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组件、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200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17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芯组件、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电芯组件包括卷绕设置的正极片、负极片、隔离膜及第一正极极耳和第一负极极耳。隔离膜设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第一正极极耳电连接于正极片。第一负极极耳电连接于负极片,第一负极极耳与第一正极极耳绝缘的固定连接,使得第一负极极耳与第一正极极耳能够相互加固。沿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上,第一正极极耳伸出于正极片的投影与第一负极极耳伸出于负极片的投影有重叠。上述电芯组件通过第一正极极耳和第一负极极耳绝缘的叠置,可提高第一正极极耳和第一负极极耳的抗折能力,提高电芯组件的抗震能力。的抗震能力。的抗震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芯组件、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芯
,特别涉及一种电芯组件、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芯的正极耳多采用铝材质制成,由于铝具有易弯折的特性,使得电芯在跌落或受冲击时极易发生正极耳弯折或断裂的情况,有可能影响电芯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电芯组件,以改善正极耳抗折的能力。
[0004]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组件,包括卷绕设置的正极片、负极片、隔离膜、第一正极极耳和第一负极极耳。隔离膜设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第一正极极耳电连接于正极片。第一负极极耳电连接于负极片,第一负极极耳与第一正极极耳绝缘的固定连接,使得第一负极极耳与第一正极极耳能够相互加固。沿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上,第一正极极耳伸出于正极片的投影与第一负极极耳伸出于负极片的投影有重叠。上述电芯组件通过第一正极极耳和第一负极极耳绝缘的叠置连接,可提高第一正极极耳和第一负极极耳的抗折能力,提高电芯组件的抗震能力。
[000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上,第一正极极耳伸出于正极片的投影面积为S1,第一正极极耳伸出于正极片的部分和第一负极极耳伸出于负极片部分的重叠面积为S0,其中,25%≤S0/S1≤100%,可通过第一负极极耳改善第一正极极耳的抗折能力。
[000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40%≤S0/S1≤100%。
[000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60%≤S0/S1≤100%。
[000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芯组件还包括第一绝缘件,第一绝缘件至少部分设于第一正极极耳和第一负极极耳之间,第一正极极耳和第一负极极耳通过第一绝缘件绝缘连接,可减少第一正极极耳和第一负极极耳发生接触短路的风险。
[000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正极片包括第一集流体和第一活性层,第一活性层设于第一集流体表面。正极片设有第一凹部,第一凹部的底部为第一集流体,第一凹部的周侧为第一活性层。第一正极极耳至少部分设于第一凹部内,第一正极极耳连接于第一集流体。
[00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负极片包括第二集流体和第二活性层,第二活性层设于第二集流体表面。负极片设有第二凹部,第二凹部的底部为第二集流体,第二凹部的周侧为第二活性层。第一负极极耳至少部分设于第二凹部内,第一负极极耳连接于第二集流体。
[00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正极片具有第一卷绕起始端和第一卷绕末端,第一卷绕起始端包括第一集流体,第一卷绕末端包括第一集流体。第一正极极耳连接于第一卷绕起始端的第一集流体,或,第一正极极耳连接于第一卷绕末端的第一集流体。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负极片具有第二卷绕起始端和第二卷绕末端,第二卷绕起始端包括第二集流体,第二卷绕末端包括第二集流体。第一负极极耳连接于第二卷绕
起始端的第二集流体,或,第一负极极耳连接于第二卷绕末端的第二集流体。
[00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芯组件还包括第二正极极耳,第二正极极耳电连接于正极片。多个电极极耳可提升电芯组件的充放电速度。
[00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正极片包括第一集流体和第一活性层,第一活性层设于第一集流体表面。正极片设有第三凹部,第三凹部的底部为第一集流体,第三凹部的周侧为第一活性层。第二正极极耳至少部分设于第三凹部内,第二正极极耳连接于第一集流体。
[00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正极片具有第一卷绕起始端和第一卷绕末端,第一卷绕起始端包括第一集流体,第一卷绕末端包括第一集流体。第二正极极耳连接于第一卷绕起始端的第一集流体,或,第二正极极耳连接于第一卷绕末端的第一集流体。
[00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芯组件还包括第二负极极耳,第二负极极耳电连接于负极片,第二负极极耳与第二正极极耳绝缘连接。沿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上,第二负极极耳伸出于负极片的投影与第二正极极耳伸出于正极片的投影有重叠。多个电极极耳可提升电芯组件的充放电速度。第二正极极耳和第二负极极耳绝缘的叠置,可提高第二正极极耳和第二负极极耳的抗折能力,提高电芯组件的抗震能力。
[001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上,第二正极极耳伸出于正极片的投影面积为S2,第二正极极耳伸出于正极片的部分和第二负极极耳伸出于负极片部分的重叠面积为S3,其中,25%≤S3/S2≤100%,可通过第二负极极耳改善第二正极极耳的抗折能力。
[001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40%≤S3/S2≤100%。
