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水稻的抑草直播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2569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生态水稻的抑草直播种植方法。其特征是在田块准备中,在第一次泡田结束后放干田里的水,再进行耕地耙平,再次放入水,保持水深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水稻的抑草直播种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水稻种植
,具体而言,本技术是一种无草害的生态水稻抑草直播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草害是水稻种植中最使人头痛的问题,杂草它会与水稻争夺肥料、水和阳光,如果任其疯长,水稻产量会大幅下降甚至绝收。为此水稻种植户不得不使用除草剂,由此造成农药在稻米中残留,损害了人体的健康,还提高了种植成本。因此,减小草害是广大农技工作者和农户一直想解决的问题,但收效甚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水稻种植中做好防止和减少草害发生以及提高稻米质量和口感的一种生态水稻的抑草直播种植方法。
[0004]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特征是:(1)田块准备:在农田中均匀地一次性施足水稻一生所需的农家肥量,在不放水的农田中进行翻耕,使农家肥与土壤充分搅拌均匀,将农家肥搅拌到25厘米左右深的土壤耕作层中;然后放水,并保持水深10厘米,浸泡时间30天,进行第一次泡田;在第一次泡田结束后放干田里的水,再进行耕地耙平,田面平整度
±
3厘米,再次放入水,保持水深10

20厘米,深水浸泡16至20天,进行第二次泡田,在经过第二次16~20天的浸泡中,使得原来耕地耙平时悬浮在水中细小的泥土颗粒逐步沉淀在稻田的表层,形成封闭杂草生长的浮泥层,稻田播种后就保证25天左右只长稻苗不长杂草;完成第二次泡田后,在播种前1天放尽田中的水,如个别地方有积水的浅水潭,用直径20厘米的水泥球系上绳索,让水泥球经过浅水潭,在田块表面拖出浅水沟,使浅水潭中的积水排出,完成播种前的田块准备工作;(2)稻种催芽:将稻种使用2%溶度的生石灰水浸泡48小时,取出后冲洗催芽,以稻种开口全部发白,露出胚芽,但稻种的芽长不能超过2毫米为标准;(3)播种:播种采用直播的方法,将催芽后的稻种直接喷或撒在准备好的田块表面,播种密度为每亩干稻种2.5

3.5公斤;(4)直播稻的管理:待直播的稻种发芽生长至2叶1芯时,开始给稻田灌水,首次灌水,要使用多个进水口慢流量灌入,以防进水冲坏幼苗,在正常不下雨的天气,每隔1~3天灌水一次,待直播稻苗长至15厘米以上时,水位灌溉至稻苗高度的55%

