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集成多天线的大灯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158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多天线的大灯和车辆。涉及汽车大灯技术领域。包括:大灯总成和不同类型天线;第一类天线基于各自的结构与大灯总成中的照明模块集成收发电磁波;第二类天线基于各自的结构利用大灯总成中的壳体收述电磁波;第一类天线基于各自的结构与大灯总成中的照明模块集成,并利用大灯总成中的壳体收发电磁波;不同类型天线各自工作在不同频段,并依据各自所处空间大小决定各自的工作频段。本发明专利技术极好的消减了电磁干扰,提高了天线工作的稳定性。在重复利用了大灯内部空间的同时,将大灯与各类天线集成起来,在不影响大灯照明效果的同时,实现各类天线的功能需求。实现各类天线的功能需求。实现各类天线的功能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多天线的大灯和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大灯
,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多天线的大灯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车联网、汽车通信、汽车雷达和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车载天线的研究。近年来有关车载天线的研究越来越多,例如24GHz汽车雷达、77/79GHz汽车雷达、鱼鳍天线集成系统和车联网天线系统等等。
[0003]目前汽车大灯总成有灯源、灯罩和控制板三个大部分组成。汽车大灯总成内部有足够的空间来保证大灯光源照射,如何利用大灯的内部空间,将大灯与天线集成起来,在不影响大灯照明效果的同时,实现各类天线的功能需求,目前还没有一个较好的、行之有效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便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集成多天线的大灯和车辆。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多天线的大灯,所述大灯包括:大灯总成和不同类型天线;
[0006]所述不同类型天线中的第一类天线基于各自的结构,与所述大灯总成中的照明模块集成,收发电磁波;或者,
[0007]所述不同类型天线中的第二类天线基于各自的结构,利用所述大灯总成中的壳体,收发所述电磁波;或者,
[0008]所述第一类天线基于各自的结构,与所述大灯总成中的照明模块集成,并利用所述大灯总成中的壳体,收发所述电磁波;
[0009]其中,所述不同类型天线根据所述大灯总成内部的空间结构,分别布置于所述大灯总成内部的不同位置,且不同类型天线的具体选型以所述大灯总成内部的空间结构决定;
[0010]所述不同类型天线各自工作在不同频段,并依据各自所处空间大小决定各自的工作频段。
[0011]可选地,所述照明模块包括:远近光灯;
[0012]所述第一类天线中的第一部分天线基于各自的结构,利用所述远近光灯的组成部件,与所述远近光灯集成,收发电磁波。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天线包括:介质谐振天线;
[0014]所述介质谐振天线的馈电结构设置于所述远近光灯的支架上,该支架用于支撑所述远近光灯的透镜;
[0015]所述介质谐振天线的馈线与所述大灯总成的控制板连接;
[0016]其中,所述支架为黑色介质材料;
[0017]所述透镜由半球体介质构成,且作为所述介质谐振天线的辐射体以及所述远近光灯的光学透镜。
[0018]可选地,所述馈电结构为圆环形,嵌套于所述支架上;
[0019]以所述透镜作为介质谐振器,配合所述馈电结构激励所述介质谐振器中的固有模式,使得所述介质谐振天线工作于车联网频段。
[0020]可选地,所述介质谐振天线还包括:至少一个透明薄片;
[0021]所述至少一个透明薄片设置于所述透镜的后面,且与所述透镜的直径尺寸相同,用于调整所述介质谐振天线的工作频段。
[0022]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天线还包括:第一多波束天线;
[0023]所述第一多波束天线的阵列天线和接地板均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馈电结构分别位于所述支架上的不同位置;
[0024]所述第一多波束天线的馈线与所述控制板连接。
[0025]可选地,所述第一多波束天线利用所述透镜进行聚焦;
[0026]所述第一多波束天线通过调整其阵列天线的单元数量,覆盖毫米波频段的通信区域;
[0027]所述第一多波束天线的阵列天线根据所述远近光灯内部的空间结构选择,且不位于所述远近光灯的光路上。
[0028]可选地,所述照明模块还包括:转向灯;
[0029]所述第一类天线中的第二部分天线基于各自的结构,利用所述转向灯的组成部件,与所述转向灯集成,收发电磁波。
[0030]可选地,所述第二部分天线包括:第二多波束天线;所述转向灯包括:金属支架和多个光源,每一个光源的前方均对应有一个透镜;
[0031]所述第二多波束天线的阵列天线依照所述金属支架的形状设置,每个阵列天线的单元与一个光源共用一个透镜,利用该透镜进行聚焦;
[0032]所述第二多波束天线的馈线一端与所述控制板连接,另一端的走线方式与多个光源的走线方式相同;
[0033]所述第二多波束天线通过调整其阵列天线的单元数量,覆盖毫米波频段的通信区域。
[0034]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灯罩;
[0035]所述第二类天线基于各自的结构,利用所述灯罩的透光结构或者非透光结构,收发所述电磁波。