[001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60%≤S3/S2≤100%。
[002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芯组件还包括第二绝缘件,第二绝缘件至少部分设于第二正极极耳和第二负极极耳之间,第二正极极耳和第二负极极耳通过第二绝缘件绝缘连接,可减少第二正极极耳和第二负极极耳发生接触短路的风险。
[002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负极片包括第二集流体和第二活性层,第二活性层设于第二集流体表面。负极片设有第四凹部,第四凹部的底部为第二集流体,第四凹部的周侧为第二活性层。第二负极极耳设于第四凹部内,第二负极极耳连接于第二集流体。
[002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负极片具有第二卷绕起始端和第二卷绕末端,第二卷绕起始端包括第二集流体,第二卷绕末端包括第二集流体。第二负极极耳连接于第二卷绕起始端的第二集流体,或,第二负极极耳连接于第二卷绕末端的第二集流体。
[002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正极极耳具有第一表面,第一表面位于背离第一凹部底部的一侧;电芯组件还包括第一绝缘胶,第一绝缘胶贴覆于第一表面,可提高第一正极极耳与第一集流体的连接可靠性。
[002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负极极耳具有第二表面,第二表面位于背离第二凹部底部的一侧;电芯组件还包括第二绝缘胶,第二绝缘胶贴覆于第二表面,可提高第一负极极耳与第二集流体的连接可靠性。
[002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正极极耳具有第三表面,第三表面位于背离第三凹部底部的一侧;电芯组件还包括第三绝缘胶,第三绝缘胶贴覆于第三表面,可提高第二正极极耳与第一集流体的连接可靠性。
[002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负极极耳具有第四表面,第四表面位于背离第四
凹部底部的一侧;电芯组件还包括第四绝缘胶,第四绝缘胶贴覆于第四表面,可提高第二负极极耳与第二集流体的连接可靠性。
[0027]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电芯组件。上述电芯组件通过第一正极极耳和第一负极极耳绝缘的叠置,可提高第一正极极耳和第一负极极耳的抗折能力,提高电芯组件的抗震能力。
[0028]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电化学装置。上述电芯组件通过第一正极极耳和第一负极极耳绝缘的叠置,可提高第一正极极耳和第一负极极耳的抗折能力,提高电芯组件的抗震能力。
附图说明
[0029]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组件,包括卷绕设置的正极片、负极片和隔离膜,所述隔离膜设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正极极耳,电连接于所述正极片;第一负极极耳,电连接于所述负极片,所述第一负极极耳与所述第一正极极耳绝缘的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负极极耳与所述第一正极极耳能够相互加固;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正极极耳伸出于所述正极片的投影与所述第一负极极耳伸出于所述负极片的投影有重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正极极耳伸出于所述正极片的投影面积为S1,所述第一正极极耳伸出于所述正极片的部分和所述第一负极极耳伸出于所述负极片部分的重叠面积为S0,其中,25%≤S0/S1≤10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40%≤S0/S1≤100%。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60%≤S0/S1≤10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正极极耳和所述第一负极极耳之间,所述第一正极极耳和所述第一负极极耳通过所述第一绝缘件绝缘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包括第一集流体和第一活性层,所述第一活性层设于所述第一集流体表面;所述正极片设有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的底部为所述第一集流体,所述第一凹部的周侧为所述第一活性层;所述第一正极极耳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凹部内,所述第一正极极耳连接于所述第一集流体。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包括第二集流体和第二活性层,所述第二活性层设于所述第二集流体表面;所述负极片设有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的底部为所述第二集流体,所述第二凹部的周侧为所述第二活性层;所述第一负极极耳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二凹部内,所述第一负极极耳连接于所述第二集流体。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具有:第一卷绕起始端,所述第一卷绕起始端包括第一集流体;第一卷绕末端,所述第一卷绕末端包括所述第一集流体;所述第一正极极耳连接于所述第一卷绕起始端的所述第一集流体,或,所述第一正极极耳连接于所述第一卷绕末端的所述第一集流体。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具有:第二卷绕起始端,所述第二卷绕起始端包括第二集流体;第二卷绕末端,所述第二卷绕末端包括所述第二集流体;
所述第一负极极耳连接于所述第二卷绕起始端的所述第二集流体,或,所述第一负极极耳连接于所述第二卷绕末端的所述第二集流体。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正极极耳,所述第二正极极耳电连接于所述正极片。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包括第一集流体和第一活性层,所述第一活性层设于所述第一集流体表面;所述正极片设有第三凹部,所述第三凹部的底部为所述第一集流体,所述第三凹部的周侧为所述第一活性层;所述第二正极极耳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三凹部内,所述第二正极极耳连接于所述第一集流体。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贝贝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