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症征诊断模型构建及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2164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急性冠脉综合症征诊断模型构建及应用方法。所述构建方法包括:收集胸痛病人入院时的血液样本以及临床数据,使用EDTA抗凝管对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将离心后得到的血浆样本分装存储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急性冠脉综合症征诊断模型构建及应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诊断模型
,尤其涉及一种急性冠脉综合症征诊断模型构建及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急性冠脉综合症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新近的报道显示每年在美国约有140万人发病,而这个数字在中国高达250万。就人群而言约有30%的人在一生中可能暴露在ACS的风险之下。
[0003]血液循环生物标志物在ACS的诊断建立、治疗决策以及预后评价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传统的生物标志物也存在着有待完善和改进的方面。首先,传统的冠状动脉疾病危险因素不能充分区分动脉硬化斑块不稳定易感的患者与良性病变患者。而斑块不稳定恰恰是严重心血管事件的最重要原因。目前所通用的心血管事件风险模型和传统脂质分子检测如LDL

C,non

HDL,ApoB等,均只能预测相当长时间如10年内复合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大小,这样的预警机制对于斑块不稳定易感人群来说显得过于消极和模棱两可,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性冠脉综合症征诊断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胸痛病人入院时的血液样本以及临床数据,其中,所述胸痛病人包括ACS胸痛病人和Non

ACS胸痛病人,所述临床数据包括传统临床指标数据和肌钙蛋白数据;使用EDTA抗凝管对所述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将离心后得到的血浆样本分装存储在

80℃冰箱中;对血浆样本进行蛋白沉淀后,振荡、离心取上清进样,先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将血浆样本中的12种神经酰胺分离,再利用质谱仪通过质谱同位素内标定量法建立校准曲线,对所有血浆样本检测12个神经酰胺分子浓度值;以所述12个神经酰胺分子浓度值数据、传统临床指标数据和肌钙蛋白数据作为样本数据,进行逻辑回归的线性模型的拟合,线性模型的拟合形式如下:其中,p值为样本属于ACS的概率值,为对数优势比,β0为截距,x
i
为纳入的各种变量,β
i
为斜率,p取值范围在[0,1]之间,对[0,1]划分i个百分位数,i等于样本数目,每个百分位数对应一个阈值;计算每一个阈值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敏感性为Y轴,特异性为X轴,根据i个阈值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绘制ROC曲线;根据约登指数计算ROC曲线最佳阈值,其中,约登指数=max(敏感性+特异性

1),得到急性冠脉综合症征诊断模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为UPLCI

Class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所述质谱仪为Waters Xevo TQ

S质谱仪。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将血浆样本中的12种神经酰胺分离的步骤中,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如下:流动相A:水,含0.1%甲酸;流动相B:乙腈/异丙醇,4/3,v/v;含0.1%甲酸;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2.1
×
50mm,1.7μm;采用梯度洗脱的方式;流速为0.4mL/min,柱温为40℃,进样体积为1μL。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质谱仪通过质谱同位素内标定量法的步骤中,质谱条件如下: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检测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的质谱扫描模式;喷雾电压为3.0kV;去溶剂温度为120℃;雾化气温度为400℃,雾化气流速为800L/h,锥孔气流速为150L/h,同时监测以下目标物:Cer(d18:1/16:0)(m/z 538.40

264.37);Cer(d18:1/18:0)(m/z 566.44

264.37);Cer(d18:1/24:0)(m/z 650.56

264.37);Cer(d18:1/24:1(15Z))(m/z 648.50

264.38);Cer(d18:1/14:0)(m/z 510.40

26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晓亮李美娟周岳张伟郑可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品生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