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杂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在厂拌法热再生沥青混凝土中最大合理掺量的决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1755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杂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在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中最大合理掺量的决策方法,包括:对废旧沥青路面材料进行取样和性能检测,获取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各项特征值;根据特征值,分别计算每一项特征值对应的极差;根据极差,分别计算在每一项极差的限制下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合理用量;求取各项合理用量中数值最小的最小值;将最小值作为混杂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最大合理掺量,即完成混杂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在厂拌法热再生沥青混凝土中最大合理掺量的决策。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考虑了混杂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材料组成的均匀性,并据此作为约束、控制其最大合理掺量的依据和决策,从而有效的保障厂拌法热再生沥青混凝体质量和性能的稳定性。定性。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杂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在厂拌法热再生沥青混凝土中最大合理掺量的决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
,尤其涉及混杂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在厂拌法热再生沥青混凝土中最大合理掺量的决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各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先后进入了大中修阶段。其中,巨量的沥青路面被铣刨、拆除,产生了数以亿吨的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是指将废旧路面材料和新加集料、新加沥青拌和而成的沥青混合料,是一种高效、稳定的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循环利用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工程实践中,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往往来自于不同路段的不同结构层,其材料组成具有很大差异。目前,工程行业对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价值认识不足、管理水平不佳,这些不同来源的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往往处于混杂堆放状态。在此状态下,在生产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过程中,当在混杂料堆的不同位置取料生产时,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材料组成无法保持稳定,则所生产的再生混合料的质量和性能也难以保持稳定。因此,混杂堆放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均匀性是决定其最大合理掺量的重要考量之一。
[0003]从经济性来看,热再生沥青混凝土中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比例越高,其经济效益就越显著。然而,目前在工程实践中,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掺量往往依靠工程技术人员的经验来决定(一般为10~30%),尚未定量的考虑混杂堆放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均匀性对最大合理掺量的影响。实际上,当混杂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材料组成稳定时,其最大合理掺量往往高于工程选定的掺量;而当其材料组成不稳定时,其最大合理掺量往往远低于工程选定的掺量。因此,其最大合理掺量的决策应该通过一种科学的、定量的方法确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混杂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在厂拌法热再生沥青混凝土中最大合理掺量的决策方法,充分考虑了混杂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材料组成的均匀性,并据此作为约束、控制其最大合理掺量的依据,可提供一种科学、定量的决策方法,从而有效的保障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质量和性能的稳定性。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提供混杂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在厂拌法热再生沥青混凝土中最大合理掺量的决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对废旧沥青路面材料进行取样和性能检测,获取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各项特征值X;
[0008]S2:根据步骤S1获取的特征值X,分别计算每一项特征值X对应的极差T
X

[0009]S3:根据步骤S2计算得到的极差T
X
,分别计算在每一项极差T
X
的限制下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合理用量R
X

