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186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具备:马达,其具有沿着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第一中心轴线配置的马达轴;外壳,其能够贮存油,具有收纳所述马达的第一收纳部;以及液冷部,其在内部流动有制冷剂液,与逆变器单元热接触地配置,该逆变器单元与所述马达电连接,所述第一收纳部具有:接触部,其与所述液冷部热接触;圆筒部,其沿所述马达的轴向延伸;以及突出部,其从所述圆筒部朝向所述马达的径向外侧突出,并且形成所述接触部,所述圆筒部、所述突出部、所述液冷部以及所述逆变器单元在所述马达的径向上排列。上排列。上排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装置
[0001]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780049270.3(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7/028549)、申请日为2017年08月07日、专利技术名称为“驱动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3]已知具备贮存润滑用流体的壳体的旋转电机,该润滑用流体用于润滑与冷却定子以及转子等。例如,在日本特开2013

055728号公报中,记载了搭载于车辆的旋转电机。
[0004]在上述旋转电机中,为了高效地冷却定子等,优选对供给到定子等的润滑用流体进行冷却,从而降低润滑用流体的温度。作为对供给到定子等的润滑用流体进行冷却的方法,例如,可以考虑在将贮存在壳体中的润滑用流体供给到定子等的油路的中途设置冷却装置,通过冷却装置对润滑用流体进行冷却的方法。
[0005]但是,在该方法中,由于润滑用流体仅在通过冷却装置的期间被冷却,有时无法对润滑用流体进行充分的冷却。而且,由于需要另外设置用于冷却润滑用流体的冷却装置,因此存在旋转电机容易大型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具有能够对冷却用的油进行充分的冷却并且能够抑制大型化的构造。
[0007]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装置的一个方式具备:马达,其具有沿着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第一中心轴线配置的马达轴;外壳,其能够贮存油,具有收纳所述马达的第一收纳部;以及液冷部,其在内部流动有制冷剂液,与逆变器单元热接触地配置,该逆变器单元与所述马达电连接,所述外壳具有与所述液冷部热接触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贮存在所述外壳中的油的液面靠下侧的位置。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对冷却用的油进行充分的冷却并且能够抑制大型化的构造的驱动装置。
[0009]由以下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0011]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0012]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图,是沿图2中的线III-III的局部剖视图。
[0013]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0014]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汇流条的一部分的图。
[0015]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却部的图,是沿图4中的线VI-VI的剖视图。
[0016]图7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0017]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0018]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0019]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0020]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0021]图12是示出各个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冷却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各图中适当地示出的Z轴方向是以正侧为上侧,负侧为下侧的铅垂方向Z。Y轴方向是与Z轴方向垂直的方向。X轴方向是与Z轴方向和Y轴方向双方垂直的方向。Y轴方向相当于第一方向。Y轴方向的负侧相当于第一方向的一侧。在下面的说明中,将Y轴方向简称为“第一方向Y”,将Y轴方向的负侧称为“第一方向一侧”,将Y轴方向的正侧称为“第一方向另一侧”。
[0023]而且,X轴方向为各图中适当地示出的第一中心轴线J1延伸的一个方向。即第一中心轴线J1的轴向是与铅垂方向Z和第一方向Y双方垂直的方向。在下面的说明中,将X轴方向简称为“轴向X”,将X轴方向的负侧称为“轴向一侧”,将X轴方向的正侧称为“轴向另一侧”。而且,将以第一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第一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
