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宏望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深孔填料夯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1794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深孔填料夯压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建筑本体上细长孔的填补时,容易造成孔内填料不均,密度不实,回填料不能与孔壁紧密贴合,容易造成应力集中,严重影响建筑使用寿命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立板,立板上有空心筒,空心筒内有转轴,转轴上有螺旋绞龙,空心筒左端有进料口,空心筒外侧有环形板,环形板上有多个带轮,带轮与空心筒之间有皮带,环形板右侧有多个花键轴,花键轴上有花键筒,花键筒右侧有均料板;空心筒外侧有大齿轮,大齿圈右侧有转板,大齿轮四周啮合有多个小齿轮,环形板上贯穿有多个矩形筒,矩形筒右端有夯锤,矩形筒内有往复丝杠机构,套筒外侧有固定筒,固定筒上有多个轮子。固定筒上有多个轮子。固定筒上有多个轮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深孔填料夯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房建孔洞填补
,特别是一种建筑深孔填料夯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房建施工中,往往会需要在建筑主体上安装各种辅助装置,会在建筑主体上留下细长孔洞。例如:混凝土浇筑或者夯土墙夯筑时,两侧的模板需要用螺栓固定,以保证墙体浇筑厚度,又如,在安装建筑爬架时导向座的安装、防坠器的安装、上吊挂件的安装等等,都需要在建筑主体上开孔打洞。这些孔洞在再一般情况下会在施工完成后补平,但是现阶段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将洞孔堵住、抹平,也有用细长杆将物料向孔内推送,全靠人工手动,由于孔是水平的,在手动回填夯实过程中,以孔轴为中心,孔轴以上的密度往往比孔轴以下的密度小,如此也就无法确保填补材料与孔洞内壁紧密贴合,更无法保证回填到孔内的土与夯土墙主体夯实密度一致,然后会产生很多后遗症,包含但不仅限于以下方面隐患:1.对于混凝土浇筑建筑,建筑完成后,首先需要保温层施工,然后再在建筑外部干挂施工或者贴瓷片,尤其是干挂,干挂施工时需要先安装钢筋龙骨,如果龙骨的固定螺栓刚好固定在细长孔洞的位置,造成此处拉力不足,后期极容易出现晃动,逐渐由局部的晃动造成整个外墙龙骨的振动,最终导致事故。
[0003]2.对于夯土墙,夯土墙上的细长孔洞,如果只是将洞孔填补或者简单回填,在墙体内形成空腔,养护后在孔洞处出现应力集中,如此就很容易导致孔洞处出现裂纹,尤其是多风、干燥的地区,严重缩短夯土墙的使用寿命。
[0004]综上,对于建筑体上细长孔填补,现有技术中缺乏专用填补工具,手动填补无法保证填补质量,给后续施工埋下安全隐患,也严重影响建筑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深孔填料夯压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建筑本体上细长孔的填补时,容易造成孔内填料不均,密度不实,回填料不能与孔壁紧密贴合,容易造成应力集中,严重影响建筑使用寿命,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6]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竖直的立板,立板上水平贯穿有空心筒,空心筒能左右移动但不能转动,空心筒内有能主动转动的转轴,转轴上固定有螺旋绞龙,空心筒左端上侧有进料口,空心筒右端外侧套装有环形板,环形板与转轴之间经多个连接杆固定在一起,环形板上有多个能转动的带轮,每个带轮与空心筒之间均单独连接有皮带,环形板右侧有多个与带轮同轴固定的花键轴,花键轴上套装有能左右移动的花键筒,花键轴右端与花键筒之间连接拉簧,花键筒右侧固定有均料板;均料板包含上半部、下半部两部分,其中下半部呈竖直状,上半部为向左倾斜的斜面状;均料板绕着转轴转动的同时不自转;所述的空心筒外侧固定有大齿轮,大齿圈右侧有套装在空心筒上的转板,转板与空心筒之间安装有轴承,大齿轮四周啮合有多个小齿轮,小齿轮的中心轴与转板转动连接,
环形板上贯穿有多个与小齿轮对应的矩形筒,矩形筒能左右移动,矩形筒右端固定有夯锤,矩形筒内有往复丝杠机构,其中螺母与矩形筒固定,丝杠与小齿轮同轴固定,小齿轮在大齿轮上滚动时能使矩形筒带着夯锤左右移动;所述的套筒外侧套装有固定筒,固定筒与环形板之间经多个固定杆固定在一起,固定筒上安装有多个呈圆周均布的轮子,轮子的轴线与转轴轴心呈空间异面直线。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筒上贯穿有多个与轮子一一对应的圆柱块,轮子铰接在圆柱块外侧一端。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圆柱块上有螺旋槽,固定筒上有与螺旋槽对应的卡块,当圆柱块转动时,圆柱块能沿着固定筒的径向移动;固定筒左端内侧经轴承安装有齿圈,圆柱块上固定有与齿圈啮合的传动齿轮,齿圈转动能带动多个传动齿轮同时转动,传动齿轮带动圆柱块转动;固定筒上有压紧螺钉,压紧螺钉能控制齿圈的转动或固定。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空心筒上开设有与带轮一一对应的环形凹槽,皮带置于环形凹槽内,带轮的公称直径与环形凹槽的公称直径一致。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环形板的内圆左侧上设置折边,折边套装在空心筒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空心筒与立板之间经花键结构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花键筒左端面上有多个凸出块,环形板上有多个与凸出块配合的半球块;当花键轴相对于环形板转动时,凸出块与半球块配合使得花键轴在轴向方向振动,进而带动均料板振动。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均料板侧面投影为整圆,多个均料板与多个夯锤间隔分布,均料板与相邻的夯锤不干涉。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转轴左端连接有电机,电机固定在空心筒左端外侧。
[0015]本专利技术结构巧妙,能够将回填的物料逐层逐步将回填料运送至孔内,在回填的同时也将物料夯实,将物料均匀分布在孔的截面上,以此实现了孔轴上下两部分的密度一致,也能确保物料能与孔的侧壁紧密贴合,从而减少应力集中而导致的裂缝缺陷,有利于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也有利于安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右视图。
[0018]图3为图1中A