[0010]S4:求取各项合理用量R
X
中数值最小的最小值minR
X

[0011]S5:将步骤S4的最小值minR
X
作为混杂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最大合理掺量,向热再生沥青混凝土中掺杂小于所述最大合理掺量的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即完成混杂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在厂拌法热再生沥青混凝土中最大合理掺量的决策。
[0012]本专利技术中废旧沥青路面材料是经破碎处理得到的颗粒状材料。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过程简单、便捷、高效,无需昂贵的试验仪器和复杂的过程,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并实施;本专利技术充分考虑了混杂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材料组成的均匀性,并据此作为约束、控制其最大合理掺量的依据,提供一种科学、定量的决策方法,从而有效的保障厂拌法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质量和性能的稳定性。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5]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特征值X包括沥青软化点S、沥青含量C、0.075mm以下粒径集料的质量分数Fra<0.075、0.075~2mm粒径集料的质量分数Fra0.075~2以及2mm以上粒径集料的质量分数Fra>2。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特征值能够更好的反馈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特征性能,能够更好的确定掺杂的用量。
[0017]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取样包括以下步骤:
[0018]S11:根据堆放的废旧沥青路面材料料堆的总重量,确定取样数量;
[0019]S12:在废旧沥青路面材料料堆的外表面设定取样分布线,根据所述取样数量,在所述取样分布线上等间距的设置取样点,然后在取样点采集样本进行取样。
[00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述取样步骤能够对废旧沥青路面材料进行取样,能够更好的保证取样具有代表性。
[0021]进一步的,在步骤S11中,所述取样数量的取样总数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0022]在废旧沥青路面材料料堆的总重量为<500吨时,以每100吨计取样一个,余量大于或等于50吨计取样一个,余量不足50吨忽略不计,得出取样总数;
[0023]在废旧沥青路面材料料堆的总重量为500~3000吨时,以每200吨计取样一个,余量大于或等于100吨计取样一个,余量小于100吨忽略不计,得出取样总数;
[0024]在废旧沥青路面材料料堆的总重量为>3000吨时,以每300吨计取样一个,余量大于或等于150吨计取样一个,余量小于150吨忽略不计,得出取样总数。
[002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更好的根据废旧沥青路面材料料堆的总重量确定取样数量。
[0026]进一步的,在步骤S11中,所述废旧沥青路面材料料堆为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单一独立堆放而成的圆锥形。
[002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圆锥形的废旧沥青路面材料料堆能够更好的保证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均匀性,有利于取样。
[0028]进一步的,在步骤S12中,所述取样分布线设置于所述废旧沥青路面材料料堆的脚部以上1~2m,所述取样分布线围绕在所述废旧沥青路面材料料堆外侧呈环闭设置。
[002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此分布线设置,能够方便取样,同时能够更好的保证取样具有代表性。
[0030]进一步的,步骤S12中,在取样点取样前,先在取样点位置处向废旧沥青路面材料
料堆内挖掘出20~50cm深的取样孔,然后在取样孔内部取样。
[003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取样孔内取样能够保证样本与料堆内部的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性能一致,减少干扰。
[0032]进一步的,在取样孔内部取样的取样量为5~8kg。
[003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取样量能够保证足够性能检测使用。
[0034]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合理用量Rx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0035][0036]其中,其中,为混杂沥青路面材料均匀性的保证系数;a为混杂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分别用于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时,考虑热再生沥青路面的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混杂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在厂拌法热再生沥青混凝土中最大合理掺量的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废旧沥青路面材料进行取样和性能检测,获取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各项特征值X;S2:根据步骤S1获取的特征值X,分别计算每一项特征值X对应的极差T
X
;S3:根据步骤S2计算得到的极差T
X
,分别计算在每一项极差T
X
的限制下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合理用量R
X
;S4:求取各项合理用量R
X
中数值最小的最小值minR
X
;S5:将步骤S4的最小值minR
X
作为混杂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最大合理掺量,向热再生沥青混凝土中掺杂小于所述最大合理掺量的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即完成混杂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在厂拌法热再生沥青混凝土中最大合理掺量的决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杂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在厂拌法热再生沥青混凝土中最大合理掺量的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特征值X包括沥青软化点S、沥青含量C、0.075mm以下粒径集料的质量分数Fra<0.075、0.075~2mm粒径集料的质量分数Fra0.075~2以及2mm以上粒径集料的质量分数Fra>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杂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在厂拌法热再生沥青混凝土中最大合理掺量的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取样包括以下步骤:S11:根据堆放的废旧沥青路面材料料堆的总重量,确定取样数量;S12:在废旧沥青路面材料料堆的外表面设定取样分布线,根据所述取样数量,在所述取样分布线上等间距的设置取样点,然后在取样点采集样本进行取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杂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在厂拌法热再生沥青混凝土中最大合理掺量的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1中,所述取样数量的取样总数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在废旧沥青路面材料料堆的总重量为<500吨时,以每100吨计取样一个,余量大于或等于50吨计取样一个,余量不足50吨忽略不计,得出取样总数;在废旧沥青路面材料料堆的总重量为500~3000吨时,以每200吨计取样一个,余量大于或等于100吨计取样一个,余量小于100吨忽略不计,得出取样总数;在废旧沥青路面材料料堆的总重量为>3000吨时,以每300吨计取样一个,余量大于或等于150吨计取样一个,余量小于150吨忽略不计,得出取样总数。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杂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在厂拌法热再生沥青混凝土中最大合理掺量的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1中,所述废旧沥青路面材料料堆为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单一独立堆放而成的圆锥形。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杂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在厂拌法热再生沥青混凝土中最大合理掺量的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2中,所述取样分布线设置于所述废旧沥青路面材料料堆的脚部以上1~2m,所述取样分布线围绕在所述废旧沥青路面材料料堆外侧呈环闭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杂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在厂拌法热再生沥青混凝土中最大合理掺量的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中,在取样点取样前,先在取样点位置处向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亮高杰孙泽强鲁新虎王彤徐献军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那巴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