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防碰撞系统的桥梁检测平台及其检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291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43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防碰撞系统的桥梁检测平台及其检测方法,应用在桥梁防撞检测的领域。其包括控制装置和设于桥梁上的传感机构,所述传感机构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所述桥梁的外缘往复移动;所述传感机构信号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上位机,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所述驱动机构,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启动或关闭。本申请具有当船舶的高度或宽度超限时则可以发出警报提示驾驶人员尽快驶离,避免船舶强行通过对桥梁造成损坏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防碰撞系统的桥梁检测平台及其检测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桥梁防撞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防碰撞系统的桥梁检测平台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桥梁是架设在水面之上供人车同行的结构性建筑,一般会在水面上间隔架设桥墩用以支撑桥面,而为了避免桥墩被撞击一般的桥墩上均有限高限宽标志以警示过往船舶,但由于驾驶人员存在侥幸心理,船舶因超限导致的对桥墩的刮碰损坏也时有发生。
[0003]相关技术中为了减少船舶撞击对桥梁造成的损坏提供了一种桥梁或隧道防碰撞安全系统,其主要是在桥墩两侧设置传感机构,当船舶超限时传感机构的信号发生变化,引起报警装置报警,从而给驾驶人员予以警示避免撞击桥梁。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由于船舶的规格不一,其吃水深度也不一样,且船身并非规则形状,因此仅靠固定在桥梁上的传感机构进行感知,当船舶的最宽处低于或高于传感机构所在位置时则传感机构无法做出正确反应,感应准确度差,船舶仍然会与桥梁发生刮擦,导致桥梁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传感机构感应准确度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防碰撞系统的桥梁检测平台及其检测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防碰撞系统的桥梁检测平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防碰撞系统的桥梁检测平台,包括控制装置和设于桥梁上的传感机构,所述传感机构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所述桥梁的外缘往复移动;所述传感机构信号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上位机,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所述驱动机构,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启动或关闭。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装置控制驱动机构带动传感机构沿桥梁往复移动,当有船舶准备过桥时往复移动的传感机构在移动过程中掠过船舶的最宽和/或最高处,若信号为船体遮挡反射则该船舶超限,发出警报提示驾驶人员尽快驶离,避免船舶强行通过对桥梁造成损坏。
[0008]可选的,所述桥梁的外缘上设有沿所述桥梁的外缘布设的移动轨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传感机构在所述移动轨道上移动;所述移动轨道包括横移轨道和纵移轨道,所述桥梁包括设于河道的水面以上的桥面和支撑桥面的若干桥墩,所述横移轨道布设于桥面朝向水面的一侧,每个所述桥墩上均设有纵移轨道,所述纵移轨道和所述横移轨道相互连通,所述传感机构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在所述横移轨道和/或所述纵移轨道上往复移动。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桥墩上设置纵移轨道,传感机构在纵移轨道上往
复移动,使得传感机构能够在桥面以下水面以上的区间内往复移动,即传感机构发出的信号若为船舶遮挡或反射则船舶的宽度必然超出相邻桥墩之间的距离,即船舶的宽度超限,发出警报提示驾驶人员尽快驶离,避免船舶强行通过对桥梁造成损坏。
[0010]同样的传感机构在桥面上边缘处的横移轨道上往复移动,当超高船舶向桥梁驶来时,在横移轨道上往复移动的传感机构发出的信号受到遮挡或反射,即发出警报提示驾驶人员尽快驶离,避免船舶强行通过对桥梁造成损坏。
[0011]可选的,所述传感机构包括在所述横移轨道上移动的至少一组高度传感组件和在所述纵移轨道上移动的至少一组宽度传感组件,所述高度传感组件和所述宽度传感组件均信号连接所述控制装置。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宽度传感组件沿桥墩高度方向往复移动,通过高度传感组件沿桥面的长度方向移动,当船舶准备过桥时,相邻的宽度传感组件同时往复移动,在移动过程中若信号受到船舶的遮挡或反射则船舶宽度超限,而高度传感组件在相邻两个桥墩之间往复移动,信号受到船舶的阻挡或反射,则船舶的高度超限,当船舶的高度或宽度超限时则可以发出警报提示驾驶人员尽快驶离,避免船舶强行通过对桥梁造成损坏。
[0013]可选的,每个所述桥墩上设有一对纵移轨道,每组所述纵移轨道上均设有一组宽度传感组件沿纵移轨道往复移动。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桥墩有宽度,因此在桥墩的两侧均需设置一个纵移轨道,每个纵移轨道上均有一组宽度传感组件,在检测时使得检测的结果更加精准。
