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俊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的防粘黏水泥快速均摊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2745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泥快速均摊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的防粘黏水泥快速均摊设备。提供一种能够一边对水泥进行搅动,另一边对分料后的水泥进行快速均摊的基于建筑工程的防粘黏水泥快速均摊设备。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的防粘黏水泥快速均摊设备,包括有第一连接板和装料斗等,第一连接板的数量为两块,且两块第一连接板呈前后对称分布,两块第一连接板的上部之间设有可用于盛装水泥的装料斗。通过控制无杆气缸上的活塞左右往复移动,使得搅拌叶片转动对装料斗内的水泥进行搅动,避免水泥粘黏在装料斗内;通过第二连接板与挡板的隔挡配合,可对水泥进行间歇性下料。可对水泥进行间歇性下料。可对水泥进行间歇性下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的防粘黏水泥快速均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泥快速均摊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的防粘黏水泥快速均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工作人员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一般是使用斗车将水泥运送到施工场地上,然后将斗车内的水泥倾倒出来,通过人工使用工具将堆积的水泥进行均摊,如此,若不及时将堆积的水泥进行快速处理,容易使水泥发生粘黏,影响使用。
[0003]经检索,专利公开号为:CN21187387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防粘黏水泥快速均摊装置,包括水泥存储箱,所述水泥存储箱底部四周固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漏料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圆筒,所述圆筒设置方向与水泥存储箱前进方向相垂直,所述圆筒内部同轴设有圆辊,所述圆辊周向等角度固接有若干个水泥拨板,所述圆辊两端同轴固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圆筒转动连接。
[0004]上述专利虽然能够实现对水泥进行均摊分料,但不能够对分料后的水泥进行快速摊平,且不能够对水泥进行搅动,容易使得水泥混合的不够均匀,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的防粘黏水泥快速均摊设备,包括有第一连接板(1)、第一连接架(2)、摊板(3)、把手(4)和装料斗(5),第一连接板(1)的数量为两块,且两块第一连接板(1)呈前后对称分布,两块第一连接板(1)的上部之间设有可用于盛装水泥的装料斗(5),装料斗(5)中部的外侧左右对称设有两块第一连接架(2),两块第一连接架(2)中部的外侧均设有便于工作人员握住的把手(4),两块第一连接架(2)的底部均设有可对水泥进行刮动的摊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搅拌机构(6)、驱动机构(7)和旋转机构(8),装料斗(5)的上部设有可对水泥进行搅动的搅拌机构(6),搅拌机构(6)上连接有可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7),搅拌机构(6)与驱动机构(7)之间连接有旋转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的防粘黏水泥快速均摊设备,其特征在于,搅拌机构(6)包括有第二连接架(61)、第一连接轴(62)、转盘(63)、搅拌叶片(64)、第二连接板(65)和挡板(66),装料斗(5)中部外侧的前后两侧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架(61),第二连接架(61)的中部转动式设有第一连接轴(62),第一连接轴(62)的上部设有可人工转动的转盘(63),第一连接轴(62)的下部设有可对水泥进行搅动的搅拌叶片(64),第一连接轴(62)的底部设有第二连接板(65),且第二连接板(65)与装料斗(5)转动式相连接,装料斗(5)内底部的左侧安装有挡板(66),且挡板(66)与第二连接板(65)滑动配合可对水泥进行隔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的防粘黏水泥快速均摊设备,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7)包括有转轮(71)、第三连接架(72)、扶手(73)和无杆气缸(74),位于第一连接板(1)外侧的左右两侧对称放置有两个第三连接架(72),两个第三连接架(72)的底部均转动式设有两个转轮(71),两个第三连接架(72)中部的外侧均安装有便于工作人员操作的扶手(73),两个第三连接架(72)的上部之间连接有可提供动力的无杆气缸(74),且无杆气缸(74)上的活塞与第二连接架(61)的顶部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的防粘黏水泥快速均摊设备,其特征在于,旋转机构(8)包括有第一导杆(81)、齿条(82)和平齿轮(83),第二连接架(61)的内顶部转动式设有第一导杆(81),且第一导杆(81)的底部与第一连接轴(62)相连接,第一导杆(81)的上部设有平齿轮(83),无杆气缸(74)内底部的左右两侧之间连接有齿条(82),且平齿轮(83)与齿条(82)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的防粘黏水泥快速均摊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可对水泥进行搅动的轴压机构(9),轴压机构(9)包括有第一皮带轮(93)、第一平皮带(92)、第二连接轴(91)、支撑板(94)、第三连接轴(95)、第一锥齿轮(96)、第一连接杆(97)、滚筒(98)、第二皮带轮(99)、第二平皮带(910)、第一支架(911)和第二支架(912),装料斗(5)中部的外侧左右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支架(911),两个第一支架(911)的上部均转动式设有第二连接轴(91),两根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俊
申请(专利权)人:何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