[0024]另外,铅垂方向、上侧以及下侧仅是为了对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说明的名称,实际的配置关系等也可以是用这些名称表示的配置关系等之外的配置关系等。
[0025]<第一实施方式>
[0026]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具备外壳20、马达30、逆变器单元40、汇流条70、液冷部50、配管部61、62以及差动装置80。外壳20收纳马达30和差动装置80。如图3所示,外壳20具有第一收纳部21和第二收纳部22。
[0027]第一收纳部21收纳马达30。第一收纳部21具有圆筒部21a和突出部21b。圆筒部21a呈沿轴向X延伸的大致圆筒状。在图3中,突出部21b下侧稍微倾斜地从圆筒部21a朝向第一方向一侧突出。突出部21b的与轴向X垂直的截面形状呈随着远离圆筒部21a宽度减小的梯形。
[0028]在下面的说明中,将与突出部21b突出的方向平行的方向称为突出方向P,在各图中作为P轴方向来示出。突出方向P是相对于铅垂方向Z稍微向第一方向另一侧倾斜的方向。而且,将与突出方向P和轴向X双方垂直的方向称为宽度方向W,在各图中作为W轴方向来示出。宽度方向W是相对于第一方向Y稍微向下侧倾斜的方向。而且,将突出方向P的正侧称为突出方向上侧,将突出方向P的负侧称为突出方向下侧。
[0029]另外,例如在图4等将突出方向P作为上下方向示出的图中,油O的液面OS1是作为突出方向P与铅垂方向Z平行时的状态而示意性地示出。即,在将突出方向P作为上下方向示出的图中,油O的液面OS1作为与突出方向P垂直的面来示出。
[0030]第二收纳部22收纳差动装置80。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收纳部22配置于第一收纳
部21的轴向另一侧。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收纳部22沿第一方向Y延伸,比第一收纳部21向第一方向另一侧突出。虽然省略了图示,第一收纳部21的内部与第二收纳部22的内部在第一收纳部21与第二收纳部22的连接部,即第一收纳部21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连接。第二收纳部22的下端部配置于比第一收纳部21的下端部靠下侧的位置。
[0031]如图3所示,外壳20能够贮存油O。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收纳部21与第二收纳部22能够分别贮存油O。在图3中,贮存在第一收纳部21的油O的液面OS1位于比贮存在第二收纳部22的油O的液面OS2靠上侧的位置。
[0032]马达30具有:沿第一中心轴线J1配置的马达轴31,该第一中心轴线J1沿一个方向,即轴向X延伸;转子铁芯32;以及定子33。转子铁芯32固定于马达轴31。转子铁芯32呈固定于马达轴31的外周面的圆环状。转子铁芯32配置于比贮存在第一收纳部21的油O的液面OS1靠上侧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转子铁芯32浸入到贮存在第一收纳部21的油O中。由此,在转子铁芯32旋转时,能够抑制油O成为转子铁芯32的旋转阻力。
[003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收纳部21中的油O的液面OS1的上限例如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装置,其具备:马达,其具有沿着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第一中心轴线配置的马达轴;外壳,其能够贮存油,具有收纳所述马达的第一收纳部;以及液冷部,其在内部流动有制冷剂液,与逆变器单元热接触地配置,该逆变器单元与所述马达电连接,所述第一收纳部具有:接触部,其与所述液冷部热接触;圆筒部,其沿所述马达的轴向延伸;以及突出部,其从所述圆筒部朝向所述马达的径向外侧突出,并且形成所述接触部,所述圆筒部、所述突出部、所述液冷部以及所述逆变器单元在所述马达的径向上排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接触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贮存在所述外壳中的油的液面靠下侧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液冷部固定于所述突出部的下端部,所述逆变器单元具有与所述液冷部的下侧热接触地配置的第一逆变器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将与所述突出部突出的方向平行的方向设为突出方向,所述突出方向是相对于铅垂方向向第一方向另一侧倾斜的方向,所述圆筒部、所述突出部、所述液冷部以及所述逆变器单元沿着所述突出方向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突出部的与所述马达的轴向垂直的截面形状为宽度随着远离圆筒部而减小的梯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液冷部具有壳体和散热器,该壳体向突出方向下侧开口,所述壳体的突出方向下侧的开口被散热器覆盖。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突出方向垂直的板状的顶板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康夫右田贵之石川勇树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