[0015]可选的,每个所述桥墩上设有一对纵移轨道,置于同一桥墩上的纵移轨道之间设有调节轨道,一组所述宽度传感组件在同一桥墩上的纵移轨道和调节轨道之间往复移动。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同一桥墩上的两个纵移轨道之间通过调节轨道连接,同一桥墩上就可以仅使用一组宽度传感组件,一组传感组件通过调节轨道在同一桥墩上的两根纵移轨道上往复移动,既能满足检测船舶宽度的需求,又减少了控制装置处理数据的量,提升控制装置的响应速度。
[0017]可选的,相邻所述桥墩之间的横移轨道上均设有一组高度传感组件沿设置在相邻桥墩之间的横移轨道上往复移动。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个相邻的桥墩之间均设置一个高度传感组件,这样在超过一艘船舶同时过桥时可以及时检测每个船舶的高度。
[0019]可选的,所述高度传感组件包括第一基座和设于第一基座上的第一红外发射器和第一红外接收器,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的发射口和第一红外接收器的接收口同向且均朝向河道的长度方向布设。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红外发射器和第一红外接收器放在第一基座的同侧,正常时第一红外发射器不间断的发出红外信号,当船舶没有超限时不会遮挡红外信号,因此第一接收器不会接收到由船舶反射的信号,而当船舶的高度超限时,船舶会遮挡红外信号,第一红外接收器即接收到由船舶反射的信号,这样控制装置就能收到第一红外接收器收集的信号,启动报警装置发出警报,提示驾驶人员尽快驶离。
[0021]可选的,所述宽度传感组件包括第二基座和设于第二基座上的第二红外发射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器的发射口和第二红外接收器的接收口同向且均朝向河道的长度方向布设;
所述第二基座上还设有超声波发射器和超声波接收器,所述超声波发射器的发射口和所述超声波接收器的接收口朝向河道的水面。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红外发射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放在第二基座的同侧,正常时第二红外发射器不间断的发出红外信号,当船舶没有超限时不会遮挡红外信号,因此第二接收器不会接收到由船舶反射的信号,而当船舶的宽度超限时,船舶会遮挡红外信号,第二红外接收器即接收到由船舶反射的信号,这样控制装置就能收到第二红外接收器收集的信号,启动报警装置发出警报,提示驾驶人员尽快驶离。在船舶靠近时桥墩附近的水面高度有上涨,因此在第二基座上还需要设置超声波发射器,超声波发射器不间断的向水面发出超声波信号,水面反射后的信号被超声波接收器接收,测量宽度传感组件到水面之间的距离,避免宽度传感组件在移动过程中没入水面以下,从而避免宽度传感组件损坏。
[0023]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轨道电机,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上均设有轨道电机,所述第一基座由所述轨道电机驱动在所述横移轨道上移动,所述第二基座由所述轨道电机驱动在所述纵移轨道上移动。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防碰撞系统的桥梁(1)检测平台,包括控制装置和设于桥梁(1)上的传感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机构(2)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所述桥梁(1)的外缘往复移动;所述传感机构(2)信号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上位机,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所述驱动机构,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启动或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防碰撞系统的桥梁(1)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1)的外缘上设有沿所述桥梁(1)的外缘布设的移动轨道(3),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传感机构(2)在所述移动轨道(3)上移动;所述移动轨道(3)包括横移轨道(31)和纵移轨道(32),所述桥梁(1)包括设于河道(5)的水面以上的桥面(11)和支撑桥面(11)的若干桥墩(12),所述横移轨道(31)布设于桥面(11)朝向水面的一侧,每个所述桥墩(12)上均设有纵移轨道(32),所述纵移轨道(32)和所述横移轨道(31)相互连通,所述传感机构(2)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在所述横移轨道(31)和/或所述纵移轨道(32)上往复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防碰撞系统的桥梁(1)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机构(2)包括在所述横移轨道(31)上移动的至少一组高度传感组件(21)和在所述纵移轨道(32)上移动的至少一组宽度传感组件,所述高度传感组件(21)和所述宽度传感组件均信号连接所述控制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防碰撞系统的桥梁(1)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桥墩(12)上设有一对纵移轨道(32),每组所述纵移轨道(32)上均设有一组宽度传感组件沿纵移轨道(32)往复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防碰撞系统的桥梁(1)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桥墩(12)上设有一对纵移轨道(32),置于同一桥墩(12)上的纵移轨道(32)之间设有调节轨道(321),一组所述宽度传感组件在同一桥墩(12)上的纵移轨道(32)和调节轨道(321)之间往复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3

5任一所述的一种基于防碰撞系统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进余巍汪虎胡飞
申请(专利权)人:池州市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