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兆慧专利>正文

一种临床产科的产后恢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1807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临床产科的产后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立柱、下扶手杆、升降机构、防护按摩装置、上训练机构和下训练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防护按摩装置整体下移,能够使产妇位于框体内侧,从而确保了训练时候的防护效果;设置的上训练机构,便于产妇通过拉杆或拉环进行上肢力量的训练,也就提高了上肢训练的效果;设置的防护按摩装置,不仅能够提高了产妇训练时候的防护效果,另外启动电机二能够驱使连接板横向反复振动,当产妇靠在按摩块上面能够通过振动加快脂肪燃烧,从而减少了赘肉产生,也就提高了被动训练的效果;设置的下训练机构,能够通过电机三带动活动座整体旋转摆动,从而有助于下肢血液的循环,也就提高了下肢训练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产科的产后恢复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临床产科的产后恢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产后恢复,是指女性在生产完毕之后,常常会因为身体过于虚弱而需要一定的恢复和保养,而这种恢复和保养被称之为产后恢复,依靠专业的医疗保障,产后恢复包含的主要方面有营养健康产品恢复和心理辅导恢复,女性在恢复期间一定要注意营养饮食的均衡和心理的调节,产后的女性身体比较虚弱,需要恢复锻炼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目前大多分娩后的产妇腹部会产生赘肉,生完孩子后的产妇身体较弱,而大多产妇不重视康复训练,肌肉的锻炼需要一定的体力,若不采用器材辅助锻炼,很难坚持下去,使得产后恢复期加长,不利于产妇产后恢复,而现有的临床产科的产后恢复训练装置使用时比较麻烦和不便,另外防护的效果也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临床产科的产后恢复训练装置,解决了现有的临床产科的产后恢复训练装置使用时比较麻烦和不便,另外防护的效果也比较差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临床产科的产后恢复训练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底座、立柱、下扶手杆、升降机构、防护按摩装置、上训练机构和下训练机构;所述底座左上侧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底座中央内部设有下训练机构;所述下扶手杆为两个,两个所述下扶手杆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上面右侧前后位置,两个所述下扶手杆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在立柱下侧前后位置;所述升降机构下侧设在立柱右侧内部,所述升降机构右侧与防护按摩装置左侧固定连接;所述上训练机构左侧与立柱右上侧固定连接。
[0005]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机构的具体结构包括导槽、螺杆、端盖、电机一和升降座;所述导槽呈竖向设在立柱右侧内部,所述导槽上侧开口处固定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所述螺杆活动连接在导槽中央,所述螺杆上侧中心与电机一下侧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座外部呈竖向活动连接在导槽内部,所述升降座右侧与防护按摩装置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座左侧中央设置的螺纹孔与螺杆相连接。
[0006]作为优选,所述防护按摩装置的具体结构包括框体、中扶手杆、连接板、按摩块、连接块、导柱、导孔、电机二、竖向长槽、转盘和连接轴;所述框体上面前后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中扶手杆,所述框体中央内部右侧中央开有横向的导孔,所述框体左侧中央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二;所述导柱外部呈横向活动连接在导孔内部,所述导柱左侧端部与连接块右侧中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左侧固定连接有按摩块;所述连接板为两个,两所述连接板分别呈横向活动连接在框体中央内部前后侧位置,两个所述连接板右侧端部分别与连接块左侧前后位置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左侧均开设有竖向的竖向长槽;所述转盘为两个,两个所
述转盘分别活动连接在框体左侧前后内部,两个所述转盘的中心分别与电机二前后输出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转盘外侧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且连接轴外部分别与对应的竖向长槽内侧活动连接。
[0007]作为优选,所述电机二为伺服电机或变频电机。
[0008]作为优选,所述上训练机构的具体结构包括固定座、支撑柱、窗口、拉杆、拉簧和拉环;所述固定座左侧与立柱右上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右侧开设有窗口,所述固定座左下侧与立柱右上侧之间设有支撑柱;所述拉杆为两个,两个所述拉杆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座右下侧前后位置;所述拉簧为两个,两个所述拉簧上侧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座右下侧前后位置,两个所述拉簧下侧均固定连接有拉环。
[0009]作为优选,所述下训练机构的具体结构包括电机三、活动座、圆形槽和防滑垫;所述圆形槽开设在底座上侧中央,所述圆形槽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座;所述电机三固定连接在底座下侧中央内部,所述电机三上侧输出轴与活动座下侧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座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0010]作为优选,所述电机三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
[0011]作为优选,所述活动座底面边缘处与所述圆形槽底面边缘处之间设有若干个支撑球体。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这里通过防护按摩装置整体下移,能够使产妇位于框体内侧,从而确保了训练时候的防护效果。
[0014](2)本专利技术中设置的上训练机构,便于产妇通过拉杆或拉环进行上肢力量的训练,也就提高了上肢训练的效果。
[0015](3)本专利技术中设置的防护按摩装置,不仅能够提高了产妇训练时候的防护效果,另外启动电机二能够驱使连接板横向反复振动,当产妇靠在按摩块上面能够通过振动加快脂肪燃烧,从而减少了赘肉产生,也就提高了被动训练的效果。
[0016](4)本专利技术中设置的下训练机构,能够通过电机三带动活动座整体旋转摆动,从而有助于下肢血液的循环,也就提高了下肢训练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防护按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5为上训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下训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1‑
底座;2