A剖视图。
[0019]图4为图1中B

B剖视图(带轮与空心筒的连接示意图)。
[0020]图5为图2中C

C剖视图。
[0021]图6为图2中D

D剖视图。
[0022]图7为图6中E

E剖视图(固定筒、轮子、圆柱块等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3]图8为图6中F

F剖视图(小齿轮、大齿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由图1至图8给出,本专利技术包括竖直的立板1,立板1上水平贯穿有空心筒2,空心筒2
能左右移动但不能转动,空心筒2内有能主动转动的转轴3,转轴3上固定有螺旋绞龙4,空心筒2左端上侧有进料口,空心筒2右端外侧套装有环形板5,环形板5与转轴3之间经多个连接杆固定在一起,环形板5上有多个能转动的带轮6,每个带轮6与空心筒2之间均单独连接有皮带,环形板5右侧有多个与带轮6同轴固定的花键轴7,花键轴7上套装有能左右移动的花键筒8,花键轴7右端与花键筒8之间连接拉簧,花键筒8右侧固定有均料板9;均料板9包含上半部、下半部两部分,其中下半部呈竖直状,上半部为向左倾斜的斜面状;均料板9绕着转轴3转动的同时不自转;所述的空心筒2外侧固定有大齿轮10,大齿圈19右侧有套装在空心筒2上的转板11,转板11与空心筒2之间安装有轴承,大齿轮10四周啮合有多个小齿轮12,小齿轮12的中心轴与转板11转动连接,环形板5上贯穿有多个与小齿轮12对应的矩形筒13,矩形筒13能左右移动,矩形筒13右端固定有夯锤14,矩形筒13内有往复丝杠机构,其中螺母与矩形筒13固定,丝杠与小齿轮12同轴固定,小齿轮12在大齿轮10上滚动时能使矩形筒13带着夯锤14左右移动;所述的套筒外侧套装有固定筒15,固定筒15与环形板5之间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深孔填料夯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的立板(1),立板(1)上水平贯穿有空心筒(2),空心筒(2)能左右移动但不能转动,空心筒(2)内有能主动转动的转轴(3),转轴(3)上固定有螺旋绞龙(4),空心筒(2)左端上侧有进料口,空心筒(2)右端外侧套装有环形板(5),环形板(5)与转轴(3)之间经多个连接杆固定在一起,环形板(5)上有多个能转动的带轮(6),每个带轮(6)与空心筒(2)之间均单独连接有皮带,环形板(5)右侧有多个与带轮(6)同轴固定的花键轴(7),花键轴(7)上套装有能左右移动的花键筒(8),花键轴(7)右端与花键筒(8)之间连接拉簧,花键筒(8)右侧固定有均料板(9);均料板(9)包含上半部、下半部两部分,其中下半部呈竖直状,上半部为向左倾斜的斜面状;均料板(9)绕着转轴(3)转动的同时不自转;所述的空心筒(2)外侧固定有大齿轮(10),大齿圈(19)右侧有套装在空心筒(2)上的转板(11),转板(11)与空心筒(2)之间安装有轴承,大齿轮(10)四周啮合有多个小齿轮(12),小齿轮(12)的中心轴与转板(11)转动连接,环形板(5)上贯穿有多个与小齿轮(12)对应的矩形筒(13),矩形筒(13)能左右移动,矩形筒(13)右端固定有夯锤(14),矩形筒(13)内有往复丝杠机构,其中螺母与矩形筒(13)固定,丝杠与小齿轮(12)同轴固定,小齿轮(12)在大齿轮(10)上滚动时能使矩形筒(13)带着夯锤(14)左右移动;所述的套筒外侧套装有固定筒(15),固定筒(15)与环形板(5)之间经多个固定杆固定在一起,固定筒(5)上安装有多个呈圆周均布的轮子(16),轮子(6)的轴线与转轴(3)轴心呈空间异面直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深空添料夯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筒(5)上贯穿有多个与轮子(6)一一对应的圆柱块(17),轮子(16)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宏望侯建华杨献涛
申请(专利权)人:常宏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