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水热屏蔽套管及其给水热屏蔽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2589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给水热屏蔽套管,包括给水外管和给水内管,所述给水内管和给水内管连接形成一体,所述给水外管和给水内管之间设有屏蔽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给水热屏蔽套管,结构设计简单,易于加工制造,应用于高温高压换热设备实现给水与热侧高温介质的有效隔热,保障高温高压换热设备运行稳定和安全可靠。高温高压换热设备运行稳定和安全可靠。高温高压换热设备运行稳定和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给水热屏蔽套管及其给水热屏蔽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绝热给水套管
,特别是涉及一种给水热屏蔽套管及其给水热屏蔽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温高压热力设备主要指承受高温高压的换热设备,其广泛应用于能源、电力、化工、制药、石油等行业。由于换热设备结构尺寸的限制,为了充分的利用换热设备内部空间,给水管线多布置在热交换器内部。例如,直流蒸汽发生器给水下降管,给水自热交换器上部进入,经下降管到达下部腔室后,经过管板进入各传热管上升,并被高温流体加热。
[0003]由于换热器的主要换热单元是在传热管束,给水在进入传热管束之前的下降通道不希望吸收热量,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避免给水温度升高过多,直接导致在下降管局部汽化,气泡在下降管中返流;或者给水温度被加热到接近饱和温度,但在传热管入口节流件附近由于局部压力下降较大,发生汽化,进而发生汽蚀损坏节流件,同时也较易发生流动不稳定性;另一方面较低温度的给水在下降过程中吸收较多热量也会导致热侧的靠近给水下降管的高温流体温度降低,导致热侧局部温度梯度过大,不仅会导致管束传热效果不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给水热屏蔽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给水外管和给水内管,所述给水内管和给水内管连接形成一体,所述给水外管和给水内管之间设有屏蔽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热屏蔽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外管和给水内管之间形成密闭环隙空间,所述密闭环隙空间内抽真空或填充绝热防腐介质形成屏蔽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水热屏蔽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防腐介质为惰性气体介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热屏蔽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内管与给水外管上端通过给水入口接管(1)连接,所述给水内管与给水外管下端通过下管板(5)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热屏蔽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外管包括中心下降管外管(4)和上管板(3),所述给水内管包括中心下降管内管(2),所述中心下降管外管(4)包括上部中心下降管外管(4)和下部中心下降管外管(4),所述给水入口接管(1)外管下端与上部中心下降管外管(4)上端连接,所述上部中心下降管外管(4)下端与上管板(3)上端连接;所述上管板(3)下端与下部中心下降管外管(4)上端连接,所述下部中心下降管外管(4)下端与下管板(5)连接,所述给水入口接管(1)、上部中心下降管外管(4)、上管板(3)、下部中心下降管外管(4)和下管板(5)内壁形成密闭环隙空间,所述密闭环隙空间内设有中心下降管内管(2),所述中心下降管内管(2)上端与给水入口接管(1)内管下端连接,所述中心下降管内管(2)下端与下管板(5)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给水热屏蔽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入口接管(1)外管下端与上部中心下降管外管(4)上端焊接连接,所述上部中心下降管外管(4)下端与上管板(3)上端焊接连接,所述上管板(3)下端与下部中心下降管外管(4)上端焊接连接,所述下部中心下降管外管(4)下端与下管板(5)胀接和焊接;所述给水入口接管(1)内管下端与中心下降管内管(2)上端焊接连接,所述中心下降管内管(2)下端与下管板(5)胀接和焊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热屏蔽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下降管内管(2)为螺旋管、直管或附属套管。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巍王明伍施慧烈乐适王聪李净松罗垚
申请(专利权)人: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