立柱;3

下扶手杆;4

升降机构;5

防护按摩装置;6

上训练机构;7

下训练机构;41

导槽;42

螺杆;43

端盖;44

电机一;45

升降座;51

框体;52

中扶手杆;53

连接板;54

按摩块;55

连接块;56

导柱;57

导孔;58

电机二;59

竖向长槽;510

转盘;511

连接轴;61

固定座;62

支撑柱;63

窗口;64

拉杆;65

拉簧;66

拉环;71

电机三;72

活动座;73

圆形槽;74

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产科的产后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立柱2、下扶手杆3、升降机构4、防护按摩装置5、上训练机构6和下训练机构7;所述底座1左上侧固定连接有立柱2,所述底座1中央内部设有下训练机构7;所述下扶手杆3为两个,两个所述下扶手杆3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面右侧前后位置,两个所述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产科的产后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立柱(2)、下扶手杆(3)、升降机构(4)、防护按摩装置(5)、上训练机构(6)和下训练机构(7);所述底座(1)左上侧固定连接有立柱(2),所述底座(1)中央内部设有下训练机构(7);所述下扶手杆(3)为两个,两个所述下扶手杆(3)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面右侧前后位置,两个所述下扶手杆(3)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在立柱(2)下侧前后位置;所述升降机构(4)下侧设在立柱(2)右侧内部,所述升降机构(4)右侧与防护按摩装置(5)左侧固定连接;所述上训练机构(6)左侧与立柱(2)右上侧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产科的产后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的具体结构包括导槽(41)、螺杆(42)、端盖(43)、电机一(44)和升降座(45);所述导槽(41)呈竖向设在立柱(2)右侧内部,所述导槽(41)上侧开口处固定连接有端盖(43);所述端盖(43)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一(44);所述螺杆(42)活动连接在导槽(41)中央,所述螺杆(42)上侧中心与电机一(44)下侧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座(45)外部呈竖向活动连接在导槽(41)内部,所述升降座(45)右侧与防护按摩装置(5)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座(45)左侧中央设置的螺纹孔与螺杆(42)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产科的产后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按摩装置(5)的具体结构包括框体(51)、中扶手杆(52)、连接板(53)、按摩块(54)、连接块(55)、导柱(56)、导孔(57)、电机二(58)、竖向长槽(59)、转盘(510)和连接轴(511);所述框体(51)上面前后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中扶手杆(52),所述框体(51)中央内部右侧中央开有横向的导孔(57),所述框体(51)左侧中央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二(58);所述导柱(56)外部呈横向活动连接在导孔(57)内部,所述导柱(56)左侧端部与连接块(55)右侧中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55)左侧固定连接有按摩块(54);所述连接板(53)为两个,两所述连接板(53)分别呈横向活动连接在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兆慧
申请(专利权)人:胡兆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