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逸众专利>正文

一种抑菌口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2611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35
一种抑菌口罩,包括至少3层依次叠覆的布料,中间层布料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覆抑菌膜;抑菌膜包括若干通孔和基膜,通孔和基膜相互间错位设置,且内侧抑菌膜的通孔与外侧抑菌膜的基膜对应,内侧抑菌膜的基膜与外侧抑菌膜的通孔对应;基膜至少中部与中间层布料不粘合;抑菌膜包括至少相对口罩的内侧镀银离子的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抑菌膜结构的设置,即通孔和基膜的同侧面及双侧面的错位设置,降低膜的厚度,配合呼气和吸气的方向,起到不同顺序的抑菌和防菌效果。通过线性缝隙,基膜可于吸气时闭合,呼气时敞开,保证呼气和排气的顺畅;通过在抑菌膜上镀银离子,防止气体在口罩内的细菌滋生,保证再吸入气体的洁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泛的适用性。泛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菌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口罩,具体涉及一种抑菌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口罩为无纺布和熔喷布的叠覆结构,制作简单高效,防护效果好;其核心为中间的熔喷布,对于健康人群而言,可有效防止外部病菌,但长时间佩戴,自呼吸容易是的口罩内潮湿,反向滋生细菌,再呼入体内,有碍健康;对于带菌病人而言,使用该结构的口罩需要频繁更换,以防止病菌在口罩内自感染。
[0003]因此,需要一种带或增强抑菌功能的口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尤其适用于带菌病人的一种抑菌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抑菌口罩,包括至少3层依次叠覆的布料,中间层布料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覆抑菌膜;
[0007]所述抑菌膜包括若干通孔和基膜,通孔和基膜相互间错位设置,且内侧抑菌膜的通孔与外侧抑菌膜的基膜对应,内侧抑菌膜的基膜与外侧抑菌膜的通孔对应;所述基膜至少中部与中间层布料不粘合;
[0008]所述抑菌膜包括至少相对口罩的内侧镀银离子的薄膜。
[0009]上述外侧抑菌膜的基膜设有线型缝隙。
[0010]上述基膜与布料间留有弧形间隙。
[0011]上述中间层布料包括熔喷布、无纺布,其两侧的布料分别包括无纺布。
[0012]上述薄膜为透气薄膜,包括TPU膜、聚乙烯膜、TPEE膜。
[0013]上述的一种抑菌口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A1、将一定浓度的银离子溶液喷涂于薄膜的一侧,干燥后,错位压制通孔,制得抑菌膜;
[0015]A2、将抑菌膜分别置于中间层布料的两侧,使得两侧抑菌膜的通孔和基膜分别错位对应,且含银离子的一侧均置于口罩的内侧,层压粘合后制得中间层;
[0016]A3、于中间层顶部的抑菌膜的基膜的中线处压制线型缝隙;
[0017]A4、将布料置于上述的中间层的两侧,叠覆后,经口罩机制得成品。
[0018]上述的一种抑菌口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B1、将一定浓度的银离子溶液喷涂于薄膜的一侧,干燥后,切割成条形;
[0020]B2、于中间层布料上,沿长度方向,等间距切割匹配上述条形薄膜宽度的裂缝;
[0021]B3、沿长度方向,将条形薄膜以“S型”于中间层布料的两侧通过裂缝反复穿插,含银离子的一侧置于口罩的内侧,且相邻条形薄膜的通孔和基膜彼此错位,层压粘合后,于外
侧基膜中线处压制缝隙,制得中间层;
[0022]B4、将布料置于上述的中间层的两侧,叠覆后,经口罩机制得成品。
[0023]进一步的,上述步骤B3中条形薄膜错位穿插时,于基膜和中间层布料之间设置间隙板,所述间隙板一端与中间层布料贴合,另一端呈弧形贴合基膜。
[0024]上述银离子的浓度为400

500mg/L。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2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抑菌口罩,通过在中间层的两侧分别增加抑菌膜,通过对抑菌膜结构的设置,即通孔和基膜的同侧面及双侧面的错位设置,实质起到一层膜的厚度,同时,配合呼气和吸气的方向,起到不同顺序的抑菌和防菌效果。通过设置基膜的弧形间隙,使得基膜可随呼吸的压差鼓动;通过设置在基膜上的线性缝隙,可于吸气时闭合,保证吸气时的防菌效果;呼气时敞开,保证呼气的顺畅和排气的速度;通过在口罩内侧方向的抑菌膜上镀银离子,有效防止呼气在口罩内的细菌滋生,保证再吸入气体的洁净,有效防止二次空气污染。
