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风振监测、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2422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31
一种基于BIM的风振监测方法,包括:采集目标建筑的信息、来流风的信息;根据目标建筑的信息,通过分析获得目标建筑的楼体的风振响应分析数据;通过模拟计算获得目标建筑的体型系数;将楼体的风振响应分析数据、目标建筑的体型系数以及来流风的信息通过使用结构振动超标概率计算方式,输出结构最大加速度响应分布概率数据;在基于目标建筑的信息、来流风的信息的BIM模型中表征结构最大加速度响应分布概率数据,并输出相应的预警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BIM来使得实时的目标建筑响应信息和来流风的信息进行可视化呈现,同时通过对风振数据的计算,在BIM中可视化动态呈现相应的风振响应信息,以及根据风振响应信息输出预警信息。以及根据风振响应信息输出预警信息。以及根据风振响应信息输出预警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BIM的风振监测、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振坚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的风振监测、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施工技术及建筑材料的不断创新使得高层建筑变的更轻、更柔、阻尼更小,结构的自振频率与强风的卓越频率更加接近,结构的风振响应加剧,风荷载和风振响应成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风效应会使结构发生较大弹塑性变形并对围护结构造成破坏,同时对人体的舒适度也有较大影响。
[0003]现场实测的方法由于其耗时较长且投入资金较大,试验组织和安排比较复杂,且由于难以人为的控制和改变地形和气象条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长期监测难度大,研究往往针对单一超限建筑,尤以超高层写字楼为最,忽略了更为广大的、对楼体风致摆动更为敏感的广大居民。
[0004]当前缺乏一种可以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便于工程师、设计师、管理者和技术研发人员等工程建设参与者使用的风振响应即时数据处理反馈系统,以进行结构监测和设计优化和技术研究。
[0005]本专利技术将建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风振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目标建筑的信息以及来流风的信息;其中,所述目标建筑的信息包括目标建筑的结构信息、结构加速度信息和位移信息;根据所述目标建筑的信息,通过分析获得所述目标建筑的楼体的风振响应分析数据;通过模拟计算获得所述目标建筑的体型系数;将所述楼体的风振响应分析数据、所述目标建筑的体型系数以及来流风的信息通过使用结构振动超标概率计算方式,输出结构最大加速度响应分布概率数据;在基于所述目标建筑的信息、所述来流风的信息的BIM模型中表征所述结构最大加速度响应分布概率数据,并输出相应的预警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振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建筑的信息,通过分析获得所述目标建筑的楼体的风振响应分析数据,包括:通过时域、频域、模态识别分析,计算获得所述目标建筑的楼体的风振响应分析数据,包括:通过北斗卫星信号授时时间与采集数据一一对应的方式,将不同测点数据传回后的时间序列,进行时间的一一对应,并将每一时刻不同测点的数据在同一时间点写入数据库,用于计算获得所述目标建筑的楼体的风振响应分析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振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计算获得所述目标建筑的体系系数,包括:通过风洞试验、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来获得所述目标建筑的体型系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振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时采集目标建筑的信息以及来流风的信息通过5G数据通道传输;所述来流风的信息包括收录来自天气预报信息、实时风速信息、实时风向。5.一种基于BIM的风振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目标建筑的信息以及来流风的信息;其中,所述目标建筑的信息包括目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祖公博李奇志乔会丹张乐乐陈飞曹众陈冬杨振刘余勇黄周敏阳华林宇静秦卿成铭张威王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