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云跳绳和跳绳运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2489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云跳绳和跳绳运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智能云跳绳,包括设有旋转头的手柄本体,设于手柄本体内部的计数电路,及与计数电路连接的控制电路,还包括与控制电路连接的蜂窝移动通信模块和心率传感器,及与蜂窝移动通信模块连接的身份识别卡;身份识别卡为芯片式结构或卡片式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蜂窝移动通信模块和心率传感器,能实现跳绳的实时远程通信,不再需要联接时要进行相应设置的WIFI模块或蓝牙模块,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且能实时检测用户的心率,以保证在安全的状态下进行运动,以防止运动过度或不合理的运动习惯给用户带来的损伤。智能云跳绳控制方法有助于实施校园一小时的运动计划,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效益和社会效益。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云跳绳和跳绳运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跳绳,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云跳绳和跳绳运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的中小学生因运动较少,导致体质欠佳。为此,不少学校倡导跳绳运动,进行校园一小时的运动计算。而跳绳运动是否达到最基础的要求,或者跳绳运动过程中,会不会出现意外,比如一次跳绳时间过多等原因,很及时获知。需要跳绳手柄具有通信功能。而目前这些具有通信功能的跳绳用的最多的是WIFI模块、蓝牙模块,用于实现跳绳手柄的跳绳运动数与学校的考试设备进行通信联接。然而,WIFI模块、蓝牙模块是近场通信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需要进行一定的设置,通过手机或者路由器等设备中转之后才能联网成功,实现远场通信,这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不便。
[0003]因此,有必要开发出新的跳绳,以实现快速联网,以便实现对使用者的跳绳运动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监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智能云跳绳和跳绳运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本专利技术智能云跳绳,包括设有旋转头的手柄本体,设于手柄本体内部的计数电路,及与所述计数电路连接的控制电路,还包括与控制电路连接的蜂窝移动通信模块和心率传感器,及与所述蜂窝移动通信模块连接的身份识别卡;所述身份识别卡为芯片式结构或卡片式结构。
[0007]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蜂窝移动通信模块连接的天线;所述蜂窝移动通信模块为NB-IoT窄带物联网模块;所述天线为内置天线和/或外置天线,所述内置天线包括PCB天线和/或PFC天线,所述外置天线为所述旋转头或嵌于所述手柄本体的外壳的金属片。
[0008]优选地,所述手柄本体包括相互螺钉联接或相互卡扣联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及设于所述上壳体、下壳体之间的电路板;所述上壳体和/或所述下壳体的内侧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电路板的定位槽。
[0009]本专利技术跳绳运动系统,包括服务器,及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的跳绳手柄;所述跳绳手柄为前述的智能云跳绳;所述智能云跳绳实时或定时与所述服务器进行通信。
[0010]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的监护端;所述监护端为平板电脑、PC电脑或手机;所述智能云跳绳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的指纹传感器,以识别用户的身份信息。
[0011]本专利技术智能云跳绳控制方法,采用前述的智能云跳绳,包括运动警示步骤:当心率传感器检测到的数值超过使用者相对应的安全心率值时,发出警示信号;所述警示信号为
振动信号和/或声音信号。
[0012]优选地,还包括运动提醒步骤:无计数信号输入时,控制电路进入休眠模式,所述休眠模式的时间超过休眠设定值时,输出提醒信号,所述提醒信号为显示信号、振动信号或声音信号。
[0013]本专利技术智能云跳绳控制方法,采用前述的跳绳运动系统,包括运动警示步骤:当心率传感器检测到的数值超过使用者相对应的安全心率值时,所述智能云跳绳发出警示信号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将警示信号发送至相对应的监护端;所述警示信号为振动信号和/或声音信号。
[0014]优选地还包括运动提醒步骤:无计数信号输入时,控制电路进入休眠模式,所述休眠模式的时间超过休眠设定值时,所述智能云跳绳发出提醒信号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将提醒信号发送至相对应的监护端;所述提醒信号为显示信号、振动信号或声音信号。
[0015]本专利技术智能云跳绳控制方法,采用前述的跳绳运动系统,所述智能云跳绳的控制电路设有运动量上传数据设定值,所述运动量上传数据设定值包括初学者设定值、中级设定值和高级设定值;
[0016]用户初始使用时以初学者设定值当作运动量上传时的参考值,运动量累计超过初学者设定值时,上传数据后将运动量清零;
[0017]初学者累计的运动量达到中级晋级设定量时,用户的身份转为中级用户的级别时,再以中级设定值当作运动量上传时的参考值,运动量累计超过中级设定值时,上传数据后将运动量清零;
