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1900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14
一种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装置,包括中空的螺钉本体和螺丝刀,螺钉本体的一端设置为头端,螺钉本体的另一端设置为尾端,螺钉本体的直径从头端向尾端递减,在头端和尾端处的螺钉本体上均设置有螺纹部;在头端处的螺钉本体的端部设置有螺钉斜面,在螺钉斜面上还设置有内凹的凹槽;螺丝刀为空心设计,包括刀柄和刀杆,刀杆的一端与刀柄固定连接,刀杆的另一端的直径大于螺钉斜面处的螺钉本体的直径,并设置有与螺钉斜面相匹配的刀杆斜面,在刀杆斜面处的刀杆上还固定连接有与凹槽配合的刀头。本申请治疗股骨颈骨折,在术后髋关节活动时不会出现螺钉本体与髂胫束摩擦的现象,从而避免出现影响髋关节活动的相关症状,促进股骨颈骨折的愈合。合。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类生活用品,尤其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股骨颈骨折是最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常发生于因身体机能下降而不慎摔倒的中老年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由交通伤、高处坠落伤以及其他较高暴力因素导致的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也逐年增加。研究表明,股骨颈骨折的不愈合率和股骨头坏死率甚至高达60%以上,是目前临床治疗的主要难题。
[0003]对于小于60岁的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或是骨骼质量较好的老年患者,采用三枚螺钉本体固定仍是目前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案,但由于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螺钉本体大多具有一个比较大的螺钉头,螺钉头上无螺纹,无法随着螺钉本体而进入股骨外侧皮质内,因而滞留于股骨外侧皮质外。这样,患者在术后活动股骨颈骨折侧的髋关节时,滞留于股骨外皮质外的螺钉头部分,容易与髂胫束发生摩擦,导致患者出现酸胀、疼痛、不适、甚至反复摩擦出现滑囊炎等症状和并发症,严重影响术后髋关节的活动和康复,增加股骨颈骨折术后的不愈合率和股骨头坏死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装置,能够避免术后出现螺钉本体的螺钉头与髂胫束之间的摩擦,从而避免术后出现影响髋关节活动的相关症状,降低股骨颈骨折术后的不愈合率和股骨头坏死率。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装置,包括中空的螺钉本体,螺钉本体的一端设置为头端,螺钉本体的另一端设置为尾端,螺钉本体的直径从头端向尾端递减,在头端和尾端处的螺钉本体上均设置有螺纹部;在头端处的螺钉本体的端部设置有螺钉斜面,在螺钉斜面上还设置有内凹的凹槽。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装置,所述螺钉斜面的倾斜角度为130
°

[000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装置,头端处的螺纹部的螺纹的螺距小于尾端处的螺纹部的螺纹的螺距。
[0008]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装置,所述凹槽的纵切面呈梯形,底部的横截面呈内六角形。
[0009]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装置,还包括一个螺丝刀,所述的螺丝刀包括刀柄和刀杆,刀杆的一端与刀柄固定连接,刀杆的另一端的直径大于螺钉斜面处的螺钉本体的直径,并设置有与螺钉斜面相匹配的刀杆斜面,在刀杆斜面处的刀杆上还固定连接有与凹槽配合的刀头,在螺丝刀的轴心留有克氏针导针孔。