[0036]可选地,所述第二类天线包括:微带天线、贴片天线、缝隙天线;
[0037]所述微带天线贴附于所述灯罩内表面,且位于所述灯罩的透光结构范围内;
[0038]所述贴片天线贴附于所述灯罩内表面,且位于所述灯罩的透光结构范围内,同时不与所述微带天线、所述缝隙天线处于相同位置;
[0039]所述缝隙天线贴附于所述灯罩内表面,且位于所述灯罩的透光结构范围内,同时不与所述微带天线、所述贴片天线处于相同位置;
[0040]所述微带天线的馈线和所述贴片天线的馈线均与所述控制板连接;
[0041]其中,所述微带天线、所述贴片天线、所述缝隙天线均由透明材料构成;
[0042]所述微带天线、所述贴片天线、所述缝隙天线均通过调整其天线的单元数量,覆盖毫米波频段的通信区域。
[0043]可选地,所述第二类天线还包括:多波束边射天线;
[0044]所述多波束边射天线贴附于所述灯罩内表面,且位于所述灯罩的非透光结构范围内;
[0045]所述多波束边射天线的馈线与所述控制板连接;
[0046]其中,所述非透光结构范围内的涂覆层用作所述多波束边射天线的接地板;
[0047]所述多波束边射天线通过调整其天线的单元数量,覆盖毫米波频段的通信区域。
[0048]可选地,汽车雷达天线布置于所述灯罩的非透光结构范围内,且位于非透光结构范围的隐蔽区域;
[0049]所述汽车雷达天线为低剖面天线。
[0050]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灯罩;
[0051]所述远近光灯的透镜由非半球体介质构成,所述灯罩上对应所述远近光灯的位置处由半球体介质构成远近光灯透镜;
[0052]所述灯罩上对应所述转向灯的位置处由半球体介质构成转向灯透镜;
[0053]以所述远近光灯透镜作为介质谐振器,配合所述馈电结构激励所述介质谐振器中的固有模式,使得所述介质谐振天线工作于5.9GHz的车联网频段;或者,
[0054]多模谐振方式形成的介质谐振天线与所述远近光灯集成,使其工作在Sub

6G中的工作频段;
[0055]所述第一多波束天线利用所述远近光灯透镜进行聚焦,使得其工作于28GHz、39GHz的5G毫米波频段;
[0056]所述第一多波束天线通过调整其阵列天线的单元数量,覆盖毫米波频段的通信范围;
[0057]所述第二多波束天线中每个阵列天线的单元,利用所述转向灯透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多天线的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灯包括:大灯总成和不同类型天线;所述不同类型天线中的第一类天线基于各自的结构,与所述大灯总成中的照明模块集成,收发电磁波;或者,所述不同类型天线中的第二类天线基于各自的结构,利用所述大灯总成中的壳体,收发所述电磁波;或者,所述第一类天线基于各自的结构,与所述大灯总成中的照明模块集成,并利用所述大灯总成中的壳体,收发所述电磁波;其中,所述不同类型天线根据所述大灯总成内部的空间结构,分别布置于所述大灯总成内部的不同位置,且不同类型天线的具体选型以所述大灯总成内部的空间结构决定;所述不同类型天线各自工作在不同频段,并依据各自所处空间大小决定各自的工作频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模块包括:远近光灯;所述第一类天线中的第一部分天线基于各自的结构,利用所述远近光灯的组成部件,与所述远近光灯集成,收发电磁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天线包括:介质谐振天线;所述介质谐振天线的馈电结构设置于所述远近光灯的支架上,该支架用于支撑所述远近光灯的透镜;所述介质谐振天线的馈线与所述大灯总成的控制板连接;其中,所述支架为黑色介质材料;所述透镜由半球体介质构成,且作为所述介质谐振天线的辐射体以及所述远近光灯的光学透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结构为圆环形,嵌套于所述支架上;以所述透镜作为介质谐振器,配合所述馈电结构激励所述介质谐振器中的固有模式,使得所述介质谐振天线工作于车联网频段。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谐振天线还包括:至少一个透明薄片;所述至少一个透明薄片设置于所述透镜的后面,且与所述透镜的直径尺寸相同,用于调整所述介质谐振天线的工作频段。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天线还包括:第一多波束天线;所述第一多波束天线的阵列天线和接地板均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馈电结构分别位于所述支架上的不同位置;所述第一多波束天线的馈线与所述控制板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波束天线利用所述透镜进行聚焦;所述第一多波束天线通过调整其阵列天线的单元数量,覆盖毫米波频段的通信区域;所述第一多波束天线的阵列天线根据所述远近光灯内部的空间结构选择,且不位于所述远近光灯的光路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模块还包括:转向灯;所述第一类天线中的第二部分天线基于各自的结构,利用所述转向灯的组成部件,与所述转向灯集成,收发电磁波。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天线包括:第二多波束天线;所述转向灯包括:金属支架和多个光源,每一个光源的前方均对应有一个透镜;所述第二多波束天线的阵列天线依照所述金属支架的形状设置,每个阵列天线的单元与一个光源共用一个透镜,利用该透镜进行聚焦;所述第二多波束天线的馈线一端与所述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冰朱栩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