[0018]中级用户累计的运动量达到高级晋级设定量时,用户的身份转为高级用户的级别时,再以高级设定值当作运动量上传时的参考值,运动量累计超过高级设定值时,上传数据后将运动量清零;
[0019]所述上传数据,是指单次运动或连续多次运动后的数据上传。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采用了蜂窝移动通信模块和心率传感器,能实现跳绳的实时远程通信,不再需要联接时要进行相应设置的WIFI模块或蓝牙模块,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且能实时检测用户的心率,以保证在安全的状态下进行运动,以防止运动过度或不合理的运动习惯给用户带来的损伤。还进一步采用了NB

IoT窄带物联网模块,具有易连接、速率快、成本低、功耗低的特点。还进一步地采用了外置天线或内置天线,以实现实时在线的通信联接。进一步地采用了上下壳体结构,易于生产安装,并采用了条状的电路板,夹设于上下壳体之间,易于固定联接。进一步采用了芯片式的用户识别卡(又叫用户识别模块),使其固定在电路板上,使用者不需要更换操作。进一步采用了卡片式的用户识别卡,装入迷你型的SIM卡槽内,可以由使用者自己来选择SIM卡。进一步地采用了卡片式结构的用户识别卡,插入于所述手柄本体设有的SIM卡插槽内,SIM卡插槽设于手柄本体远于旋转头的一端,也即设有充电接口的那一端,可以将SIM卡槽置于电路板,而在上下壳体之间的缝隙处设有对应于SIM卡槽的SIM卡插入口。可以设于充电接口的侧边,方便SIM卡插入口和充电接口同时增设一个防水盖板。进一步地采用了用来嵌入安装控制按钮的凹槽,可以使控制按钮易操作,但又不会引起误操作。进一步地采用喇叭或振动马达,可以输出提示信号。还采用了指纹传感器,以识别使用者的身份;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的心率传感器,以监控使用者的心率是否处于安全值以内。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智能云跳绳具体实施例一的平面示意图(芯片式用户识别卡);
[0022]图1A为图1实施例中的电路方框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智能云跳绳具体实施例二的平面示意图(卡片式用户识别卡);
[0024]图2A为图2实施例中的电路方框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智能云跳绳具体实施例三的立体示意图(带指纹传感器);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智能云跳绳具体实施例四的立体示意图(带指纹和心率传感器);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智能云跳绳具体实施例五的电路原理图(控制电路部分);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智能云跳绳具体实施例五的电路原理图(蜂窝移动通信模块部分);
[0029]图7为本专利技术跳绳运动系统具体实施例的方框结构图。
[0030]附图标记
[0031]10
ꢀꢀꢀꢀ
手柄本体
ꢀꢀꢀꢀꢀꢀꢀꢀꢀꢀꢀꢀꢀꢀꢀꢀꢀ
101
ꢀꢀꢀꢀꢀ
上壳体
[00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云跳绳,包括设有旋转头的手柄本体,设于手柄本体内部的计数电路,及与所述计数电路连接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控制电路连接的蜂窝移动通信模块和心率传感器,及与所述蜂窝移动通信模块连接的身份识别卡;所述身份识别卡为芯片式结构或卡片式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云跳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蜂窝移动通信模块连接的天线;所述蜂窝移动通信模块为NB-IoT窄带物联网模块;所述天线为内置天线和/或外置天线,所述内置天线包括PCB天线和/或PFC天线,所述外置天线为所述旋转头或嵌于所述手柄本体的外壳的金属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云跳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本体包括相互螺钉联接或相互卡扣联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及设于所述上壳体、下壳体之间的电路板;所述上壳体和/或所述下壳体的内侧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电路板的定位槽。4.跳绳运动系统,包括服务器,及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的跳绳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跳绳手柄为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智能云跳绳;所述智能云跳绳实时或定时与所述服务器进行通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跳绳运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的监护端;所述监护端为平板电脑、PC电脑或手机;所述智能云跳绳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的指纹传感器,以识别用户的身份信息。6.智能云跳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智能云跳绳,包括运动警示步骤:当心率传感器检测到的数值超过使用者相对应的安全心率值时,发出警示信号;所述警示信号为振动信号和/或声音信号。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云跳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运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天禄林善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培林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