[0010]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装置,所述刀柄和刀杆均为一端大一端小结构,刀杆较大的一端与刀柄较小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装置,并设计了一种与之相匹配的螺丝刀,能够有效避免出现螺钉本体的螺钉头与髂胫束的摩擦,从而避免术后出现影响髋关节活动的相关症状,降低股骨颈骨折术后的不愈合率和股骨头坏死率,促进股骨颈骨折的愈合。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螺钉本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螺钉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螺丝刀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螺丝刀的结构侧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螺丝刀与螺钉本体的结构匹配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使用状态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使用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参照图1

7,一种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装置,包括中空的螺钉本体1,螺钉本体1的一端设置为头端2,螺钉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为尾端3,螺钉本体1的直径从头端2向尾端3递减,在头端2和尾端3处的螺钉本体1上均设置有螺纹部4,其中,尾端3处螺纹部螺距较大的螺纹便于将螺钉本体1拧入股骨颈骨折远端及股骨头的松质骨内,头端2处螺纹部螺距较小的螺纹便于增大螺钉本体1与股骨颈骨折近端股骨外侧皮质的摩擦力,保证螺钉本体1的牢固性,进而更好地对股骨颈骨折处进行固定,以促进股骨颈骨折的愈合;在头端2处的螺钉本体1的端部设置有螺钉斜面5,在螺钉斜面5上还设置有内凹的凹槽11;优选的,所述螺钉斜面5的倾斜角度为130
°
,即螺钉斜面5与螺钉本体1轴向的夹角为130
°
,如图1所示,∠A=130
°
,使得刀杆斜面9与螺钉斜面5相匹配,便于更好地与股骨颈的颈干角(股骨干纵轴线和股骨颈轴线内下方夹角)相配合,因为成人股骨颈的颈干角大约为130
°
。此设计使得在螺钉本体1拧入股骨颈后可以与股骨外侧皮质正好平齐,避免螺钉本体1的头端2残留于股骨外侧皮质外侧与髂胫束之间出现摩擦的现象,进而避免出现影响髋关节活动的相关症状,促进股骨颈骨折的愈合;优选的,所述凹槽11的纵切面呈梯形,底部的横截面呈内六边形,与螺钉本体1的纵径相互垂直,刀头8呈六角形结构,与凹槽11相匹配,便于两者相互配合顺时针将螺钉本体1拧入发生骨折的股骨颈内部,利用螺钉本体1对股骨颈骨折处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一个螺丝刀,该螺丝刀为空心设计,内部轴心留有克氏针导针孔10,便于克氏针导针通过,该螺丝刀包括刀柄6和刀杆7,刀杆7的一端与刀柄6固定连接,刀杆7的另一端的直径设计为较螺钉斜面处的螺钉本体1直径略大,当螺钉头部刚好拧入股骨外侧皮质时,螺丝刀刀杆7与股骨外侧骨皮质接触,此时股骨外侧骨皮质对刀杆7的刀杆斜面9形成的阻挡面,能有效阻挡螺丝刀的前进,从而避免螺钉本体1的头端2过度拧入股骨外侧皮质的现象,刀杆7设置有与螺钉斜面5相匹配的刀杆斜面9,在刀杆斜面9处的刀杆7上还固定连接有与凹槽11配合的刀头8,便于手持刀柄6,利用刀头8与凹槽11配合,使得刀杆斜面9与螺钉斜面5相配合,更好地对螺钉本体进行拧入操作;所述刀柄6和刀杆7均为一端大一端小结构,刀杆7较大的一端与刀柄6较小的一端固定连接,刀柄6一端大一端小,有利于操作者把持,刀头8固定连接在刀杆7较小的一端,刀杆7较小一端的直径与螺钉本体的尾端3内径相匹配,刀头8的结构与凹槽11的结构相匹配,便于刀头8与凹槽11配合,更好地将螺钉本体拧入发生骨折的股骨颈内部;头端2处的螺纹部4的螺纹的螺距小于尾端3处的螺纹部4的螺纹的螺距,使得螺钉本体尾端3更容易拧入股骨颈骨折远端和股骨头的松质骨内,增加螺钉本体的头端2与股骨颈骨折近端股骨外侧皮质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提高螺钉本体安装的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装置,包括中空的螺钉本体,其特征在于:螺钉本体的一端设置为头端,螺钉本体的另一端设置为尾端,螺钉本体的直径从头端向尾端递减,在头端和尾端处的螺钉本体上均设置有螺纹部;在头端处的螺钉本体的端部设置有螺钉斜面,在螺钉斜面上还设置有内凹的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斜面的倾斜角度为13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头端处的螺纹部的螺纹的螺距小于尾端处的螺纹部的螺纹的螺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进陈天宁霍凯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