[002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抑菌口罩,通过在现有口罩结构的基础上改进,根据需用需求,增强了抑菌效果;对于局部地区和环境,可于中间层将熔喷布替换为无纺布,满足需求的同时节省了熔喷布的用量;使用熔喷布时,尤其适用于带菌病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实施例2的熔喷布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0029]图2为实施例2的熔喷布的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
[0030]图3为实施例3的熔喷布的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
[0031]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1、基膜,2、通孔,3、线性缝隙,4、层压段,5、熔喷布,6、弧形间隙,7、无纺布,8、裂缝。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的介绍。
[0033]实施例1
[0034]一种抑菌口罩,由至少3层依次叠覆的布料组成,外层和内层的布料均为无纺布7,中间层布料优选为熔喷布5,熔喷布5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覆抑菌膜。若防病毒需求不搞,为增加透气性,熔喷布5也可由无纺布7替代。
[0035]抑菌膜以薄膜为基体,薄膜的至少一侧镀银离子,薄膜可选用TPU膜、聚乙烯膜、TPEE膜中的任一种。抑菌膜由若干通孔2和基膜1组成,通孔2和基膜1相互间错位(横向与纵向均错位)设置,即:抑菌膜上设有若干相互错位(横向与纵向均错位)的通孔2,通孔2间的抑菌膜为基膜1。
[0036]覆在熔喷布5两侧的抑菌膜的通孔2和基膜1相互间错位设置,即内侧抑菌膜的通孔2与外侧抑菌膜的基膜1对应,内侧抑菌膜的基膜1与外侧抑菌膜的通孔2对应,基膜1的中部与中间层布料不粘合;且,抑菌膜的镀银离子面正对口罩的内侧。
[0037]优选的,外侧的抑菌膜的基膜1设有线型缝隙3。
[0038]优选的,基膜1与布料间留有弧形间隙6。
[0039]使用时,
[0040]吸气时,外部空气从外层无纺布7进入:
[0041]一部分空气经外侧抑菌膜的通孔2,由熔喷布5过滤后,经内侧(透气)基膜1过滤后,再经内层无纺布7进入口罩内,吸入;
[0042]另一部分空气经外侧抑菌膜的基膜1,由于吸气的负压及外部空气的流动压差,使得吸气时外侧基膜1与熔喷布5贴合,即使得外侧基膜1的线型缝隙3闭合,空气经外侧(透气)基膜1过滤后,再由熔喷布5过滤,从内侧抑菌膜的通孔2处,透过内层无纺布7,吸入。
[0043]呼气时,内部呼气从内层无纺布7进入:
[0044]一部分呼气与内侧抑菌膜的基膜1的镀银离子层接触,由银离子起到抑菌杀菌的作用,其中第一部分透过基膜1,再由熔喷布5过滤后,从外侧抑菌膜的通孔2处,透过外层无纺布7,流出;内外压力差(呼气力度)不足,第二部分呼气由基膜1截留,溢向内侧抑菌膜的通孔2处。
[0045]另一部分的呼气与第二部分呼气,均从内侧抑菌膜的通孔2处流出,经熔喷布5过滤后,与外侧抑菌膜的基膜1的镀银离子层接触,由银离子起到抑菌杀菌的作用。由于呼气时的内外压力差,由于弧形间隙6的存在,使得外侧抑菌膜的基膜1向外侧鼓出形成弧形,进而间隙扩大,呼气从间隙处流出,增加呼气的排出速度,最后透过外层无纺布7,流出。
[0046]为增加防菌抑菌效果,可将薄膜的两侧均镀上银离子。以下制备方法均以镀单层银离子为例。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菌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3层依次叠覆的布料,中间层布料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覆抑菌膜;所述抑菌膜包括若干通孔和基膜,通孔和基膜相互间错位设置,且内侧抑菌膜的通孔与外侧抑菌膜的基膜对应,内侧抑菌膜的基膜与外侧抑菌膜的通孔对应;所述基膜至少中部与中间层布料不粘合;所述抑菌膜包括至少相对口罩的内侧镀银离子的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抑菌膜的基膜设有线型缝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与布料间留有弧形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布料包括熔喷布、无纺布,其两侧的布料分别包括无纺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为透气薄膜,包括TPU膜、聚乙烯膜、TPEE膜。6.根据权利要求1任一所述的一种抑菌口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1、将一定浓度的银离子溶液喷涂于薄膜的一侧,干燥后,错位压制通孔,制得抑菌膜;A2、将抑菌膜分别置于中间层布料的两侧,使得两侧抑菌膜的通孔和基膜分别错位对应,且含银离子的一侧均置于口罩的内侧,层压粘合后制得中间层;A3、于中间层顶部的抑菌膜的基膜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逸众
申请(专利权)人:孟逸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