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建筑木结构柱脚修复辅助用的支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辅助机构
,具体为一种古建筑木结构柱脚修复辅助用的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国的很多古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历史意义,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科学价值。和其他一切历史文物一样,古建筑的价值就在于其历史遗留性,其不可能再生产、再建造,一经破坏就无法挽回。然而,古建筑在历经岁月沧桑的保存过程中,由于人为和自然力的破坏经受不同程度的损坏,其中最常见的损坏就是古建筑木结构支柱变形或者腐朽开裂。若不及时进行修复,可能会导致整个古建筑受力不均匀而坍塌。
[0003]传动的修复方式为将整个支柱跟换,用新的木支柱代替,但这样的方式存在一些弊端:第一成本高,工程较大,拆卸更换起来非常麻烦;第二若木结构支柱只有一小部分开裂、变形,将整个支柱更换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为此需要一种新型的修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木结构柱脚修复辅助用的支护装置,对木柱(10)进行维护,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1),所述支撑台(1)上方设有定位环(2),所述支撑台(1)与定位环(2)均包围在木柱(10)外侧,支撑台(1)与定位环(2)之间对称连接有两个竖管(3),两个竖管(3)之间等角度设有多个竖杆(4),所述竖管(3)、竖杆(4)组成护套分布在木柱(10)外,护套外套有橡胶圈(5);在木柱(10)损坏、腐朽处开挖出修理槽(101),在修理槽(101)内放置内垫组件,内垫组件用于代替损坏、腐朽木质支撑整个木柱(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木结构柱脚修复辅助用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垫组件包括支撑块(6)和螺杆(7),支撑块(6)四周铰接有四个支杆(61),四个支杆(61)上下对称布置,支杆(61)侧边对称设有弹簧(62),弹簧(62)上端与上支杆(61)连接,弹簧(62)下端与下支杆(61)连接,所述弹簧(62)始终处于受到挤压状态,令支杆(61)与修理槽(101)内壁抵触,螺杆(7)枢接在支撑块(6)中央轴线处,支撑块(6)侧边连接有弧条(63),弧条(63)远离支撑块(6)一端刺入木柱(10)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古建筑木结构柱脚修复辅助用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7)中央处开设有方形孔(71),螺杆(7)远离修理槽(101)一侧设有遮板(8),遮板(8)朝内一侧连接有连杆(82),连杆(82)与方形孔(71)插接,连杆(82)朝内一侧对称设有卡扣(83),卡扣(83)与弧条(63)卡接,所述遮板(8)开设有孔洞(81),遮板(8)用于将修理槽(101)封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红雨,王丽佳,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