65%,连续8

10昼夜水位保持至稻苗高度的55%

65%,随着稻苗的生长,水位高度也随稻苗的生长也作相应的提高;当稻田进行连续8

10昼夜灌水浸泡后,让水位自然下降至田面基本无水时,然后再次灌水至稻苗高度的55%

65%后,让水位自然下降至田面基本无水时,然后再次灌水至稻苗高度的55%

65%,这样反复多次,利用高水位来抑制杂草的生长,直到稻苗长到封行,结束对稻苗的灌水抑草工作,以后的管理与普通种植水稻的方法相同,一直到收割。
[0005]所述的农家肥主要是指猪粪便、羊粪便、牛粪便、菜籽饼、豆饼、发酵过的禾杆、草
类。
[0006]本专利技术的生态水稻的抑草直播种植方法,在水稻种植前的田块通过二次泡田和水稻的大苗期采用超水深和超时常的浸泡,有效地抑制了稻田中杂草的生长,也杀死和控制了水稻的病虫害,尤其在第二次16~20天的浸泡时,使得原来耕地耙平时悬浮在水中细小的泥土颗粒逐步沉淀在稻田的表层,形成封闭杂草生长的浮泥层,土壤中的草籽被遏制在不适合其发芽生长的浮泥层下面,直播时,稻种播撒在浮泥层的上表面,没有触动(触破)己形成封闭杂草生长的浮泥层,这样就可以做到稻田播种后25天左右,只长稻苗不长杂草的效果,有效地遏制杂草的生长;在经过播种25天后,水稻已逐步长大封行,即使在25天后有少量的杂草长出,也由于水稻的分蘖长高、长大逐步封行,使得这些刚出土的矮小杂草照不到阳光,最终死亡,这就能够做到在水稻一生中不用或少用除草剂、杀虫剂农药。同时在田块的准备时,已一次性施足水稻一生所需的农家肥量,随着水稻根系在土壤中向下的生长,逐步吸收到土壤中更深层次的肥料,因此,在后期也不用再追加施用化肥了,大大减少人工劳动力,还原了水稻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生长,取消了以往人工使用化学制剂的弊端,提高了稻米的质量。水稻种子的直播种植方式,也省去了传统育秧、拔秧和插秧的繁重劳动,既为遏制杂草的生长也为实现生态自然水稻种植机械化、智能化产业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也解决了人们一直想解决而未曾解决的稻米质量问题。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经过第一次和第二次泡田,直播13天时稻苗在水稻田中的效果图;图2是只经过第一次泡田,直播13天时稻苗在水稻田中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依次是:(1)田块准备:在农田中均匀地一次性施足水稻一生所需的农家肥量,在本实施例采用250kg/亩的菜籽饼,在不放水的农田中进行翻耕,使农家肥与土壤充分搅拌均匀,将农家肥搅拌到25厘米左右深的土壤耕作层中;然后放水,并保持水深10厘米,浸泡时间30天,进行第一次泡田;在第一次泡田结束后放干田里的水,再进行耕地耙平,田面平整度
±
3厘米,再次放入水,保持水深10

20厘米,深水浸泡16至20天,进行第二次泡田,在经过第二次16~20天的浸泡中,使得原来耕地耙平时悬浮在水中细小的泥土颗粒逐步沉淀在稻田的表层,形成封闭杂草生长的浮泥层,稻田播种后就保证25天左右只长稻苗不长杂草;完成第二次泡田后,在播种前1天放尽田中的水,如个别地方有积水的浅水潭,用直径20厘米的水泥球系上绳索,让水泥球经过浅水潭,在田块表面拖出浅水沟,使浅水潭中的积水排出,完成播种前的田块准备工作;(2)稻种催芽:选用南粳46稻种,使用2%溶度的生石灰水浸泡48小时,取出后冲洗催芽,以稻种开口全部发白,露出胚芽,但稻种的芽长不能超过2毫米为标准;(3)播种:播种采用直播的方法(将稻种直接播在田里,直到成熟),将催芽后的稻种直接喷撒在准备好的田块中,播种密度为每亩干稻种2.5

3.5公斤; (4)直播稻的管理:待直播的稻种发芽生长至2叶1芯时,开始给稻田灌水,首次灌
水,要使用慢流量灌入,以防进水冲坏幼苗,在正常不下雨的天气,每隔1~3天灌水一次,待直播稻苗长至15厘米以上时,水位灌溉至稻苗高度的55%

65%,连续8

10昼夜水位保持至稻苗高度的55%

65%,随着稻苗的生长,水位高度也随稻苗的生长也作相应的提高;当稻田进行连续8

10昼夜灌水浸泡后,让水位自然下降至田面基本无水时,然后再次灌水至稻苗高度的55%

65%后,让水位自然下降至田面基本无水时,然后再次灌水至稻苗高度的55%

65%,这样反复多次,利用高水位来抑制杂草的生长,直到稻苗长到封行,结束对稻苗的灌水抑草工作,以后的管理与普通种植水稻的方法相同,一直到收割。当然农家肥还可以是猪粪便、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水稻的抑草直播种植方法, 其特征是:(1)田块准备:在第一次泡田结束后放干田里的水,再进行耕地耙平,田面平整度
±
3厘米,再次放入水,保持水深10

20厘米,深水浸泡16至20天,进行第二次泡田,在经过第二次16~20天的浸泡中,使得原来耕地耙平时悬浮在水中细小的泥土颗粒逐步沉淀在稻田的表层,形成封闭杂草生长的浮泥层,稻田播种后就保证25天左右只长稻苗不长杂草;完成第二次泡田后,在播种前1天放尽田中的水,如个别地方有积水的浅水潭,用直径20厘米的水泥球系上绳索,让水泥球经过浅水潭,在田块表面拖出浅水沟,使浅水潭中的积水排出,完成播种前的田块准备工作;(2) 播种:播种采用直播的方法,将催芽后的稻种直接喷或撒在准备好的田块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元荣袁骄艳袁明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水淹禾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