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回路散热器检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2605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双回路散热器检漏方法,包括干检工装;干检工装包括工装底板;工装底板中部用于固定双回路散热器,在待安装双回路散热器位置的两侧对应双回路散热器设分别设有用于定位双回路散热器的定位挡块、用于固定双回路散热器的固定挡块,以及用于压紧双回路散热器的多个压紧气缸;在两个固定挡块的外侧对应双回路散热器的低温散热部分的两个管口,以及高温散热部分的两个管口分别设有第一外涨堵头、第二外涨堵头、第三外涨堵头和侧封堵头,将双回路散热器与检测回路连通;通过控制检测回路获取空气流量传感器、测漏仪的反馈对双回路散热器检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应用针对采用双回路设计的散热器能够实现高效的气密性检测。的散热器能够实现高效的气密性检测。的散热器能够实现高效的气密性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回路散热器检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器检测
,特别涉及双回路散热器检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汽车要求的不断提高,各式各样的配置都被添加到汽车上。所以对汽车的布置空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0003]因此将原有的低温散热器和高温散热器两者整合成一个双回路的散热器,这种设计在保证原有散热功能的同时不但大大减少了散热器的体积,增大了整车布置的空间,而且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
[0004]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双回路散热器也具有生产制造要求高,检漏难度大等特点。
[0005]因此,如何满足于双回路散热的高效检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双回路散热器检漏方法,实现的目的是针对采用双回路设计的散热器能够实现高效的气密性检测。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双回路散热器检漏方法,包括干检工装;所述干检工装包括工装底板。
[0008]所述工装底板中部用于固定双回路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回路散热器检漏方法,包括干检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检工装包括工装底板(10);所述工装底板(10)中部用于固定双回路散热器,在待安装所述双回路散热器位置的两侧对应所述双回路散热器设分别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双回路散热器的定位挡块(6)、用于固定所述双回路散热器的固定挡块(7),以及用于压紧所述双回路散热器的多个压紧气缸(8);在两个所述固定挡块(7)的外侧对应所述双回路散热器的低温散热部分(21)的两个管口,以及高温散热部分(22)的两个管口分别设有第一外涨堵头(1)、第二外涨堵头(2)、第三外涨堵头(4)和侧封堵头(5),将所述双回路散热器与检测回路连通;所述检测回路为气动回路,包括第一气阀(11)、第二气阀(12)、第三气阀(13)、第四气阀(14)、第五气阀(15)、第六气阀(16)、排气阀(17)、空气流量传感器(18)、标准漏孔测试样本(19)和测漏仪(20);所述高温散热部分(22)的两个所述管口分别与所述第六气阀(16)和所述第二气阀(12)连接;所述低温散热部分(21)的两个所述管口分别与所述第三气阀(13)和所述第四气阀(14)连接;所述第四气阀(14)的另一端与空压机连接,且所述第四气阀(14)与空压机之间设有所述空气流量传感器(18);所述第二气阀(12)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气阀(13)的另一端并联后与所述测漏仪(20)连接;所述第四气阀(14)与所述空气流量传感器(18)之间的管路至所述第二气阀(12)与所述第三气阀(13)并联后与所述测漏仪(20)连接的管路之间并接所述标准泄漏传感器(19),且所述标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俊超李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