务可直接添加到系统服务中无需搭建系统,减少系统入口、系统维护和数据同步的任务。而且,各类微服务的数量均可部署一个,实现单机部署,也可部署多个,实现集群部署,从而在公交业务使用数据量较大的时候也可满足需求。
[0023]作为服务中心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包括脱机服务、联机服务和人脸应用服务中的至少一类,所述脱机服务用于处理终端脱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终端与公交平台间数据传输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车载终端发送建立连接命令至服务中心,服务中心解析该建立连接命令并调用服务中心中已注册的建立连接服务,使建立连接服务执行其功能,实现车载终端和服务中心之间的连接;其中,所述服务中心注册有多类微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服务、数据处理服务、以及数据同步及数据交换服务,且每类微服务的数量均为至少一个;所述建立连接服务用于实现车载终端和服务中心之间的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服务用于对车载终端发送的数据进行处理;所述数据同步及数据交换服务用于将数据处理服务处理的结果同步至中心数据库;2)在车载终端和服务中心建立连接后,车载终端发送数据处理命令至服务中心,服务中心解析该数据处理命令并调用相应的数据处理服务,待接收到车载终端发送的数据后,使数据处理服务执行其功能,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3)待数据处理服务处理完毕后,服务中心调用数据同步及数据交换服务,使数据同步及数据交换服务执行其功能,以将处理结果同步至中心数据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终端与公交平台间数据传输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包括脱机服务、联机服务和人脸应用服务中的至少一类,所述脱机服务用于处理终端脱机业务数据,所述联机服务用于处理联机验证数据,所述人脸应用服务用于处理提取人脸特征码和/或人脸验证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终端与公交平台间数据传输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载终端和服务中心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长连接,且实现车载终端和服务中心之间的连接的过程中,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长昆李海威胡凡凡黎会芳丁敏张伟杨永贞
申请(专利权)人: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